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差距、学经验,理思路、鼓干劲——2022年宜昌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侧记

柳枝吐绿,小草返青。

辛勤汗水浇灌丰收成果,砥砺奋进谱写大地飞歌。

3月24至25日,宜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四大家”领导及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了全市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全市各县区在观摩中找差距、学经验,在交流中理思路、鼓干劲。目之所及,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心之所感,新思路、新思维竞相涌流。

突出“准”,围绕主导产业做文章

观摩活动首站,宜昌市枝江姚家港化工园区湖北宝晟得药业公司竣工投产活动现场。

湖北宝晟得药业公司高端医药中间体项目,占地350亩,总投资20亿元,全部投产后,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酰氯类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硅烷类生产基地。

宝晟得药业、湖北联昌,是枝江市众多医药产业及医药上下游企业的缩影。

近年来,作为百强县市的枝江市立足姚家港化工园原料优势,积极引进医药化工上下游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延链补链建链强链,形成了以湖北宝晟得、宜昌恒友、上海汇伦、宜昌诺安制药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化工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2021年,枝江市又绘制了未来五年决胜竞争“路线图”,枝江市将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建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大力培育以磷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国家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枝江市委书记余峰表示,围绕“路线图”,枝江市将加快打造“意向项目抓洽谈、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工作闭环,以更准、更早、更快的方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大跨越、大踏步、再进位”。

同为百强县市的宜都市,已形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

此次观摩中,共有总投资40亿元的3个工业项目参加“比拼”,得分排名一类县市区第一。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表示,宜都正抢抓磷化工产业转型风口,推进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落地生根,提高产业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此外,宜都还启动了千亿技改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以此为宜昌“强产兴城、能级跨越、争当龙头”作出更大贡献。

宜昌市西陵区区委书记任蔚深感各县市的强大发展气场,表示将结合实际,聚焦提升主城功能,精准招引,奋力实现城市经济突破性发展。

宜昌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已见雏形,目前,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兴表示,新区在项目招引个数、招商引资压实责任方面还有差距。接下来,将千方百计招项目、推项目、优服务,加快建设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活力区。

化工是宜昌的当家产业、清洁能源是一片万亿级的蓝海市场、中心城区是展现宜昌实力的空间和载体……“一县一特”“一片一业”,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群。 精准招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做好服务保障,当下已成为各县市区任务目标及奋力实现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强劲动力。

突出“大”,围绕龙头企业下功夫

龙头昂起产业兴。舞动产业化,关键抓龙头。在产业化链条中,龙头企业是“火车头”,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牵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

位于宜昌姚家港化工园的南炼新材料有限公司精细化工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60亿元。预计2024年12月完工投产,届时,可年产10000吨均三甲苯、200吨均四甲苯、3000吨均苯四甲酸二酐、100000吨改性沥青产品,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3亿元以上。

宜昌高铁北站产业园新能源和基础材料建设项目,总投资24.8亿元,规划建设管业管材制造区、环保装备制造区、绿色建材制造区、新型物流转运区及热电联产配套区。项目建成后,平均年营业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将大力提升园区承载配套能力,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项目,位于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内,总投资7.34亿元,预计2023年建成,届时,平均年营业销售收入可达10.8亿元。

中晶钻石项目总投资3.22亿元,于2022年2月份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钻石20万克拉,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能满足培育钻石行业日渐旺盛的需求,更能适应高速成长期的市场需要,也能更好地为宜昌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好项目、新项目、大项目层出不穷,比学赶超的强大气场让人感触深刻。”24日至25日,宜昌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先后现场观摩枝江、宜都、高新区、当阳、夷陵区的15个重点项目和视频观摩36个重点项目后感叹。

“本次观摩对象具有产业项目较多、项目质量较高、投产速度较快的特点。”宜昌市发改委主任郭康新介绍,今年计划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11个,其中一季度已竣工170个项目,总投资277亿元,估算亩均投资520万元、亩均税收43万元、亩均产值502万元,达到了亩产论英雄“345”标准。

“兄弟县市争先进位的拼搏精神让人震撼。”秭归县县长顾鹏飞在参观过程中说,下一步,将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的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

如今,注重规模、速度的同时,更强调质量、效益,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共识。

突出“新”,围绕新兴产业出实招

新兴产业之“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量。谁能率先突破,谁就会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当阳新引进的镀膜玻璃、汽车玻璃、安全玻璃、制镜玻璃、防火玻璃生产企业,如今正火热建设中,力争2024年9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4830万平方米精深加工玻璃产能,实现年产值约12.5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将全面延伸玻璃产业链,填补华中地区汽车玻璃生产空白。

当阳市委书记刘传钢表示,通过观摩拉练,兄弟县市谋划气魄之大、招引成效之好、发展态势之猛、干部作风之实,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当阳市将在比学赶超中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用好政府有形之手、用活市场无形之手,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为宜昌高质量发展做出硬核贡献。

宜都市高新技术示范园的苏强格液压(湖北)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机械轰鸣、车辆穿梭。该项目总投资20.2亿元,占地600亩,主要生产高端流体连接件,液压油缸、高端工程机械液压铸件等产品。该企业为宜昌首家液压产品成产企业。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1.5亿元。将大力提升宜都市装备制造业产能和质效,带动上下游企业来宜投资,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推进技术、人才、设备资源整合集聚,形成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除生产企业外,清洁能源亦是一片万亿级的蓝海市场。目前,宜昌正以推进“电化长江”为突破口,加快谋划布局纯电动船、氢能、船舶升级改造等先进制造业。本月底,由宜昌生产制造的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将下水试航。

当前,算力节点也是主要政策风口之一。宜昌正积极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边规划、边招商、边建设、边完善,全力逐梦全国第九大算力枢纽节点。届时,宜昌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方向,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于宜昌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突出“远”,围绕未来发展夯基础

党中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既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育新兴接续产业、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发展新能源和储能技术,在此大背景下,宜昌的新能源和储能企业应孕而生。

宜都新能源汽车电池电解液于今年2月正式投产,该项目可年产15000吨紫外线吸收剂、新能源材料及化学原料等系列产品,成为全球紫外线吸收剂系列产品的最大供应商,企业生产规模及技术水平居国内紫外线吸收剂行业龙头地位。目前公司正在与比利时索尔维集团(全球化工50强)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电解液,进一步拓展企业新能源领域发展潜能。

宜都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6.8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也正在抓紧建设之中,整个项目预计今年6月竣工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将为宜昌打造全国锂电产业集群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总投资320亿元,占地面积约5500亩、年产36万吨磷酸铁的邦普宜昌项目也正在以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的精神,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一期预期今年9月30日投产。

另外,磷化工龙头兴发集团和新材料龙头华友钴业两大巨头携手,投资超百亿、占地面积2500亩、50万吨规模级的磷酸铁和磷酸铁锂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预计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开足“马力”推动经济发展,跑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为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车键”。观摩成员表示,将按照宜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富有前瞻性地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以首季主动、月月主动,赢得全年主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