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粉体超细粉碎和精细分级高级研修班
新工艺 新装备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粉体技术
协办单位: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2019年9月3日-5日(9月3日 到)
培训地点:江苏·昆山华东国际商务酒店
三、培训对象
本期培训班主要面向新材料、陶瓷材料、锂电材料、稀土材料、稀有金属、非金属矿、石英、阻燃材料等粉体材料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和交流。
四、培训主要内容
(一)粉体的超细粉碎技术与设备
- 超细粉碎技术原理
- 超细粉碎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超细粉碎设备种类及其应用
- 超细粉碎设备选型方法
- 超细粉碎工艺设计方法
- 超细粉碎常见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
- 交流互动
(二)粉体的精细分级技术与设备
- 精细分级技术原理
- 精细分级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精细分级设备种类及其应用
- 精细分级设备选型方法
- 精细分级工艺设计方法
- 精细分级常见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
- 交流互动
(三)粉体超细粉碎和分级过程中的性能表征与应用
- 粉体各项性能指标的表征
- 超细粉碎和分级对粉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超细粉碎和分级过程中粉体的理化特性控制及应用
- 交流互动
(四)功能粉体的超细粉碎和分级
- 热敏性物料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 塑性物料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 高纯粉体材料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 针状粉体的超细粉碎和分级设备与应用
(五)参观考察
参观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特邀讲师
郑水林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导,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理事长,中国非金属矿工业 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材料与应用、表面改性与复合、选矿与非金属矿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从事教学科研30多年,累计发表论文4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其中30多项已经应用。近十年负责完成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专题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课题1项、863主题项目专题1项;省级及校企合作项目30多项。其中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及应用、硅藻土选矿、硅藻泥与硅藻涂料、多功能硅藻板、粉体连续表面改性技术与装备、无机复合超细活性阻燃填料、膨润土提纯与改性复合功能材料、碳酸钙改性与复合、硅灰石复合与改性、粉石英精选与高纯化等技术成果已经产业化。目前团队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以及校企等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粉体表面改性》《非金属矿超细粉碎技术与装备》等20余部著作。
沈志刚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教授,北京市粉体技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微纳米颗粒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王燕民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博导,教授,1988年留学瑞典Lulea大学,师从国际著名学者EricForssberg教授(欧洲粉体制备委员会主席)。1991年及1993年分别获得瑞典工学副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任职瑞典Lulea工业大学高级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曾在德国Clausthal大学和瑞典UPPSALA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在瑞典从事粉体工学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及粉体加工装备技术开发工作。先后主持过欧共体、瑞典国家科研基金和工业发展基金等八项,并与欧洲专家开展过二十余项国际合作研究,曾多次担任合作项目现场工作负责人和技术指导。积累了最新的粉体制备技术(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和经验,并掌握了国际制粉(包括纳米粒级)新技术的信息。
杜高翔副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导,副教授,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全国非金属矿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粉体技术 主编,北京依依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从事矿物材料、粉体精细加工、工业矿物选矿与深加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深度回收与利用、新型环境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各类纵向和横向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主编出版《阻燃矿物材料加工与应用》专著一部,参与编写《纳米抗菌技术》、《非金属矿加工技术与应用手册》、《工业矿物与岩石》等著作5部,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王黎明高工
江苏密友粉体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专用密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专用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液压气动 机械密封标委会委员,中国搪瓷 工搪分会专家。
王黎明副总经理多年来一直从事粉体超细粉碎、精细分级、搅拌、密封等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重点参与起草了1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对于粉体技术装备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共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在申发明专利1项。2016年通过高级工程师评定。2019年入选《中国制造2025》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培养数据库。
六、 名及缴费
1. 名方式:
b.直接联系工作人员提交 名信息。
2. 培训规模:60人(名额有限,先 先得, 满截止)
3. 培训费用:
上 名,3500元/人;
现场 名,4000元/人。
注:费用包括培训费、资料费、餐费、发票、证书费。参加培训人员交通和住宿费用自理,请提前与工作人员联系预定房间。
4. 收款账户
(1)对公账户
开户名称:北京依依星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民生银行北京上地支行
账号:0110012830006868
(2)微信收款账户:18301216601
5. 付款后开具正规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
七、结业证书
学业完成后,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统一为学员颁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证书——矿物精细加工技术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注:参加人员 到前需提交1张2寸近期免冠电子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码发送至邮箱:fentijs@163.com。(至少提前1天)
八、 名联系人
冯文祥 18301216601(微信同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