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化工漳村煤矿:“小改革”凝聚大智慧

2022年上半年,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完成小改小革171项,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50余万元。

自主创新是企业最亮丽的名片。漳村煤矿下大力气鼓励全矿上下以“小革新”解决“大问题”,以“小改造”产生“大效益”,在当前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大背景下,催生结出了累累硕果。

近日,笔者也深入矿山的“大街小巷”,探访50余万元“GDP”背后的创新故事。

摇台“小改造”让罐笼“稳如泰山”

近日,漳村煤矿副立井提升系统的罐笼摇台“小改造”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本次改造,不仅延长了罐笼使用时长,还减少了因大型检修对罐笼提升人员和物料的影响,提高了罐笼提升的运行效率。

罐笼是矿山的关键设备,肩负着物料、人员等重要运输责任。当前,由漳村煤矿机运二队负责运行维护工作,每日平均运送人员、物资、材料上下井达100余次。而罐笼东侧摇台摇臂升降装置的耳槽长时间接触卡轨,导致磨损严重,导致摇臂升降装置无法正常工作。该矿机运二队的技术人员专门算了一笔账,如果对摇臂升降装置整体更换,那将会耗费一笔不小的配件费用。经过讨论研究,决定对摇臂升降装置的耳槽部位进行了深化改造。

对此,该矿机运二队队长王喜民带领机修技术人员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反复考察讨论分析,强化罐笼摇台摇臂升降装置的耳槽质量是关键,由于设备自身引发的故障不可控,因此将攻关的突破口放在设备内部材料磨损方面。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摇臂升降装置易磨损的耳槽内增加了一个自制铜套,并对耳槽进行了加宽处理,耳槽的宽度由原来的3cm加宽至6cm,增大了耳槽的受力面积,摇臂升降装置的磨损作用力将全部作用于铜套,后期只需更换该铜套即可确保摇臂升降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他们还对耳槽部位增加了注油孔,通过后期对注油孔进行注油,即可实现对摇臂升降装置的日常保养维护。

“我们自制了这个铜套,延长了摇臂升降装置使用寿命,节约了摇臂升降装置整体更换的配件费用3万元。” 该矿机运二队队长王喜民把账一算,满意的笑容在脸上荡漾开来,激动地说,“这项改造,还减少了每年在大罐摇臂升降装置修复上的用工投入。过去每年在修复大罐摇臂升降装置上的投入的一次性检修时间为7小时,修复该装置一次减少用工投入为5工,节约人工费用1500元。”

新工艺让电机风叶拆卸“秒变”轻松

近日,在漳村煤矿生产服务中心传来了喜讯,由该中心员工自主设计的电机风叶拆卸专用工具,不仅具有轻松拆卸风叶,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还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省下了“真金白银”。

生产服务中心承担着井下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加工件制作等主要任务。近日,检修人员在电机解体检修过程中发现,大多电机风叶为塑料或薄铁板制品,在拆卸电机里的风叶时,特别容易破碎或变形,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在集团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背景中,该中心员工创新思维、主动作为,紧紧围绕“算账”这条主线,研究加工自制了一种电机风叶拆卸专用工具,有效提升检修速度,减少风叶的损坏。

该工具首先将需要拆卸的电机风叶牢固固定,在液压拉马的动力作用下,一端与电机轴接触,另一端安装有手柄,手柄安装在螺柱位于外部的一端,能够完好无损将电机的风叶取出。“我们去年全年共检修各类电机258台,需更换风叶150个,按1个电机风叶平均价格255元计算,今年在检修相同台数的情况下,在采用该专用工具后,预计可节约配件费用3.825万元。”生产服务中心主任何平在接受采访时掰着指头算细账,“这仅仅是我们中心‘算账’文化的一个缩影,今年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在‘算账’文化的践行中走好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自主设计自动排水“神器”省力又省钱

“这款自主设计的自动排水‘神器’太神奇了,完全可以实现自动排水,都不需要人工看守,必须为它点赞……”谈及漳村煤矿机运一队自主设计的自动排水装置,该矿机运一队负责人赞不绝口。该“神器”经过几个月的运行,不仅降低了劳务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助力了矿山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漳村煤矿井下皮带巷的6个排水点,每天都需专门派一名排水工留守排水处。但是排水点工作量并不大,因为排水装置开关需人工自主启动,费时费力又存在不安全因素,如伴随有660伏的电压,稍有不慎作业人员就会有触电的风险。

为此,漳村煤矿机运一队的技术人员大胆进行技术攻关,对使用排水装置及启动感应探头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分析。经过58天的反复论证、实验、最终决策出设计方案,一种可以满足多种规格感应检测需求、符合工程学、便于设备达到正常排水功率的自动排水装置应运而生。

该排水装置的构造主要由控制系统、电源回路、检测回路、监控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具体由两个水位探头一高一低固定在自制的铁架子上,当水位上升高处并淹没探头时,自动触发排水开关,启动水泵进行排水,当水位下降到低处探头以下,排水开关停止水泵排水。

当前,该装置已不仅在在井下皮带巷的6个排水点排水点投入使用,实现了自主排水,因效果良好,目前已经在全矿推广使用。解决了以往排水设备正常损坏的费用投资,提高人员劳动利用率等问题。

“这个装置的成本价只需要30元,小投入解决了大问题,也节约了大成本,仅井下皮带巷的排水点,预计每年可节约6.57万元。”说起这款自主设计的排水“神器”的成效,该矿机运一队负责人颇为自豪。(文图:曹梦璐 杨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