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君今日发布:宋庄蓄滞洪区二期、温榆河综合治理等两项工程进展顺利,两个项目在绿色上做足文章,将分别建设滞洪湿地公园和温榆河生态带。
众所周知,北京境内有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水系。发改君要给大家特别说说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处的北运河水系。
发源于燕山南麓昌平区居庸关的温榆河,到通州北关闸以下改称北运河。北运河水系流域面积4250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市80%以上,是北京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同时它也承担着中心城区96%、通州境内87%的雨水排除任务。
▲北运河流域范围示意图
为了缓解防洪排涝压力,按照《通州水务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城市副中心外围要形成“2+2+1”分洪体系,其中“2+2”分别指尹各庄闸和北关闸2大分洪枢纽,温潮减河和运潮减河2大分洪通道,“1”指宋庄蓄滞洪系统。
今天的重点来了↓↓↓
北京市发改委日前批复宋庄蓄滞洪区二期 、温榆河综合治理两项工程,这里是最新工程进展:两项工程于2017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20%,进展符合预期,计划于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可能小伙伴会说,这两个项目不够接地气,和咱生活关系不大。但发改君想说,这些分洪体系,不仅是默默守护我们的幕后“英雄”,还将给我们带来两种不一样的生态休闲体验。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
分洪通道建成滞洪湿地公园
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蓄滞洪区。
蓄滞洪区主要是指河堤外洪水临时贮存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蓄滞洪区是江河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重点防洪安全、减轻灾害的有效措施。
宋庄蓄滞洪区位于温榆河东侧宋庄镇尹各庄附近。其中一期工程蓄滞洪量700万方,结合东郊森林公园项目建设;本次立项审批的二期工程,新增蓄滞洪量200万方,同时完善蓄滞洪区必备的进退水系统。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示意图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拦河闸施工
此次二期建设内容主要有: 分洪控制工程、蓄滞洪区工程、退洪控制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具体说来,就是新建温榆河分洪枢纽(尹各庄拦河闸、分洪闸各1座),小中河分洪闸、退水闸各1座,分洪通道1处(占地117公顷),并同步将分洪通道建成滞洪湿地公园。
▲宋庄蓄滞洪区二期改造完工后效果图
也就是说,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工程完工后,北京将新增一处滞洪湿地公园。芦苇浩荡、飞鸟蹁跹,这幅美景想想都令人神往啊~
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
打造温榆河生态带
温榆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排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起点为河道上游通顺交界处,终点为新北关闸枢纽,总长15公里。
工程主要包括:疏浚治理主河槽15公里,两岸堤防加高防护25公里,同步实施河道绿化工程,打造温榆河生态带。
▲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示意图
治理后的温榆河城市副中心段将满足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
▲温榆河生态带效果图
相信小伙们也注意到了,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也伴随着绿色。大家可以畅想一下,吹着清新的河风,和三两好友漫步在河边,该是怎样的惬意和宁静!
▲河道绿化效果图
项目亮点
减少筑堤树木伐移和占地 严控项目投资
生活环境的美化让生活多了舒适惬意~但更重要的是,宋庄蓄滞洪区二期、温榆河综合治理在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提升水生态环境上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对于2项工程的建设方案进行了优化,对项目投资也进行了严格控制。
在建设方案上:
优化水闸等建筑物选型,综合考虑流量调节准确度、闸前淤积情况、运行管理难度和景观效果等因素,主闸选用液压启闭平板钢闸门;
科学制定宋庄滞洪区穿富壁路暗涵施工工艺,以暗挖方式替代桥梁和倒虹吸方案,减少对现状道路通行影响,节约建设工期;
根据平面、坡面等不同地形,分区域优化乔灌木种植密度,保障林木健康生长,提升绿化景观效果。
在项目投资上:
系统平衡项目土石方,对相邻的温榆河与宋庄蓄滞洪区的工程土方进行综合平衡、减少运输外弃和购土投资;
采用筑堤与防浪墙结合的方式降低筑堤高度,减少筑堤树木伐移和占地,节约工程投资;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结构设计,调整穿路暗涵等结构加固注浆量和钢筋用量。
芦苇浩荡、飞鸟蹁跹
不久的未来
温榆河畔,欢迎你来走走哦~
刘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