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求上门,要与中国“联手”!中美还将博弈,但美国离不开中国

中美两国间的较量,属于近年来时事政治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美国经济衰退严重、疫情形势依旧严峻,眼看国内感恩节将至,美国民众却又将买不起火鸡的负面情绪释放在了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的身上,纷纷指责美国政坛的“这群糟老头坏得很”,致使拜登当局及其背后的民主党人逐渐活成了当初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民调也呈几何级数显著下滑。就在拜登愁眉不展寻求救国之道之时,这位老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太平洋那头儿的雄鸡身上。显然,2021年的火鸡吃不吃得上,还要看看东方这只雄鸡的意思。

据德国之声(DW)11月24日消息显示:“在拜登政府11月15日正式签署斥资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议案后,又在23日紧急发布了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约5000万桶原油,以努力降低汽油价格并阻止通货膨胀上升的消息。而在作出这些战略性的决断前,拜登就曾借中美对话悄悄向中方释放了相互协作的意思。”由此可见,美国想要恢复元气并再次强大,来自中国朋友的帮助不可或缺。

1、释放石油储备需要互信与大局观,而中美双方都做到了。

说到石油,大家可能想到的只有中石化、中石油的油价,但对于国家而言,石油同样也是战前战略物资的重要物资储备。尤其是在大陆解决台海问题、统一祖国的大业即将正式拉开序幕之际,释放石油储备显然会阻碍我们后续诸多计划的整体进度。但令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当局感到意外的是,中方竟然答应了拜登对于中美双方共同释放石油储备的请求。在民进党绿色势力摸着胸脯、暗自窃喜的同时,中方高层究竟又有何考量呢?

在这两件事情的主次上,我们当然是看到了中美两国共同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台海关系这样的小格局面前,中国更多的将眼光放在了亚太地区稳定发展的大局上。经过中美双方的最终协商,中国国储局已经做出了正面回应,而国储局发言人也表示:“我们正在开展释放原油储备的工作。而对于与释储有关的任何细节,我们将在我们 站上发布声明。”显然,11月16日中美两国首脑的视频会晤后,拜登一定是在得到中方的明确答复后才匆匆释放石油储备,以缓解国内通胀并降低油价的。

按照以往美国当局的行事作风,我们理应看到其在释放石油储备中的各种扯皮,例如“要放你先放,你不放怎么知道我没放呢?”,“你们的石油储备数字不公开,我怎么知道你们偷偷藏了多少石油?”。同样的事情,我们已经在有关削减核武器储备的议题上看到很多,而在此次共同释放石油的决定上,美国却一反常态的身先士卒。这一现象,用高情商的方式来表述,就是中美间的互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决定彰显大国风范身先士卒,先释放约5000万桶原油以表诚意、先放为敬。用低情商来讲,就是美国这次实在是“憋不住了”,因为近期美国汽油价格已升至7年来高位,严重影响了美国民众的正常出行。

根据美国汽车 最新给出的数据,目前全美平均汽油价格也比一年前高出约61%。原油每桶飙到了80美元左右的天价,这也间接成为了世界各国通胀横行的一大原因。总的来说,在中美共同释放石油储备的行动中,美国完全属于“被动合作”,其积极配合的本质还是源于对“美国利益”的维护。

2、中美亚太博弈持续数年之久,最终还是美国离不开中国。

中美围绕亚太乃至印太地区的争锋,从特朗普时代就已经展开架势,如今“川宝”已经骂骂咧咧地被民主党人抬出了白宫,而一再声称将联合西方盟友以及所有“民主制国家”打击中国为首的“专制国家”的继任者拜登,却发现欧洲与中国的合作比美国还多。

即便是推出所谓的“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倡议,来打压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倡议,也是不得人心、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美国的政客们搞错了方向, B3W与B&R本身就是相辅相成,这与美好的亚太少不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一样。在美国先后两届“败家政府”这一来一去“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错误尝试后,不但特朗普没有实现其“美国再次强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的承诺,拜登“重建更好世界”的构想也更加成了一句经不起推敲的谎言。毕竟,美国就连拯救本国经济都显得吃力,又如何像中国那样有余力去推动世界进步呢?

令美国总统拜登难以启齿的是,在其签署斥资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议案前后,美国从中国“变相进口”了大量的工程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土方车等,这与美国在政治上对中国咄咄逼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可见在美国商人的眼里,中国市场的市场还是一如既往地“香”。

即便是两国在政治上再闹得难堪,商业上的合作还是要做的。但是看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了,美国这样的世界工业强国,不是有卡特彼勒(CAT)在内的机械制造厂吗?难道还非要用印有“中国制造”的机械?

事实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今天,即便是卡特彼勒这样的美国企业,其所采用的许多部件都是来自于中国,例如其核心部件就是采用了江苏恒力液压公司的液压系统、三一重工提供的机械系统等。只是在总装完成的最后,以“美国制造”的贴牌形式出售,在满足本国工程需求的同时并远销海外。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 统计,就在今年,我国共销售各类挖掘机1万8,964台、年减30.6%。国内销量为1万2,608台、年减47.2%。出口量为6356台、年增84.8%,而这里最大的出口方向就是美国。当拜登表面上开开心心推动基础设施议案的同时,背后依然少不了无数中国企业的鼎力相助。

美国总统拜登借中美对话暗送秋波,美国再次强大需要中国帮助。因为从目前形势而言,美国需要中国的地方,远比中国需要美国的地方多得多。得益于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孤立与压迫,中国的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程度已经超乎了西方人的想象。当中国早已不再求着西方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艰难进步之时,欧洲各国则为如何打入中国市场,依靠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红利来给自己回血抢破了头。

作为西方世界老大哥的美国虽然表面上故作高冷,但内心实际上也是趋之若鹜。如今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屡创新高,很大原因是美国与中国经济硬碰硬的结果。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闹剧背后,苦的是美国的黎明百姓,伤的是美国的经济核心。即便现在拜登被共和党鹰派说成是“卖国求荣”,为了维护美国经济利益和自身民调的民主党人也不会做出让步了。因为一错再错的美国决策层,如今已经在中美对抗还是合作的议题上无路可退。在极强求生欲的驱使下,明智的拜登还是选择了“中美合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