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BASE Emma
康普顿简介
康普顿现有产能:润滑油12万吨/年、防冻液4万吨/年、制动液1000吨/年、汽车养护品100吨/年。康普顿专注于汽车后市场(AM),已拥有600多家一级经销商。
康普顿产品线简析
康普顿是润滑油和汽车养护化学品的专业生产商,产品分四类,分别是:车用润滑油产品,包括发动机油等;工业润滑油产品,包括液压油、工业齿轮油等;汽车化学品,包括防冻液、制动液等;汽车养护品。
康普顿的营收主要来自车用润滑油,占全部营收的82%,其中普通车用润滑油产品占56%,附加值较高的纳米润滑油产品占26%。车用润滑油产品贡献了84%的毛利。下文重点分析康普顿的车用润滑油产业。
润滑油的上游原料基础油简析
润滑油行业的上游是石化产业,为康普顿提供原料基础油,下游则对应着汽车、工程机械、冶金、钢铁等行业。
全球来看,基础油资源供应充足,中低档质量等级的基础油由国内企业供应,中高档质量等级的基础油主要从国外进口。中石油的基础油占国内基础油总产量的31%,中石化占29%。其中APIⅠ类基础油产能占48%,接近全球平均水平;API Ⅱ类和Ⅲ类基础油占31%,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API Ⅱ类及以上高等级基础油主要依靠进口。
基础油占车用润滑油成本的65%-71%,对康普顿的润滑油产品成本影响极大。基础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具有强关联性,同时受市场供需等其他因素影响,其波动幅度没有原油剧烈,呈现一定的滞后性。
康普顿生产用的基础油主要是Ⅱ类和Ⅲ类基础油,大部分来自于进口。考虑到国内的基础油尤其是API II 类基础油供应已经越来越充足,国外基础油生产商又大多采用大客户直销模式,基础油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基础油价格预计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对康普顿来说有一定利好。不过,目前国内的润滑油市场已非常成熟,重复性过剩与结构性稀缺并存,相较于价格,品牌已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因素,具有品牌效应的中高端产品将攫取了大部分的润滑油利润,处于这一阶层的康普顿具有较大优势。
润滑油行业简析
随着中国润滑油行业的整合、高档产品普及带来的换油期延长,中国润滑油消费正式进入低速增长期。
中国润滑油消费出现结构性变化:车用润滑油消费提升,需求中高端化;工业润滑油占比下降。2016年中国车用润滑油消费量约392万吨,占比61%;工业润滑油消费量约218万吨,占比34%。这是因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大规模的基建和工业投资减少,造成工业润滑油需求下降;而近年的汽车销量不断提高,车用润滑油的需求相应持续升高。
201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世界第二,约1.95亿辆,比提高19.6%,但每千人保有量102 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全世界汽车达到饱和国家有20多个,其中最高的是美国,千人保有量808辆,其他国家基本在600辆左右。从全球角度看,中国汽车发展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预计中国的车用润滑油需求也将随之进一步提高。此外,随着环保要求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中高端用车比例将提高,这将进一步带动中高端润滑油的需求提升。
目前国内的车用润滑油市场是国际石油公司、两桶油、大量民营企业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壳牌、美孚等国际润滑油公司率先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并迅速占领了国内汽车润滑油的中高端市场。2000年左右,中石油和中石化利用上游炼化基础油的优势,分别推出“昆仑”和“长城”品牌,利用其价格优势快速抢占了中低端市场。与此同时,大量民营企业相继成立,凭借灵活的机制在细分市场里占领了一定份额。康普顿算是民营润滑油企业里的杰出代表。
康普顿总结
国内的润滑油市场中,两桶油旗下的“长城”和“昆仑”两大品牌,主要优势是资产规模庞大、上下游一体化、有渠道优势,润滑油产品几乎涵盖所有领域;埃克森美孚、壳牌等跨国润滑油企业,主要优势是研发实力雄厚、强大的品牌效益、和整车厂商深度的合作。而康普顿则充分利用了成本优势,灵活经营,也比较注重品牌、品质和服务。从这一点看,康普顿走在了民营润滑油企业的前列。
此外,近年来润滑油的行业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要求润滑油的产品品质提升,比较契合康普顿主攻中高端润滑油产品的定位。
基于行业的白热化竞争态势,康普顿确定了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主要定位于汽车后市场(AM),这也是比较合理的。AM市场面对终端消费者,其销售量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相对于OEM和OES市场来说,AM市场需求量更大。康普顿的经销商 络已经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品牌、质量和价格上都直接对标国际大品牌,已具有较强竞争力。目前康普顿在AM市场上约占0.5%份额,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并将进一步受益于国内车用润滑油、汽车化学品和汽车养护品市场的集约化进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