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一声巨响,原华潍热电厂的地标性建筑——一座挺立了15年、高达150米的巨型烟囱轰然倒地,化作了一片废墟。
这是2019年7月10日原华潍热电厂区的拆除现场。
这根烟囱倒下的地方,将建设总投资近140亿元、规划面积1460亩的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预计将于2025年全部建成。在这个产业园内,潍柴将打造涵盖整车、整机、动力总成系统、电池、电机的新能源动力产业链。
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寄托着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带动潍柴向新能源转型的巨大期待。潍柴2020-2030战略明确,新能源业务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新能源业务引领全球行业发展”,同时2025年公司收入达到一千亿美元,2030年达到一万亿人民币。
谭旭光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敢想敢干,江湖人称“谭大胆”。在他带领下,潍柴从频临破产发展到年产值2000多亿的跨国集团。在汽车行业新能源风越刮越烈之时,潍柴的转型成为必然。
熟悉谭旭光做事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只要看准了一件事,从来都是手起刀落剁肉馅似的“快、准、狠”。这一次,谭旭光还能创造“谭氏奇迹”么?500亿砸下去,能否为潍柴动力抢到未来船票?
谭旭光的传奇与转型压力
在中国装备制造业,谭旭光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人生几乎就是一部“破茧成蝶”的中国创业史。
1977年,不满17岁的谭旭光进入潍柴,从零开始。这个经历了10年文革浩劫的小伙子渴望知识,他完成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企业管理班的学习,拿到属于自己的第一份大学学历。
1987年,谭旭光被调到外贸小组担任业务员。由于业务出色,1992年他出任新成立的山东潍柴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在他任职期间,潍柴进出口业务额从30万美元增长到6000万美元,成为全国机械行业出口创汇的典范。
1998年,潍柴进出口公司的母公司潍坊柴油机厂欠息、欠税、欠费3亿元,员工6个月发不出工资濒临破产。37岁的谭旭光临危受命,成为当时机械行业最年轻的厂长。面对乱局,谭旭光开出了三个药方:“约法三章”、三项制度改革、“三三制”,潍柴就此药到病除,满血复活!
2005年,潍柴在与十几家公司“你死我活”的争夺中,谭旭光出手10亿一举收购湘火炬(000549.SZ),震惊行业。
自2009年起,谭旭光启动了欧洲并购“三部曲”,将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林德液压等高端品牌收归旗下。之后又将北美德马泰克、PSI公司划入潍柴版图,潍柴从此成为业务涵盖动力总成、汽车业务、工程机械、智能物流、豪华游艇、金融服务六大板块的国际化、多元化企业集团。
但是,面对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新能源转型浪潮,谭旭光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传统动力总成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新能源动力越来越近,这是潍柴最大的挑战。必须抓住这次产业革命机遇,实现从一个柴油动力向新能源动力引领者的转型。”谭旭光说。
拼抢新能源入场券
谭旭光认为,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升级是时代趋势,因此潍柴的业务也要向新能源转型。“城市内的乘用车将被新能源所取代,物流车、特定区域的重型卡车,也会有一部分新能源业务。而对于城市公交车来说,新能源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为了打破缺乏燃料电池前沿核心技术的瓶颈,2018年5月16日,潍柴动力与英国锡里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潍柴动力第一次投资约2000万英镑认购锡里斯发行的10%股份;同时双方拟于2020年在中国潍坊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潍柴动力出资51%股份,锡里斯出资49%股份。
按照双方协议,锡里斯将以排他和非排他组合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授权合资公司使用具有鲁棒性好、功率密度高、制造成本低等优势的SteelCell?燃料电池技术,生产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和电池片,并应用于商用车、客车和特定发电市场。
当然,谭旭光永远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新能源布局试图多点突破、多方出击。华夏能源 (微信号hxny100)注意到,就在2018年8月29日同一天内,潍柴动力分别与全球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加拿大西港燃料系统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其中潍柴动力投资认购巴拉德19.9%的股份,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并在山东成立合资公司研发制造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品,即适合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以及应用于客车、商用卡车和叉车的下一代燃料电池模组。
而潍柴集团将与加拿大西港燃料系统公司联合开发高端天然气发动机,这将使潍柴天然气发动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8年12月12日,潍柴动力再次投资约2800万英镑增持英国锡里斯的股权并完成交割,持股比例由10%增加至20%,双方就联合开发、合资及技术转让等开展实质性业务合作。更让谭旭光看重的是,未来潍柴动力可以利用其在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和锡里斯的技术优势,推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SOFC)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
在这次签约仪式上,谭旭光笑的很开怀。通过与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潍柴动力已牢牢掌控住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HPDI天然气发动机这三大核心技术,这都是汽车产业走向新能源未来非常具有前景和潜力的技术方向。
500亿赌未来?
2019年6月26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在潍柴发布,这是中国发布的首个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也是国内第一个高质量的氢能全产业链研究成果。
谭旭光在登台致辞时宣布:“潍柴动力将在2030年以前成为新能源动力的引领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潍柴计划投资500亿元开工建设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五大项目,以打造涵盖整车、整机、动力总成系统、电池、电机的新能源动力产业链。
其中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投资70亿元,以建设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而总投资40亿元的新能源创新中心,将围绕新能源动力整车及燃料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研发试验及虚拟标定。
一位业内人士对华夏能源 (微信号hxny100)表示:在新旧能源交替变革的背景下,传统行业的巨头们纷纷开始向新能源产业布局、转型,其实属于正常现象。“政策层面正在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传统行业肯定会面临重新洗牌。”
不过,对于“到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的传闻或说法,谭旭光并不认为这是真的:“柴油机业务不会灭亡。大家千万别信,这都是忽悠,我认为不要跟风。”他说。
虽然是这么说,但潍柴动力向新能源转型却是在实打实的抓紧往前推进。很显然,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未来位置,将成为传统机械制造企业今后发展的关键,并将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已经在新能源领域砸下重金的潍柴来说,开弓没有回头箭。500亿的千金一掷,能否让潍柴抢到通往未来的船票?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华夏能源 ,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 010-65367827,邮箱 hz@people-energy.com.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