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梁翻车事故:一台后翻,一台转盘撕裂,现场惊心动魄!

正在吊梁作业的吊车一头栽进河里,和预制梁一起倒下,桥墩上还站着人!负责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故发生,心急如焚而又无能为力……

这是 友提供的一段现场实拍视频,在此提醒施工一线的兄弟们一定不要忽视安全!

据介绍,这是两台吊车在施工现场抬吊梁板,事故主要原因是河道旁地面长期被水冲刷,土质疏松,导致处在下部的XCT支腿处下沉,随着梁板往外滑,XCT被拉翻,另一台参与抬吊的中联瞬间超载,直接把转盘撕裂,整个上部结构跌入沟底!

以下是现场照片:

从现场的情况看,两台吊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章作业,这教训太深刻,这代价太大了!

吊车、塔吊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样的,单就翻车事故,除了上面提到的支腿下陷,还有超载、回转过快、伸缩臂操作程序错误等等:

(1)超载

自行式动臂起重机的起重量是随着起重臂的倾角变化而变化的,《起重机安全管理规程》指出:“起重量和起重臂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又规定“起重机械禁止超负荷运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所吊物品的重量估计不清,或对安全注意不够而超负荷运行,使起重机失去稳定而造成“翻车”。

(2)支腿

支腿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发生翻车这类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支腿接触的地面软硬不一,造成支腿不均匀下陷,如1973年9月18日,一辆16T轮胎汽车起重机吊装一接收器,由于地形低洼有水,前轮停在100mm*100mm的木排上,后轮停在钢轨上,四个支腿各垫在一个枕木上。起吊一个直径为10m的接收器,起重臂在额定起重量为 2.5t的位置上,指挥人员说重量只有1t,第一、二次试吊正常,第三次起吊,造成“翻车”事故,后来查出原因是支腿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加之超重导致的。

预防支腿下陷的主要实施如下:

  • 支腿必须支承在平坦而坚实的地面上,一般应使用垫板。
  • 支腿不能支承在挖方地基附近,防止滑坡。
  • 支腿不能支承在各种埋设物(地下管道,地下工程的出入口处)上,防止塌陷。
  • (3)回转过快

    起重机在起吊物品之初,一般不会翻车,翻车常发生在回转过程中。例如某厂用轮胎吊扣楼板,构件距楼大约15~20m,吊车在楼和构件中间工作,地势北高南 低,有风、雪,在吊第一块时,起重臂工作幅度为10m,倾角600,起升完毕,转臂大约450,车有些前倾、工地有人喊“危险”,司机急刹车,但发现板下 有人,就又转臂,躲开人后又刹车,由于回转过急而翻车了。

    这是因为回转会产生离心力,回转越快,离心力越大,同时还因转到顺风等不利于稳定的方位上,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此次翻车事故。因此要注意回转速度不应过快。

    (4)变幅,伸缩臂操作程序错误

    在起吊满负荷时,只能收回起重臂(由大幅度变小幅度,由长起重臂变短起重臂),不能伸臂或落臂,否则会翻车。例如,在某施工工地,有一辆Q51型汽车起重 机在回转半径为305m是,可以起吊3t。这时起重机起吊2.6t并不超负荷,但是,由于信号的错误,指挥者叫司机起点臂《司机误听为落臂,结果造车翻车 事故。

    液压起重机伸缩臂弄错也会造成翻车,如某年某厂试车时,8T轮胎起重机吊起3.2T,应缩臂而误操作为伸臂,结果翻车。

    (5)危险角度

    对某些起重机有一个危险角度,当起重臂很长时,即使不吊物品,起重臂自身的重量也会造成翻车。

    (6)转弯行驶速度太高

    由于汽车、轮胎式起重机机重心比一般汽车重心高,若转弯行驶速度太高,也会发生翻车。

    (7)转盘连接螺栓切断

    例如,某年在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汽车式起重机翻车事故把一名挂钩工人砸死,检查事故原因是转盘连接螺栓连接连续被切断,造成上车翻倒事故。因此连续螺栓必需安全可靠,保证满足强度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近年来国内外有视频记录全程的重大吊装事故合集,希望大家能够从中看到事故原因、后果,并引以为戒。

    另附上十不吊:

    吊车十不吊

    1.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

    2.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吊

    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时不吊

    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吊

    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

    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时不吊

    7.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

    8.被吊物棱角处与捆绑钢绳间未加衬垫时不吊

    9.歪拉斜吊重物时不吊

    10.容器内装的物品过满时不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