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有了素质教育新名片

走进生活课堂 提高素质教育

——三门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侧记

建筑设计课程

春回大地,暖风拂面。3月30日,三门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响起了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400余名师生的注目礼下缓缓升起,这一刻起,市育才中学三天两夜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所有队员身着迷彩服,迎着春风,唱着国歌,他们将踏上一场游走在文化与技能实践之间的研学旅途,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文化自信,研习国学“六艺”,感受圣贤文化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 中心呼之而出

沙画

“这次开营,学生们分为2个‘营部’,8个‘连队’,由学校30名老师和综合实践中心9名教官带领。”综合实践中心教官冷锋介绍。在这3天里,教官们将从学生们内务整理、站姿走姿、就餐休息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规范。

军训、团队训练、CS实战、茶艺、沙画艺术、插花、科学自由行……每一门课程,都让同学们无比兴奋。

“只要穿上了迷彩服,自己就不再是一个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而是一名小小特种兵,老师和同学,都是战友。”市育才中学八年级学生王浩宇感叹道。

据了解,3月31日,为贯彻三门峡市教育局开展的“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宣传教育活动,综合实践中心因时制宜地添加了“百年英烈树党魂 砥砺前行续新篇”主题教育。首先学党史,育才中学师生们一同观看了影片《建党伟业》,之后举行了缅怀先烈祭奠仪式。全体师生心存感恩,发出铮铮誓言:向先烈学习,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一系列的实践练习,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等素质全面提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锻炼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曾经带领学生参加过综合实践中心活动的多所学校老师们均表示,孩子们通过研学体验,不仅掌握了当下情景中的知识,更学会了生活中人际交往和学习探究的技能,为社会参与这一核心素养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师生们的好评背后是三门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手抓。该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开营一年多,是三门峡市目前规模最大、配置最高、最全的研学中心,也是豫西地区唯一一所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场所。

综合实践中心位于市区北环路西段,黄河公园西入口处,占地81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已建成室内实践区、体验区、室外训练区、生活区四大区域,涵盖动手实践、生命安全、拓展培训、军事训练、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六大板块。该中心由综合实践馆、生活体验馆、多功能厅、餐厅和2栋学生公寓共6栋建筑组成,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生食宿并同步开展实践活动,是全市中小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学党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心,也是中小学生法治、安全、国防等教育的重要场所。截至目前,实践中心已先后迎来市直7所初中学校的学生,开营17期,培训学生6500余人次。

加强课程建设 育人功能凸显

“给崤函学子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让三门峡娃娃留住对家乡的记忆!”三门峡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常黎明表示。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三门峡深厚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爱家乡、赞家乡、建家乡的情怀,该综合实践中心坚持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依托综合实践场馆以及拓展训练设施,整合陕州地坑院这一人文景区资源,创新开发了主题为“溯陕州文脉 习君子‘六艺’”的研学课程。

课外拓展

综合实践中心由中国古代儒家六种基本才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灵感改良开发出新时代的“新六艺”实践项目,以“新六艺”为载体,具体项目包含沙画艺术、插花艺术、七巧编织、面塑技艺、书法篆刻、烙画艺术、建筑设计、虎头布艺、创意搭建、陶泥雕塑、豫西剪纸、茶道文化、玩转科学自由行、博弈射箭共14个室内项目,匍匐前进、梅花桩、盲目障碍、信任背摔、模拟电 、障碍过栏、冒险桥、帐篷云梯、翻山越岭、勇攀珠峰等70个室外项目。其中CS实战、激光打靶、攀岩是室外课程最具代表性的项目。

通过室外拓展训练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达到磨炼意志、增强体质、合作能力等教育目的。

研习国学“六艺”,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知行合一,为发展成为具有中国心理、世界眼光、传统体认、现代意识的新一代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尊重兴趣需求 实践获取经验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非道听途说就能领悟,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通过专业的讲解和引导,认知和理解会更加深刻。”三门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主任张学恩介绍,对青少年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增进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要提升研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插花艺术课程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国学课堂上,研学导师带领学生们共同演习传统的及笄礼仪式,学生们换上了汉服,倾听研学导师讲解何为“礼”,何为“仪”,在体验中学习古代礼乐常识,亲身感受“以礼立人”的儒家思想内涵。

实践中心猎豹教官表示,这不仅能使孩子们了解弓箭及射击运动的历史文化、基本技法,增强学生的专注力,更能塑造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意志,因为射箭不是直接的对抗活动,而是孩子们在和自己比赛,和自己较劲。

“这几门课里,我最喜欢的是插花艺术,导师告诉我们,艺术创作不仅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也是一个传递美的过程。所以我要把我的作品写上祝福语,送给我的妈妈,把美传递给她。”育才中学八年级学生李雨涵说。

新型积木(KEVA)和多形状插件(k’bot)也十分受学生们喜爱,因为用它们来做模型搭建和建筑设计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做这一切并不容易,其过程中涉及几何学、物理学、结构工程学等多领域的知识,需要学生们分成小组,先画图稿设计和规划后,再合作搭建,由此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知识运用能力和构建能力,更是能锻炼学生耐心、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室内项目之一“玩转科学自由行”也十分受欢迎,该室内项目共投资80万元,分材料选择区和制作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风扇、液压升降梯……100多套物理材料包,学生可以自主选材进行物理实验。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组装、启动。

“太有趣了!”在玩转科学自由行的课堂上,时不时就会出现学生们惊呼的声音,“百闻不如一见”,这样润物无声的熏陶,可能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求真向上的种子。面临下课,学生们依旧对这个神奇的教室恋恋不舍,不少学生表示,以前书本上怎么也不懂的物理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以后,感觉一下子“开窍了”。这样的实践活动项目真正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科技实践、科技制作、科技发明提供了无限想象力和制作空间。

不断完善设施 打造教育名片

大千世界、草木深处,在这个实践中心,探访印于书本、讲于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

射击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践中心建设“规范、经典、特色、创新”的指导思想,本着“实践育人、践行真知”的发展方向,目前,一期综合实践馆已经完成14个场馆建设,以艺术实践类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

培养能力、运用知识、拓宽视野、参与实践。该实践中心既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又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实践教育服务;既与校内教育密不可分,又在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与课堂教学有区别;既有效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又广泛拓展了学校教育空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效补充。三门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已经成为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反响良好的三门峡素质教育新名片,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新闻热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