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力量汇聚在民兵的队旗下

义乌市民兵救援分队奋战在救灾现场。

一场山体滑坡救援行动,让一支民间救援强大力量得到充分显现。

2015年11月15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后,救援现场工程装备昼夜作业,争分夺秒,其中贴着“义乌民间救援 ”字样的两台挖掘机处于重要作业区块,10多名身着红色救援服人员全时跟随,听从部队指挥员的指令统一施救。

○企业家回馈社会的初衷

○退伍兵服务人民的自觉

孕育独具特色的救援力量

走进义乌市民间救援 值班室,墙壁上的一面面锦旗是被救民众对这支队伍的浓浓谢意。

问及成立救援 的初衷时,方为成说很简单,过去十几年商海打拼,积攒了一点财富,匆匆活了大半辈子,再不干点回馈社会的事就晚了。

2013年夏天,方为成和多名企业家协商组建一支民间救援力量的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4年7月,“义乌民间救援 ”正式挂牌成立。

今年初,浙江省仙居县一位老人在山上走失,失联5天, 接到了救援求助,8名队员立即前往救援,这其中就有5名企业家,他们背负30多斤重的救援背包,翻山越岭8个多小时,终于找到失联老人。

金晓东说,既然加入这个公益组织,就要端正做公益的出发点,自愿为公益事业掏时间、感情和精力。

在这次丽水山体滑坡救援中,副会长陈建平从外地出差点直抵救援现场,和队员一起现地施救,晚上住帐篷,睡单人折叠床,身上看不到大老板的半点踪迹。

“从2015年到现在,有30多人递交了申请因考查不过关而未能加入 。而申请加入 的退伍军人全部顺利通过考查,退伍军人的思想素质、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还是可圈可点的。”方为成说。

○门类齐全的专业化装备

○正规严格的军事化训练

铸就高水准专业救援队伍

直升机、水上救护艇、救援指挥车、热成像仪、液压老虎钳……一件件装备无不显示这支力量的专业水准。

像副会长陈建平,作为一个承包工程的老板,拥有挖掘机、推土机等16台工程作业装备,还有专业抢修维护人员,丽水市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后,他立即调运两台正在施工的挖掘机、4名操作手连夜赶赴灾区,为救援行动争抢时间。

直升机是 一名顾问的, 成立以来,他们先后两次出动直升机进行紧急救援。

有了这些“金刚钻”,才揽得下“瓷器活”。除此之外, 从成立开始,还特别注重会员救援技能的培训锤炼。

副会长吴志坚担任会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指挥救援工作。这是名在武警消防部队服役3年的退伍兵,按会员们的话说,他身上是藏着“几把刷子”。

吴志坚借鉴部队教学施训的方法组织会员技能培训,将会员划分成山地搜救、水上救护、城市搜救等小组,以单项培训一周为一个周期,分别进行户外救援、水上救援、无线电通信、医疗救护等技能培训,然后进行考核。

水上救援队员赵佳是吴志坚培训的第一批队员,谈起培训收获,他说,除了训练徒手救援、藉物救援、水上自救、操艇救援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还从吴志坚身上学到军人的全时备战意识,他的救援服、救生圈始终放在车子后备箱里,手机24小时畅通开机,一有指令,迅即出发。

2015年8月的一天晚上,赵佳接到 值班员电话,说有人投义乌江,他立刻驾车赶往江边,通过沿江巡逻,终于找到落水者。

管理近乎军事化,出勤一次加10分,找到失联人员加50分,实行后几名淘汰制。除此之外, 还有明确规定,不得驾驶自己的豪车去救援,救援现场不允许抽烟、不得手插口袋……

严格的管理,让这支队伍向心力更强,队员的积极性更高。 成立至今,先后组织了30多次救援,每次行动,队员们都踊跃前往。

○人武部派遣调集时为兵

○自发性组织救援时为民

角色互换擦亮金字品牌

2015年4月18日,对 来说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经过义乌市人武部与 洽谈协商,在 正式成立民兵应急机动排。

50多名队员组成的机动排,以退伍军人为主体,方为成任排长。将这支力量纳进民兵队伍,义乌市人武部张利剑部长满怀欣喜地说:“这是件利军利民的好事!”

队员“参军”不到10天,首次出战就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点赞。

义乌市德胜岩景区悬崖高耸,游客留下的塑料垃圾飘飞到悬崖上,景区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清扫,为展现景区新貌,去年五一前夕,市政府请人武部派民兵啃下这个“硬骨头”。

得知这事后,方为成代表民兵应急机动排主动请缨担此重任。他随人武部领导认真察看地形,制订详细行动方案。那天,机动排人员身着迷彩服,在人武部领导指挥下展开作业,方为成率先在刀削斧斩的绝壁上挂下100多米绳索,大家跟“蜘蛛人”一样在绝壁战斗4个多小时,终于清除了遗留多年的垃圾。

在民兵整组训练中,机动排民兵到人武部参观,看到各类详实可行的方案计划、规范整洁的战备库室、摆放有序的抢险器材,一致得出深刻启示:关键时刻拉得出,得益于平时备得实。

人武部领导与 领导共商高效救援对策,制定出属地队员率先出动、指挥保障紧随跟进、其余人员批次接续的实施办法。

“救援队员学到军人闻令而动的命令意识,连续奋战的战斗作风,这对 建设发展是十分宝贵的财富。”谈起民兵应急机动排给整个 的熏陶感染,方为成仍十分激动。

2015年8月,义乌酷暑难耐,热浪蒸腾。一天上午, 接到求助电话,12名队员随即赶赴山区救援,黄昏时分,正在他们返回途中,又得知当地一名猎户在山上失联,来不及歇口气,大伙儿又转入下一场战斗,打着手电,翻山越岭苦苦寻找6个多小时,终于找到失联者。

这时已临近午夜,汗水浸透了厚厚的救援服,有的队员身上热出了痱子,无一人叫苦埋怨。

如今,义乌民间救援力量的金字招牌渐已形成。一名市领导说,他们为基层派出所实施危急救援时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力量。人武部领导说,专业化的救援水淮,让民兵队伍的力量更强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