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跳舞”?采用可调式液气压悬挂系统的74式坦克的前世

说到可调式液气悬挂大家会不会联想到日本的74式坦克呢?

74式坦克

那你见过74式坦克跳舞吗?

向前!

向后!

向左!

向右!

惊呆了美国大兵!

那么先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科普下什么是可调式液气悬挂系统

液压式可调悬挂就是指根据车速和路况,通过增减液压油的方式调整汽车底盘的离地间隙来实现车身高度升降变化的一种悬挂方式。增加车身的倾斜角,增大战车的俯仰角,可以增加坦克对战场的适应性,但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造价高昂 ,维护费用大,由于装在车外,中弹后易损坏。

装备可调式液气悬挂的瑞典Strv 103B坦克

正题来了本期小编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74式坦克的前世,说道74式坦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STB-1这个型号,其实就是74式的原型车,而且是第一台原型车哦。题外话:要说到STB-1的别称,“手提包”相信玩坦克世界的车长们再熟悉不过了。

STB-1

日本陆上自卫队于1962年要求三菱公司设计一款新式坦克,来取代被认为无法对付苏联T-62的61式坦克。该坦克在设计上采用了同MBT-70的可调式悬吊系统、同豹1型坦克的轧压装甲车体和L7A1主炮;拥有的独特设计为车长旋转指挥塔、新式的主炮自动装弹机。设计于1964年大致定型,并在1964年至1967年期间测试了各台测试样车。

坦克世界里的STB-1(手提包)

STB-1

经过一大波核心部件的测试,STB-1于1969年定型。74式有两个延伸阶段,STB-1就是第一阶段。尽管技术不算先进,名字也很挫,但是这依然是雄心勃勃而且成功的一步,而第二阶段更提高了耐用性和可靠性。

历史背景

  60年代初期,世界笼罩在冷战迷雾之中,欧洲美国苏联,从M48,百夫长3,T55,发展到了M60,豹一,T62,日本当时装备的61式坦克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这引发了日本国内激烈的讨论。一方要求改进已有的61式坦克,另一方认为应该开发新车。不管是哪个方案,重点都在于换装105mm炮。

  日本坦克设计师Kondo认为,不止105炮,机动性,索敌能力,射速,都必须以多兵种协作为前提。65年争论有了结果,就是新坦克计划STB。

关于名字

  ST代表坦克,B是指74式发展型,而61式发展型就是STA。本来开发人员命名是带个连字符的,就是ST-B和ST-A,“坦克-A”“坦克-B”,后来不知为什么,坦克到了测试人员手里,就变成了STA和STB。然后在后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型车编号,第一辆就是STB-1。STB-2和一号车是完全一样的。这两个车一起参加了第一轮测试,获得成功后,开发第二部分包括STB-3, STB-4, STB-5,和STB-6

发展历史

  65年之前决定开发全新的坦克。这个时候,很多用在STB-1的技术,日本已经在独立开发中了。这包括更强的新发动机,油气悬挂,同轴齿轮转向装置,这种传动装置可以提高动力传递效率。

测试中的炮塔

65年3月完成了700马力气冷发动机的开发。油气悬挂在61年出61式坦克的时候开始。实际测试于62年在60式APC上进行,并命名为“SU”。

  火力方面,他们取得了英国皇家兵工厂的北约标准105火炮的生产许可证。其实这个许可证只为了进口炮管,火炮的其他部分都是他们自己制造。这个炮,整体全长5,592mm ,重2800Kg,最终版本类似美国的M68105炮,并在66年到57年进行了测试。

炮尾和反冲部件

66年把炮装到了原型炮塔上,67到68年,瞄准和旋转系统进行了测试,装填辅助设备也被装进了炮塔,这个东西可以帮助装填手提高装填速度,1966年3月,同轴齿轮转向器,液压气动悬挂和700马力级发动机在名为ST-T的底盘上一起进行了测试。

  ST-T底盘自重21吨,满载35吨,长宽高为6.64/3.06/1.95,公路极速51公里每小时,67年8月,换上了10ZF发动机。稍后105炮装在ST-T上进行了测试,ST-T在69年完成了研发,跑了5500公里,这个底盘对STB计划有着很大贡献。

  底盘

随着ST-T完成,STB终于露面了。

首辆STB-1

  68年4月开工,69年6月完成了STB-1,stb-2同年9月完成。stb-1测试了发动机,发现2200kg的750匹10ZF-21WT发动机有些稳定性问题,后来换成了和74式通用,2220kg,720匹的10ZF22WT发动机,71年5月,工程师表示,stb-1/2已经完成了测试,表现出了良好的机动性,并且精度,稳定性,防护性,二级武器表现都很不错(二级武器就是那堆机枪什么的,除了主炮之外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耐用性和可靠性,第二阶段开始。第二阶段简化了很多系统以提高稳定性,同时削减成本,因为这个坦克实在是太贵了。其中一个改变就是顶上的12.7机枪,从遥控换成了手动,从顶部通过杠杆和潜望镜控制机枪。在stb-1出来之前,kondo就说应该用手动的,因为就算用遥控的,飞机这种快速目标还是打不着。

数据

乘员:4

全长:9.423米

长:6.7米

宽度:3.18

高:2.25米

400MM±200mm的离地间隙(±液压气动悬挂系统)

履带宽度:550毫米

接地压力:0.86kg/cm2

重量:38吨

发动机:750 HP/2200rpm三菱10ZF-21WT

最高速度:53公里每小时

变速箱:三菱MT-57T(6进1反向)

每吨马力:18.95

炮塔转速:24°/秒(和豹1和M48一样)

装甲

事实上,具体数据依旧是机密,但是通过照片,焊接点,可以大概推测出来

炮盾平均195mm,炮盾后面没有装甲

炮塔前: 120mm

炮塔侧面: 110mm

炮塔后面: 60mm

炮塔顶部: 40mm

炮塔侧面和后面也有可能是100mm但是实在没有数据

车身前上: 40mm75° 等效 155

前中: 80mm 65° 等效 189

首下: 80mm 55° 等效 139

侧面: 35mm

后面: 25mm

STB-1的俯角

火力

主炮,日本修改版的英国 105mm L7

脱壳穿甲弹APDS: 英国 L28A1, 不是美国 M392 (这两种都有进口)

尾翼稳定脱穿APFSDS: M735 (1984年开始)

高爆反坦克弹HEAT: 91式 (类似于 M456)

高爆HE:75式HEP-T,(M393 HEP的许可生产型)

英国L7A1使用L28A1在1000米有250mm穿深,日本这个105是240mm

载弹和装弹辅助设备

一共50发,28发在车体前部,7在炮塔吊篮下面,9发在炮塔后部,6发在装弹机旁边,这里我要注解一下,装弹机和装弹辅助机不一样,自己提起炮弹,送到炮尾,推进去,这样算自动装弹机,可以减少一个装填手,辅助机是只管一部分,比如只提起来送到炮尾,由装填手推进炮膛,没有推入这个步骤,可以减少装弹设备的长度,下面要说的装弹设备是74式的,因为stb的装弹机是机密,装弹辅助机(LAD)可以放4发,美国FCS计划,用这个东西是4秒一炮FCS,Future Combat System,美国的,未来战斗系统,这里描述的特性不能完全确定符合stb-1,但是应该差不多。

 STB-1

前面说到液气悬挂造价高昂,那为什么日本还要继续使用液气悬挂呢?其实,日本本土多为山区,由液气悬挂增加的额外俯仰角,很适合在山区作战。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为什么在最新的10式主战坦克上继续沿用液气悬挂的原因之一。

看完之后是否对STB-1有所了解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