中原井下打造储气库检测井精品工程

中新 郑州7月20日电7月10日,随着修井9队施工的文23-18井井架缓缓放下,中原石油工程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承揽的文23储气库先导工程21口检测井作业全部结束。

文23储气库是我国中部地区目前在建的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是中石化和河南省重点建设工程,分为老井处置、新井钻井、完井作业及地面配套。工程建成后,储气能力可达100亿立方米,将进一步缓解中国石化天然气营销市场的压力,发挥应急供气和季节调峰的功能,对促进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原井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备战文23储气库项目。在2个月时间里,优质完成21口检测井作业,资料录取全准率100%,废弃压井液回收处置率100%,实现了环境保护零污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达到了确定拟利用井的可利用性、评价单井吸气能力等目的,为气库总体方案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参数依据。

超前运作,项目投标志在必得

“我们有文96储气库作业的成功经验,有一批从事修井作业几十年的人才队伍,文23储气库项目必须拿下,一定要中标!”在年初召开的一次生产会上,经理刘祖林的一道“军令状”掷地有声,吹响了文23储气库作业的集合号,坚定了中原井下人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该公司持续跟踪文23储气库建设进展,积极与中原储气库有限责任公司的主管领导沟通,了解招标时间,交流技术方案。春节前,修井作业工程部组建装备小组,对处于封停状态的75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从中优选7套装备,全面整改。相关部门和单位主动介入,培训取证、设备检修、方案优化、现场勘察、后勤保障等工作加紧运行,确保人员和装备“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应对挑战,队伍重组提升实力

文23储气库项目的中标,如同寒冬里的一把火,让长期处于待工状态的修井将士眉开眼笑,点燃了他们打造精品工程的昂扬斗志。

面对一线队伍部分人员外派施工、大修侧钻队气井作业经验不足的现状,修井作业工程部打破原有的队伍建制,从11支队伍中,挑选精兵强将,重新优化整合,以“模块化班组”的形式,组合成7支新的主体施工队。其余几支小队与主体施工队结成对子,辅助配合施工。此外,成立专业液氮气举队,以保障液氮气举及完井井口交接的高效运行。

修井作业工程部还专门建立了员工培训档案,在组织203人次取证培训的同时,组织基层队以班组为单位,加强对操作规程、工艺流程、资料录取、汇 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

加快研发,微泡液体成功应用

4月29日夜,在技术发展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修井3队使用40方微泡修井液成功完成文23-19井压井施工,现场不涌不漏。这标志着中原井下自主研发的低密度微泡压井液体系首次应用成功,也证明了该体系在低压油气井堵漏方面具有卓越的应用效果。

文23储气库检测井的气藏压力系数低、井深、井温高,采用常规活性水修井液或泡沫修井液压井,分别存在漏失量大和无法泵送循环、泡沫结构不稳定等缺陷,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为此,公司加快低密度微泡修井液技术攻关,利用微泡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可变形性等特性,使其在地层应力作用下暂堵微缝隙;通过降低液柱压力,减小压差,进行防漏,实现防漏、堵漏措施并举。

该技术研发成功后,公司根据标书要求,积极改进液体配方,自主创新配液流程,对自制起泡器进行多次试验和优化,使液体抗温能力由120℃提高到了140℃,批次配制时间缩短为8.5小时,单方液体造价比市场价格降低了70%,最大配液能力50方/批次。该技术在文23储气库21口检测井作业中成功应用,为实现安全、快速、经济修井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创新工艺,传统技术焕发生机

7月9日下午3时,特殊作业队圆满完成文23-17井液氮气举排液施工,累计注氮气10510标方,排液26.2方,注氮气施工最高压力21.8兆帕,超额完成了设计要求。

针对文23储气库的井况特点及甲方要求,公司将液氮氮气气举这一成熟工艺进一步创新,根据计算数据表+附加值,推算氮气用量及最高施工压力;根据压力及压缩系数附加液氮损耗,计算液氮用量;制定模拟数据表,包括注入氮气温度、注入时间、排出液体量、注入施工压力、注入氮气量等参数。

施工之前,甲方及相关专家论证方案时,对此批检测井的液氮排采方案存在较大争议。对此,中原井下组织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对设计数据反复计算、核对无误,并作出了模拟液氮排采程序,最终确定液氮用量为18方,比最初准备投入减少了26方。经实践证明,中原井下的模拟数据与实际用量基本吻合,在满足甲方要求的前提下,液氮用量少,压力与现场更吻合,气举排液沟通地层更彻底,成本低,效果好,使“老技术”在“老油田”焕发了新活力,赢得了甲方的充分认可。

强化督导,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4月19日至21日,中原井下先后召开项目搬迁动员会、修井系统动员会和项目监督例会,对人员、技术、后勤保障等工作统筹安排。4月23日,修井3队率先搬上文23-13井,储气库会战正式打响。

文23-19井是该项目中唯一一口既大修又检测的重点井,因落鱼深度不详,套铣打捞困难。修井15队于4月28日搬上该井后,积极和技术室沟通,优化措施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仅用30天顺利完井。

“文23-35等几口通井遇阻的井,我方提供的遇阻深度和后期测井显示的套变深度数据完全一致。”该公司副总工程师、修井作业工程部经理黄全斌说,“在21口检测井作业中,我们共收集照片1000多张、视频资料约100G,创修井行业的资料存储之最,资料录取全准率100%。”

为把文23储气库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该公司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查找问题,慰问将士;副经理王涛担任项目负责人,全面指挥施工。修井作业工程部班子成员分别承包7支主体施工队,带领技术室人员每天跑井,紧盯重点工序,利用QQ、微信工作群和每天的晨会,将技术措施管理关口前移,及时总结施工经验,提前制定下步措施;小队干部24小时驻井,严密组织生产,狠抓措施落实,强化QHSE管理,设计符合率、优质率100%,废弃压井液回收处置率100%。

6月13日,天然气分公司副总经理樊继贤、文23战略储气库项目部总经理付太森、中原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魏殿举,在公司党委书记吴思锋、副经理陈强陪同下,深入修井9队文23-34井,视察项目进展情况,对中原井下给予了充分肯定。

“通过文96储气库的第一战以及文23储气库的首期作业,我们在储气库项目的管理、技术、设备、工具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一系列的经验,为下步的储气库作业和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更有能力为国家级储气库项目建设服好务,打赢战寒冬、求生存的攻坚战!”谈到文23储气库的后续施工和中原井下的下步发展,该公司经理刘祖林自信满满。(师红垒 余国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