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某公司篦冷机技术改造及效果

前言

某公司二线窑自投产以来,窑系统运行状况不太理想,存在多方面问题,严重制约着水泥熟料的生产。于是公司成立攻关小组,发挥多方面技术优势,对篦冷机系统集中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熟料产量从原来的5200t/d提高到5700t/d,熟料外观及强度有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显著。

01

篦冷机改造前的运行状况分析

该公司二线篦冷机选用的是第四代高效冷却机,型号是JL4X5,其风机分布示意图见图1

图1 篦冷机风机分布示意

投产运行以来,篦冷机系统运行状况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出篦冷机熟料温度过高,熟料温度维持在180℃以上:

(2)熟料强度偏低;

(3)二、三次风温低,900~950℃,熟料煅烧不致密;

(4)为提高二次风温,篦冷机采取偏厚料层操作,油压控制在18MPa左右,造成篦冷机液压系统故障频发,如液压缸支座经常性开裂、油管经常性爆裂、液压缸内泄等设备故障,对窑系统稳定运行影响较大;

(5)窑产量低,约5200t/d,且熟料外观差,黄块较多;

(6)高温区推力棒频繁脱落,备件磨损快,单位维修费用高。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1)急冷效果不好,再加上高温段篦冷机冷却风量不足,造成高温段推力棒频繁脱落;

(2)出窑熟料急冷效果差,造成热回收效果差二次风温偏低,又造成熟料强度降低,问题重点在高温固定篦板;

(3)篦缝易堵塞,篦冷机冷却风量不足,造成出篦冷机熟料温度较高;

(4)料层偏厚控制,提高二次风温,致使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窑系统处于互相矛盾之中。

02

篦冷机改造方案

2.1 高温段篦板改造,解决高温段推力棒频繁脱落

问题高温段二、三室冷却风量不足,分析原因,一是风机能力小,二是篦缝堵塞造成通风不足。为此将高温区二、三室篦板更换为大篦缝篦板,篦缝由3.5mm增加到5.5mm,减少篦缝堵塞几率,增加篦板的通风量,加强熟料的冷却。

并增加通过二、三室篦板时的熟料厚度,防止冷却风“短路”。对二、三室两侧推力棒进行切短处理,两侧各留出约一块篦板宽度的空间,此空间用浇注料及废窑砖浇筑为小矮墙,高650mm,宽300mm,即篦床横向由16块篦板改为14块,在同产量的条件下,增加了料层厚度。

2.2 高温固定端部位的改造,解决熟料急冷问题

(1)更换高温段固定篦板。经过摸索将篦冷机篦板的篦缝由最初设计的3.5mm提高到4.7mm,篦缝公差控制到0.2mm。经过改造,增加了急冷熟料需要的风量。

(2)根据出窑熟料的下料点位置,用浇注料将第一排固定篦板封堵半块,浇注料高600mm,防止冷风短路;

(3)为了稳定固定篦板前端熟料的料层,篦板上方的空气炮位置提高10cm

(4)经过实际观察,发现高温固定端两侧三角区域虽然有高300mm的浇注料台阶,但是由于太矮,热熟料仍会散落到此三角区域,这样既造成散落的熟料得不到急冷,又造成固定篦板处料层薄,对熟料质量及二次风温都不利。为提高固定篦板的料层厚度稳定料层,固定端两侧三角熟料死区用浇注料填充并加高到800mm。

(5)利用停机机会对高温固定端两侧三角区域底部进行检查,发现三角区域边缘漏风严重,于是将边缘部位进行漏风封堵,靠近三角区域的固定篦板各封堵一块,共10块,用浇注料填充并加高到800mm。

以上几个方面的改动缩小了固定端的冷却面积,增加了高温固定端的熟料料层厚度,加大了熟料的急冷。

2.3 中低温部位的改造,解决出篦冷机熟料温度高的问题

篦冷机中低温(四、五、六室)篦缝阻塞严重,风机实际运行效率低,既浪费电能,又造成出篦冷机熟料温度较高。因此做以下改造,将四室篦缝3.5mm提高到4.7mm;为保证五、六室风室风压,防止风室漏料,将五、六室篦板换新,篦缝仍为3.5mm。实际生产中发现改造后的二、三室篦缝(5.5mm)偏大,利用停窑机会全部更换为4.7mm篦缝的篦板。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造,篦冷机整体冷却风量得到了提高,既满足了熟料急冷的需要,又满足了熟料冷却的需要。

2.4 对篦冷机设备进行改造

(1)液压缸支座经常性开裂。为解决此问题,将之前的焊接底座改成了整体铸造型结构,将联接螺栓由之前的8.8级改为了12.9级,解决了液压缸支座频繁开裂损坏的问题,提高了可靠性。

(2)液压系统改造超高压管路系统,耐频繁冲击,不松动、不开裂,取消焊接结构,全部采用锥度螺栓压装联接结构,液压缸活塞直径由以前的中90mm提高到ф100mm,降低系统压力,通过以上改造大大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3)篦冷机备件材质的改进,提高备件使用寿命。将固定、活动棒材质统一改为ZGCr28Ni20,改造后预计固定棒和活动棒高温区使用寿命平均1.5年,低温区平均2年。

压块、U形盖板统一改造为ZGCr28Ni6,活动棒压块平均寿命2年,固定棒压块3年,U型盖板(前部和尾部U型盖板)1年,中部U型盖板平均2年。篦板盖板改为1Cr18Ni9Ti,使用寿命10~12个月。同时避免了检修时高温区和低温区混装的问题。通过上述改造后,寿命可延长6~10个月左右。

(4)备件制作和检修过程中加强精度控制。检修时当U形盖板和篦板磨损都比较大时一并换掉,并严格控制U形盖板和篦板间的间隙1~1.2mm,C型密封与驱动钢板的间隙保持在1mm左右。

篦板制作时篦缝精度控制为4.7±0.2mm,将靠近驱动钢板处篦板的角度由135°改为90°,这样既保证熟料颗粒进入篦缝后能够自动吹出,同时减缓了篦缝的磨损。

(5)各风室尾部横梁进行加固,防止篦冷机油压突然增大等意外情况发生时造成损坏冲击。

03

改造效果及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生产,改造后分析如下:

(1)在保持篦床料层厚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二次风温提高了约100~150℃,现基本稳定在1120℃左右,较改造前更加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为劣质煤的使用提供了条件。

(2)篦冷机熟料温度降低约60~70℃,熟料温度达到正常。

(3)窑内热工制度改善,熟料成球率提高,黄块减少,质量、外观都有很大进步,熟料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和销售。熟料产量从原来的5200t/d提高到5700t/d,熟料立升重提高了30g/L,熟料28天强度提高了3MPa,熟料游离钙合格率提高了约6%。

(4)单位熟料煤耗降低了5kg/t,熟料分布电耗降低了1.5kWh/t。

(5)二次风温提高后,控制篦冷机油压降低,不高于15MPa,有利的保护了液压原件及管路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大幅提高。2015年以前,二线篦冷机可靠性为85%(油管爆裂,液压缸损坏及支座开裂等),提高到现在的98%以上,维修成本大幅降低。

(6)节约备件费用。改造后延长使用寿命,每年可节约100万元。

通过对窑系统的多项改造,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可观,说明改造是成功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