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推进中航重机改革发展

回眸一望,中航重机已悄然走过六个年轮。2009年7月,集团公司党组决定把中航重机列入直属单位管理行列,赋予了中航重机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的神圣使命。一个艰难爬坡的企业要穿越历史的三峡,走向辉煌的彼岸,注定要饱经风霜、千锤百炼。六年来,中航重机广大干部职工矢志 “航空 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在探索中求生存,在阵痛中推改革,在逆境中谋发展。我们把困难当机遇,化压力为动力,艰难而坚定地朝着“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基础产业的顶级服务商”的宏伟愿景奋勇前行。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以百倍自信和万丈豪情迎接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春天

掌大势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笑到最后。“十二五”以来,国家明确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并出台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锻铸件、基础部件、特种原材料配套产品、核心工艺技术装备的技术水平提升及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关键基础件的核心技术,开发大型及特殊材料零部件成形及加工技术,推进重大专项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中将先进制造工艺作为制约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之一重点突破,并强调加快共性制造技术的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国商飞时指示,一定要将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李克强总理要求,装备制造业要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并提出实施“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可以肯定地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青春期就在当下,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这是中航重机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只有抓住这个机遇,中航重机才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敢担当才能在中航工业这个大家庭中站稳脚跟、不辱使命。中航工业成立后,先后成立了十九个板块,航空武器装备制造是集团公司的主业。中航重机所承担的锻铸、高端液压集成、新能源、核心工艺技术装备等基础产业是集团公司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新能源既是中航工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内在要求,也是中航重机体现自身价值的现实需要。中航重机成立以来,集团公司党组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林左鸣董事长、谭瑞松总经理等集团公司领导对中航重机的改革发展寄予厚望。在中航重机改革发展遇到困境时,集团公司领导、机关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这是我们战胜困难,始终坚持向前看、往前走的内生动力。既然集团公司党组把发展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的使命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勇敢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守得住阵地,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国家国防费用将保持稳定增长,航空武器装备规模交付与新装备研制将迎来高峰期,航空军品制造业具有稳定的市场空间。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醒得早不如起得早。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如果还在犹豫彷徨,就会错失良机。中航重机全体干部职工必须自信自强,激情进取,横下一条心,自断退路,勇敢地往前冲、往前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打胜仗决不收兵。

二、把握规律,寻根探路,用自身智慧和真抓实干开创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途

牢牢把握产业发展指导方针、思路和目标不动摇。航船行驶不能没有航标的指引,企业发展也不能没有目标的牵引。中航重机全面贯彻集团公司“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坚持服务国防与发展经济相协调,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基础产业的顶级服务商”,确立了 “实业做实、资本做活、产融结合、相互促进”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军品稳中求进、外贸加快突破、民品大力发展、重机实现有‘机’”的产业发展思路,坚决落实“夯基础、建制度、搭平台、强管理”各项举措,以依靠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推进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产业合理布局为保障,以发展存量为核心、拓展增量为重点,逐步奠定在中航工业的专业化平台核心地位,在全球市场形成影响力,推进锻铸、高端液压集成、新能源、核心工艺技术装备等各项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全面抓好四项主营业务不偏颇。中航重机现有锻铸、高端液压集成、新能源、核心工艺技术装备四项主营业务,各有规划,各有发展前景。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出击,锻铸产业要以高端特种材料锻件、铸件制造为核心,延伸至特种材料统筹供应、检测、稀贵金属再生利用、激光增材制造(3D打印)等业务,有序推进中航工业内外部锻铸产业专业化整合,通过上下游延伸形成锻铸业务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原材料—成形—加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高端液压集成产业聚焦液压、热交换器等核心基础件的生产制造,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及系统集成;军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民品向系统解决方案方向发展,推进高端液压集成产业升级换代;航空产品做精,非航空民品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基础件及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新能源产业统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燃机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优化风电装备制造,同时在民用复合材料产品制造领域适度多元化发展。依托现有工艺技术基础,借助4.0级工业智能化推广应用,结合资本化运作,延伸至相关核心工艺技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等业务,完善价值链布局;在“十三五”期间核心工艺技术装备业务形成良好开端,并积极拓展专用装备业务。

积极推进五项措施不懈怠。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要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沉下身子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马上就干。积极打造专业化平台,锻铸业务按照“统筹规划、统筹市场、统筹研发、统筹供应、统筹生产”的运营模式,逐步实现资源的专业化整合;液压业务要在贵阳、江苏两个区域打造生产基地;热交换器业务在贵阳和无锡形成两个生产基地,实现热交换器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投入,加快实施西安先进锻造产业基地建设、安大公司直升机桨毂等温锻生产线、精密环件生产线和航空民品环件生产线建设、以苏州高端核心液压基础件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相关能力项目建设,积极抢占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分布式燃机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资源,加快项目开工及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尽早获益。全力发展非航民品,正确处理好军品和民品的关系,坚持产业同根、技术同源,以提高非航民品的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利用航空技术延伸优势,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研发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逐步向高附加值、集成产品转型;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重机的民品协同式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非航民品发展活力释放。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不仅要在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上有创新,更要在思想观念、管理理念上有转变,练习武功,学习心法,以此持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2015年,中航重机带队所属企业拜会普惠、罗罗、GE等中国业务代表,开拓外贸业务;邀请米歇尔-道蒂公司访问调研,拓宽合作领域。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指引,聚焦主业,利用资本杠杆,支持实业做强做大。上半年,中航重机沿着产业价值链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已有针对性地推进并购重组、定向增发,下一步通过多元资本化运作完成集团内、外锻铸造业务和高端液压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大力拓展国际化业务,力求在“十三五”期间,以产融结合之“双轮”,驱动重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三、党建强基,文化兴企,靠组织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筑牢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底气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企业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在中航重机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主动适应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狠抓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贯彻落实,极具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守纪律、守规矩、不出事、不掉队。要着力治庸、治懒、治散,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党员领导干部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县委书记“四有”和“四个人”要求,身体力行“三严三实”,点亮理想之光,补足精神之钙,勇当中航重机改革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

把文化兴企摆到事关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位置。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机理主要在于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与遵循。中航重机作为中航工业旗下的单位,必须传承“航空 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把集团公司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构建的以“一个目标、四个内核、三个支撑”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纲要,鲜明提出了中航重机的愿景和价值标准,大力弘扬“自信、智慧、激情、创新”的重机精神,在员工灵魂深处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教育和引导员工锻造文化基因、点燃文化火种、传播文化力量,切实把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把以人为本体现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现代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生存,必须把员工的精气神激发出来,必须实行人本管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着力培育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度、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为精英人才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构造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注重研究和把握员工在愿望和需求方面的个性差异,在遵循激励与约束的公平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灵活用好物质激励、感情激励、事业激励和有关约束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为中航重机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全体重机人一定要不辱使命,努力跑好自己这一棒,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决不辜负集团公司党组的重托,不辜负广大干部职工的期望。全体重机人将始终牢记 “既是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的箴言,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企业改革、脱困、重组的攻坚战,推动中航重机改革发展不断进得新进展、新成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