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力源:从乌鸦洞飞出的“航空工业第一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大三线的方针,决定在内陆建设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把三线建成进可攻、退可守、打不烂、拖不垮的战略后方。毛主席说:“三线建设要抓紧,没有火车坐汽车,没有汽车骑毛驴。”

1965年,一大批热血青年怀揣梦想,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从祖国四面八方,通过各种方式来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羊场坝乌鸦洞,开始创建501厂。

那时候乌鸦洞周围荆棘丛生,远看是山近看还是山,晚上只有煤油灯。要在深山峡谷的乌鸦洞里生产高精度的航空产品,要面对很多困难,真的好难。从最初打洞开始用的铁锤、钢钎、雷管炸药和手推车,建设用的一砖一瓦、一沙一石,都靠肩挑背托。凭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献身祖国航空航天的壮志豪情,501厂的创建者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天当被地当床”“包谷饭辣椒汤”,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劈山开路,跨沟架线,苦战羊场坝,在乌鸦洞手工开凿340米通风尾洞……。

要生产,就要解决电力问题。1967年10月,501厂决定从距离羊场坝厂区11公里的六龙电站架设3.5万伏高压输电线路。沿途全是大山,路都是工人们自己踩出来的,辅助工具只有木杆和绳子,所有的电线杆都是靠双手、双脚架起来的。累了倒在山坡上歇一歇,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吃野山果,厂里所有男同志都参加了,200多号人,花了两个多月才完成任务,真的是脱了几层皮。

但是不管有多难,那时人们的心里就一个愿望,一定要建设好大三线,让毛主席睡好觉!建设好祖国的大三线,就成为创业者的初心。这个初心,伴随着501厂一路走来,54年始终未改。无论是从前的501厂人,还是今天的力源人,始终坚守航空 国、航空强国的初心。

1970年3月25日,501厂正式投入生产。一台台飞机的核心部件从这里运往祖国各地,一个个飞天梦想从这里起飞。

历史的车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挑战严峻,军品订单陡然下降,工厂一下子陷入到生存危机中。

面对市场困境,力源人自强不息,提出了“信息灵一点、脑袋尖一点、脸皮厚一点、腿跑勤一点、服务好一点”的“五个一点精神”,积极面对市场危机。那时候501厂什么都做,研制生产过摩托车、座钟、钢圈、手摇泵、钢筋切割机、甚至台灯……

1987年,航空部在成都召开某工程协调会,得到消息后,501厂副总工程师当即带设计人员主动参会,争取研制任务。在会议召开的第一天赶到成都,下车后带着行李直接闯进会场,得到上级领导同意后,当即参加了当天会议,主动发言讲明了来意和决心。由于不是正式代表,501厂的领导和设计员就在外面找了一个住的地方,晚上连夜找部队机关、主机所进行沟通。半夜回到驻地又接着准备第二天重点论证发言。

经过奋力拼搏,501厂成功争得了该型号主液压泵的研制生产任务,从此开启了公司航品的新纪元,至今,该产品依然是航品主打产品。

对外有项目必争,对内坚持自主创新。501厂的创业者在没有资料,没有样品的情况下,奋斗数十载,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泵,被称之为“中国航空第一泵”。这一技术成为了501厂液压专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使501厂成功跃升为国内液压行业先锋。

不仅在航品市场,力源人为争取民品市场同样坚持这样的精神。1992年,踏着国家振兴基础件行业的节拍,501厂再次凭借“五个一点精神”成功挤入国家队,为公司的民品发展奠定了基础,为“95”搬迁提供了项目依托,也为“96”年上市创造了条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501厂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眼光,开始进行股份制企业试点改造,并于1996年11月6日以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现“中航重机”)的名称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上交所第一家贵州省上市公司,中国液压气动密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被中国航空 誉为“航空工业第一股”。

力源液压股票成功上市,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资金活力。也给员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大家深深的体会到了企业发展员工致富的好处。

一路走来,力源公司风采不断。1980年,因主厂房通风尾洞一块重达200吨的巨石自然坠落,危及生产安全,公司走出乌鸦洞,搬迁到贵阳远郊乌当区下大坝;2003年,为更加贴近市场,主动融入市场经济,公司从下大坝搬到了现在的贵阳市新添寨,留下了“两次搬迁三建家园”的美谈。

一路走来,力源公司党建常做常新。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力源党建精神,即“敢为人先,勇争第一;人有我优,常做常新”。力源公司党委自2006年以来,先后两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丰硕的成果,见证着力源人的辛勤奋斗与艰苦付出。

一路走来,力源人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风雨兼程,初心不改。54年的历程,载满了力源人太多的付出,也见证了力源人的不断成长。一代代力源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公司的成长中成长着自己,在公司的发展中发展着自己,让自己的光荣与梦想,绽放在力源的舞台上。

力源的54年,经历了两次搬迁三建家园,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严峻的形势练就了力源人的毅力和胆识,实现了向航空航天、铁路机械,注塑机械,能源机械,港口、船用机械、农用机械、水电冶金等行业领域全面发展,形成了两省四地的战略布局。航品型号研制陆续配套成功,民品与国内行业龙头徐工建立了研发中心,与世界500强企业卡特彼勒进行战略合作,使力源液压成为我国液压行业领先企业。

力源从大山深处的乌鸦洞起飞,昂首飞向辽阔的蓝天,托起航空 国、航空强国的中国梦,我们担负使命与职责,我们满怀壮志与豪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