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们不了解月球背面,就会有各种揣测一样,觉得它神秘又诡异,同样,如果你不了解空气悬挂的历史,你也无法真正扒开迷雾理解车迷们,为什么千方百计要改装它,要知道想当年空气悬挂,也是汽车史上的黑科技。
当时有一个美国人,对车辆的舒适性有着极大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1901年,申请了空气减震气垫的专利,但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这还只是一个概念的产品,并没有实现量产。
直到1920年,一个法国人George Messier,设计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气弹簧,并进行了实车试验。随后在192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TATRA汽车公司也尝试了空气弹簧的设计,并在T24卡车后轴上,装备了空气弹簧。虽然此时的空气弹簧已经接近如今的空气悬架概念与结构,但是依然受限于制造工艺以及材料,还是达不到实用的目的。
时间很快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推动了汽车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尤其以美国最为突出。1946年,美国人William Bushnell,为他设计的 StoutStout Scarab实验车上,装备了由Firestone公司设计生产的空气弹簧,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全空气悬架的汽车。但空气弹簧诞生40多年来,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问题没有解决,同样减震性能与耐用性也还是问题。
1954年,善于秀科技的雪铁龙,在借鉴了之前空气弹簧概念之后,研发出了奠定雪铁龙科技霸主地位的先进液压悬架系统,并将其配备在了Traction Avant后期车型上。空气悬架很快在1957年,终于实现了实际应用和量产化,而这已经整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第一个装备空气悬架的量产车型,是凯迪拉克Eldorado Brougham,此时的空气悬架系统,已经具备了雏形,车身高度传感器与自动平衡功能都有配备,不过实际功效却并不见得乐观,传感器的反应速度,并没有使该系统达到理想的效果。
凯迪拉克Eldorado Brougham
同样在上纪五、六十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还有德国,它怎么能眼巴巴地看着美国人民用上了如此高大上的空气悬架?所以当时的豪华汽车品牌宝沃(Borgward)率先站了出来,1960年推出了德国第一款装备空气悬架的轿车—P100。
宝沃P100
1962年,老大哥奔驰为了抗衡采用液压悬架的雪铁龙DS,研发出一套采用博世空气阀门的空气悬架系统,并将它搭载于300SE车型上。看起来好像进步很大,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液压悬架系统,依然是当时最舒适的悬架系统。
然而奔驰并没有放弃,1964年,“试验成功”的空气悬架系统,被安装在了奔驰600车型上,并且采用了更大的气囊和充气系统。
紧接着在1965年,代表绝对豪华和舒适的劳斯莱斯,也将空气悬架系统安装到了银影车型上。
这一下,空气悬架系统迅速在欧洲普及,越来越多的厂家与车型,开始使用空气悬架系统。不过,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从德国宝沃P100车型之后,美国车企就停止了对空气悬架系统的生产,而这个真空期长达二十余年。直到1983年,福特才为林肯大陆Mark VII,装上全新的空气悬架系统。
在同时期,正值日本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创造出了无数新技术以及经典车型。1986年,丰田推出了自己的空气悬架系统,并且首次配有电控调节功能,而搭载的车型则是与大名鼎鼎的Supra(A70)同平台的Soarer(Z20)。
除了轿车领域,SUV路虎也在空气悬架领域插了一脚,从第一代揽胜开始,就强调得舒适、豪华,怎能少得了空气悬架这个秘密武器?1992年,路虎为第一代揽胜的后期版车型,装备了空气悬架系统,使其成为了第一款使用空气悬架系统的豪华SUV车型。也就是从揽胜开始,空气悬架再次开始成为潮流,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迅速发展、普及。
到了现在,空气悬架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性能与耐用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功能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应用范围也覆盖到了各个类别。更多车型的使用,使得人们很容易就能有机会,体验到它所带来的舒适驾乘感受。
除了乘用车以外,商用车以及改装车,都有不同的应用方法与类型。对于商用车而言,空气悬架的自重,相比钢板弹簧更轻,提高了整车的承载能力,并提升了行驶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对路面的冲击力,延长了路面寿命。
对于改装车来说,近年来在改装圈流行的低趴风格,通过更换空气悬架,来降低车身高度,是大家常用的一种改装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