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最终没能完成,但我们仍然有理由对“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发展给予厚望。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实现装机500万千瓦。
近期,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优先发展东中部分散式风电、海上风电,实现低压并 就近消纳。
虽然,与陆上风电相比,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风电设备制造商而言,备战海上风电不仅是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未来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正是因为此,各大风机设备商卯足了劲,准备在“十三五”时期的海上风电领域大干一场。
一起来看看他们海上风电市场准备的“必杀技”吧,
到底谁能拔得头筹,
让我们拭目以待。
华锐风电6兆瓦机组试运行
2011年,华锐风电宣布中国首台海上6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在江苏省射阳县临港产业区成功完成吊装。
华锐风电SL6000 系列风力发电机组风轮直径长达128 米,增加了扫风面积,提升了捕风能力,大大提高了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适应于-45 摄氏度的极限温度,并通过了62.5 米/ 秒的极限风速测试。SL6000 机组具有大部件自维修系统,使整台风机无需外部吊车即可对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核心部件进行更换,从而有效降低吊装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提高机组可利用率。目前,6兆瓦机组已经安装在海上风电场并处于试运行阶段。
金风科技研制国内最大直驱永磁风电机组
2010 年,金风科技2.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经中标装机容量40 万千瓦的江苏潮间带风电场。
目前,金风科技正在研制6兆瓦直驱永磁式海上风电机组,风轮直径126 米,轮毂高度约100 米,采用永磁同步风电机和全功率变流技术。目前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和零部件试制,样机已于2013 年12 月在江苏大丰安装完毕,是当前国内最大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
东方汽轮机5.5兆瓦海上风机并 发电
该公司正在研制5.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采用高速齿轮箱+ 永磁发电机+ 全功率变流器的技术组合。
该机组采用全封闭、盐雾过滤设计,具备有效的防腐功能。样机已于2013 年上半年安装在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并 发电。
明阳公司研制2叶片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为减轻海上运输和吊装的难度,广东明阳公司正在研制了2 叶片紧凑型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该机型采用两叶片风轮+ 中速齿轮箱+ 永磁发电机+ 全功率变流器的技术组合。 2014 年11 月3日,明阳风电大容量SCD 6兆瓦超紧凑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如东国家实验风场成功吊装。
与传统的风力发电技术相比,该机组采用两叶片、液压独立变桨、中速齿轮箱和永磁同步发电机技术,具有高发电量、高可靠性、低度电成本、防盐雾、抗雷击、抗台风等独特优势,其关键技术和优势体现在“超紧凑的传动链”、“轻量化结构”、“集成化液压系统”、“全密封设计”四个方面。
湘电风能整合欧洲经验功课技术难关
湘电风能5 兆瓦风电机组项目整合了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经验,采用的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攻克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多项技术难关。
湘电风能已形成XD115/128 等一系列5 兆瓦风电机组,包括陆地、海上、潮间带系列机型,最长叶轮直径达128 米,大大提高了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是技术领先的电 友好型风电机组,具有单机功率大、风能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目前,10 台该机组产品已于2016 年在福建省福清海上风电场并 发电。
海装5兆瓦海上风机征战市场
2012 年7 月27 日,海装风电自主研发的5.0 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重庆海装风电总装基地成功下线。
该机组为变桨变速功率调节、三叶片、上风向、水平轴、高速永磁式全功率并 型风力发电设备,采用全功率变流器、机舱全封闭结构+ 内部空空冷循环系统。机头结构紧凑,重量比同级别风电机组轻15%,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可靠性、可维护性好、电 适应性好等特征。该机组已于2012 年10 月在江苏省如东潮间带风电场安装2 台。
上海电气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批量安装
上海电气进西门子设计的大容量4.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于2014 年 11 月下线。此前,上海电气3.6兆瓦双馈式海上风电机组已经研制成功,并完成安装调试。
4.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配备了长达63 米的叶片,扫掠面积可达1.33万平方米,比上一代产品SWT-3.6-120 机组增加18%。同时,比上一代产品重量更轻并更稳固,发电量可增加15%,大大降低了海风风力发电的成本。该机组完成GL 国际型式认证,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此项国际认证的海上风电机组机型。2015 年,这款海上机组在国内已经批量安装于海上风电场。
南车5兆瓦风机完成主要部件及系统设计
2011 年,中国南车在研发5 兆瓦WT5000 高速永磁发电机全功率变流海上风电机组。
WT5000 高速永磁发电机组采用先进的独立变桨技术(IPC),并针对海上风电的特殊风况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WT5000 型风机型同样具备优越的电 适应能力和完全的低电压穿越功能,该型风机目前已经完成了主要部件及系统设计。
国电联合动力6兆瓦风电机组下线
国电联合动力自主设计研发的变速变桨恒频双馈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于2011 年12 月下线,并于2012 年11 月在山东省潍坊市顺利完成吊装。
该6兆瓦机组的轮毂中心高95 米,主机舱重量约240 吨,其风轮扫掠面积为14519 平方米,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大提高了捕风发电能力。该6 兆瓦风电机组配套的叶片长度为66.5 米,是目前国内自主设计和生产的最长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该叶片生产采用真空灌注的制作工艺,生产效率高;使用高强、高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效降低了重量,进而降低了机组的载荷,性能稳定。
6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具有独自变桨功能的控制系统,有效降低了大兆瓦风机承受的不均匀载荷;同时还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及动态功率调节功能,使机组具备良好的电 适应性。该机型为海上风电场设计,亦可广泛应用于陆地及潮间带环境和不同风资源条件的风场。
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经列入国家863项目
由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和联合动力竞争开发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经列入国家863 项目,已经完成概念设计。
三家的技术路线如下:金风科技采用永磁直驱全功率变流技术,华锐风电采用齿轮箱驱动全功率变流技术,联合动力采用超导技术。直驱永磁式风电机组维护成本低,发电效率比双馈机组高5% 以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