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热情
释放创效活力
中国职工技术 近日发布了
2021年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奖名单
中国石油共有13项创新成果成功获奖
3项成果荣获一等奖
2项成果荣获二等奖
8项成果荣获三等奖
中国职工技术 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贯彻落实我国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部署,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开展服务国家科技战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服务职工技能提升的技术创新活动。在2021年度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评选中,共收到职工技术成果425项,最终评选出特等奖7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110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国石油获奖的代表性项目
有哪些创新创效亮点吧
一等奖
数字化载荷卸载器
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
数字化载荷卸载器主要用于油井传感器的更换,油井传感器作业时承载油井载荷约3—10吨,更换时面临着操作工序复杂、风险高等问题。新型载荷卸载器由超薄液压千斤顶与“U型支撑平台”组合而成,与传统卸载器相比,新型卸载器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安全,改变了油井惯性卸载的传统方法,已在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全面推广应用。
高压、高气比低变催化剂的
国产化研究及应用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生产部
常规甲烷化精制系统前端需与中低温变换系统配套,针对变换系统所用催化剂,乌石化自主设计了改进方案和工业实验装置,对国产化高水气比催化剂的阻力降、抗粉化性、温度活性以及最终的变换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多次试验,研发出高活性、耐高温、高水气比、高强度的国产新型低变催化剂,高温活性温度范围扩大50℃以上稳定运行,实现了前端部分氧化工艺与后端天然气脱碳制氢工艺无缝衔接,大大降低催化剂投入费用。2017年,国产化催化剂正式投入使用,并已实现工业化应用。2021年,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认证。
新型双管井光杆密封器
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
双管井采油树可实现抽油机日常采油与地质数据同步采集。在高温高压状态下,采油树光杆密封器密封性较差,需要频繁更换盘根。新疆油田研究人员历经三代改进完善,对密封垫、密封器两级填料腔等部位进行了优化,增强了光杆密封器在不同类型采油井口上的通用性,可以让盘根寿命延长7倍,更换盘根操作用时由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
二等奖
游车智能防下砸技术
川庆钻探川东钻探公司
游车智能防下砸技术能有效避免钻井生产中司钻不慎错误操作造成的溜、顿钻问题,防止钻机下砸事故发生。该技术装置由检测、信号处理、执行等组件构成,能全程监控游车下放速度和高度,以智能化控制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同时具备游车防上碰、下砸功能,攻克了现有防碰装置设置复杂、难以校准的难题,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
顶驱伸缩臂倾斜联锁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
钻机顶驱在使用过程中,机械臂在抓取钻具时不能自动归位,存在和作业台发生碰撞的风险。为此,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开始立项研发,通过控制程序,使机械臂与绞车控制系统建立通讯,形成连锁互锁逻辑控制关系。若机械臂未及时归位会自动启动 警,钻机绞车立即自动刹车,在消除钻机顶驱使用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实现了设备本质安全。
除了上述项目
获得三等奖的创新成果
也结合具体生产实际
破解生产难题
亮点纷呈 效果突出
华北油田第五采油厂的油田热力系统绿色环保节能关键技术,实现了油田热力系统排放持续达标,不仅提高了热力系统效率,每天还能节约天然气用量约2355立方米。
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的法兰错位校正器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旋转主顶螺纹产生位移,使两法兰居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实用价值。
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组合式阀门更换专用工具的研发,实现了快捷更换集气站集气总机关阀门、进站旋塞阀。
长庆油田第十采油厂的自润滑曲面齿联轴器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且具备较强的位移偏差补偿能力,相比柱销联轴器,使用寿命提高了2.5倍。
长庆油田第十采油厂套管完整性精准测试评价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判识结果准确,可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油井下步治理措施提供指导。
长庆油田第十采油厂储油罐油水界面人工智能测试仪识别准确率高达99.8%,探罐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
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的防冻防喷自回收液压安全阀有效减少密封油喷出后清理产生的含油废弃物,大幅降低作业员工的检查频次。
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稠油注采一体化密封系统简化了换盘根等繁琐操作,为油井提注及挂抽措施争取了最佳生产时机。
中国石油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创造出更多高效、安全、实用的
创新成果
助力端稳端牢能源的饭碗
制图 | 栾天宇
素材提供 | 肖丹 米顺林 周密 杨增亮 杨楚怡 郭闻风 吴海燕 廖聪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