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沿太湖发展的“桥头堡”,今年以来,雪堰镇面对宏观环境的复杂变化,围绕建设“产业强镇、旅游新镇、生态名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促改革,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回眸2016
数说雪堰:2016年,雪堰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亿元,同比增长9.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镇GDP比重达到57%。
工业发展稳中有进
在雪堰镇工业园区内的一块平地,已经建好的围墙预示着这里即将有一家企业拔地而起。2017年年底,这片22亩的土地将成为常州市巧特莱重型液压有限公司的新厂,规划加工和办公区域两大块,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将建造成为大型液压油缸、热压板为主的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1亿元以上。
近年来,雪堰镇克服化工企业关停、重点企业搬迁等不利因素影响,201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58%;五年工业投入超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产业发展实现大提速,形成了以汽车织物、轨道交通、精密机械、节能环保为特色的雪堰产业发展集群。
常州恒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三产发展亮点突出
如今虽然已是冬季,但每逢周末,在雪堰镇的草莓大棚内,仍不时传来孩子与大人的欢笑声。冬季本是旅游淡季,但在雪堰的乡村游中,一年四季都有采摘,还有其他配套活动,乡村旅游发展得风声水起。
在雪堰镇的三产发展中,乡村旅游绝对是其中的亮点。目前,该镇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建成了以城西农家乐、太滆渔家乐为代表的太湖湾两翼特色休闲旅游带,创建成省级乡村旅游三星、四星示范点各1个,雪堰桃花节、太滆开湖节等特色活动品牌得以打响,来镇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同时,农村电商发展成绩显著,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全镇电商从业人员近1万人,互联 产业融合明显加快,“互联 +旅游”、“互联 +农业”发展已成常态。
城西农家乐
农业发展巩固提升
2016年下半年,雪堰镇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小农水工程建设,整个工程共有6个项目,覆盖雪堰、潘家、漕桥、南宅四大片区,包括防洪墙建设、护岸建设、灌溉渠道建设等,确保2017年汛期前发挥防护作用。
近年来,雪堰镇形成了谢家水蜜桃、夏庄葡萄、城西蜜梨、太湖银鱼四个千亩农业示范基地。粮食产量保持稳定,林果产量连续五年全区第一,2016年被授予“中国银鱼之乡”称号。该镇先后投入3000万元开展了中低产田改造、万亩丰产方建设。雪堰品牌也得以打造,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9个、常州市名优农产品5个、常州市知名商标2个,5个果品基地获评“阳湖果品十佳基地”。
民生福祉持续发展
经过近半年的施工,雪堰初级中学改扩建教学楼——道南楼主体已经封顶。2017年暑假后,学生有望在新教室内上课学习。
雪堰初级中学现有在校学生683人,教职工61名,拥有综合楼、教学楼、餐厅及宿舍楼共7幢。不过,大部分使用楼还是1994年建造的,抗震系数达不到要求,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功能室配套也不齐全。为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2016年,区镇两级共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改扩建教学楼,教学楼共有5层,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内有24个教室。
近年来,雪堰镇先后投入1.7亿元,完成雪堰中心小学、潘家初级中学、漕桥幼儿园和南宅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的改造建设。同时,该镇还先后开展潘家卫生院病房楼扩建、漕桥卫生院内部装修提升等重点工程,使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此外,全镇还扎实推进“平安雪堰”、“法治雪堰”建设,“六五”普法宣传深入人心,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调处工作扎实开展,司法调解体系作用进一步发挥,漕桥村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全生产、山林防火、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和校园校车安全等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
卫生院为村民建立体检档案
展望2017
雪堰镇党委书记张龙表示,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雪堰镇将紧紧围绕区委“创新强区,实干富民”的发展主题,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城乡精细管理、生态保护引领、教育卫生事业、特色强镇建设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打好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攻坚战。
为实现以上目标,该镇将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围绕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增量提质。产业集聚增量提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镇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再提速势在必行。雪堰镇将在加速工业转型、提高农业质量、打造旅游品牌三个方面增量提质,促进富民强村。
二、围绕城乡一体,推进产城融合提速。一方面助推佳源中心广场顺利开业,发挥商业带动功能,继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提升环境长效管理精细化水平。以产城融合推动雪堰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统筹发展、集约发展、融合发展水平,全力构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完整社区功能、优良环境品质的镇一级产城融合区,促进该镇产业空间优化、发展要素集聚和区域功能提升。
三、围绕民生惠民,推进幸福指数提高。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计民生问题为突破口,多举措筹集资金,全方位整合资源,按照“大力促发展,全力惠民生”的理念,积极推进保障、实事、文体、法治等多项惠民工程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围绕绿色宜居,推进生态环境提优。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雪堰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今年该镇将开展总投资3750万元的国家级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完善环保 格化监管机制,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依托生态优势,把潜在的生态影响力转化为雪堰的发展竞争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雪堰。
五、围绕活力激发,推进改革创新提效。加快“四级联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村(社区)减负增效。 推进扩权强镇工作,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全力打造雪堰一流效能建设品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这三项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加强对雪东村、雅浦村等试点村工作的指导,力求试出水平、确保取得实效。
六、围绕服务为民,推进自身建设提升。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通过 站、微博、微信平台等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弘扬新时期“阳湖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要求,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