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努力工作,真的能积累很多财富,跃出阶层吗?

以前看电视剧上海滩,我跟我爹说,我要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许文强也只能给我当小弟。我爹说,“每个时代都有许文强,又或者张文强李文强,可为什么不是你呢?

若第一桶金来自于纯运气,如拆迁这种,那么大概率是不会有然后的。天赋质朴的人,能守得住财,就是上限了。而按普遍人性去拉胯,这运气也确实可以是悲剧的源头。

若第一桶金来自于商业组织成功过程中的捎带(典型如早期拿了成功创业公司股权的技能工具人),那么其中的大多数,人生故事也就结束了。正确的做法是去追求与赚钱无关的人生价值。比较麻烦的情形是,其中一部分人,会因为自己的做题技巧优越 + 相对无产阶级来说的巨大财富成功,将商业组织及其创始人的商业和投资能力,错误脑补成自己的商业和投资能力,进而做出错误的投资选择,很容易翻大车,甚至被清零。

若第一桶金来自于个体化(而不是商业组织化)的能力+机遇,那么这类人,站在第一桶金的台阶上,通常会更容易且稳定地复制这类实现的旧事。金额可大可小,但数量级不会变,于是也算得上是 “一点点积累了”,仅是 “积累“ 的最小单位变成了最低 “几百万” 而已。这类人若是走向悲剧,常见的模式是,过大地将成就归因于能力,同时野心太大,轻易将自己的原始积累给梭哈了。但这种可能,比上一种情形要小得多,因为与上一种 “技能工具人” 不同,这类人通常属于商业上极为精明和有经验的人精。而此处的 “精明”,首先就意味着有自知之明。

16年钒价格低点的时候,我爸的几个朋友合伙起来凑了一千多万来囤货。那个时候好像几千块一吨,我爸那时候被股票套了,拿不出来钱合伙,也没有心情,因为价格下行企业效益也不好,工资水平骤降。后来2年时间钒价格一路走高,翻了几十倍。几个人中两个直接自建生产线,开场自己经营了,现有资产直接破亿。挣钱可能就是一次机会,把握住了的人就会成功。

若第一桶金来自于典型的创业,那么之后的故事,就很像是闯关答题了:每一道题,若答对了,都可以选择彻底退出,也可以选择去答下一道题,以争取比先前回 高一个级别的回 。但若是下一道题答错了,那么就什么都没有了。现实情况倒也没有闯关答题那么夸张。哪怕下一道题答错了,第一桶金那种级别的财富,总还是有的。总之,这之后的过程,就不是积累性的了,而是每一步都是 “暴富” — 比上一次增加一个数量级。对应的代价是,那种生活状态,对一般人来说,或者属于 “累死” 的模式,或者属于 “焦虑死” 的模式,或者属于 “累死的同时焦虑死” 的模式。我认识很多生活轻松无压力的小微资本家/企业家,成天放羊,悠闲又没压力。但称得上大企业家的……讲真,或者有强大的梦想或责任(哪怕我个人根本上鄙视他们的梦想),或者,是天生的psychopath(社会心理变态?)。让我过他们每天过的日子,给我再多钱和女明星,我也不乐意,我也只想静静。毕竟,一个人的消费上限,其实并不会太高;而去东洋找一哭二闹娱乐一下,也根本不需要几个钱。除非,那对应的事业是类似的 “受控核聚变” 或 “飞向半人马座” 这类的事情,我才或许有可能愿意去努力装着像是个psychopath吧。

现在无数人都这样去忽悠年轻人超前消费,女生要得买这买那,没有这些是不能活么?我爸我妈,年轻时候一个邮电会计一个供销社的,老爸把钱都甩给老妈,但家用账算得清清楚楚的,该花花该攒攒,供销社倒了以后老妈出来自己拿攒下的钱做小百货,几年之间挣得和老爸晋升以后的工资+电信倒腾移动设备赚的钱攒下来的,愣生生攒出一大一小两套房和一辆车来,一分都没贷款,全款付清,还有得剩,要说当时懂点金融贷着款买+不买车,可能就多出来好几套房了。现在年轻人,本来通胀下面就花得一干二净,再超前刨一下,做点啥机会成本都没有!

开源节流,原始积累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攒钱也是需要的。你说的那句话,我过去也很相信,现在才明白节流的重要性。

父亲常对我说一句话,“不要急,男人挣钱就在三五年。

家里有钱的朋友很多,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浙江的伯伯。

穷苦出身,早年间兄弟四人跟着一个远房叔叔走街串巷修皮鞋。

然后发现修皮鞋不如卖皮鞋,卖皮鞋不如做皮鞋,做皮鞋不如做服装。

短短一句话,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去做。

和家父认识是因为中间有几年做国企供应商,本就富裕的家庭直接加0。

然后大概是九几年的时候,有一个保健酒的品牌,叫 劲酒。

当时在我们这招代理,需要进货8万,但省代和三叔关系很好,意思3万就行。

一家人思来想去,也尝了这个酒,觉得一股怪味,最后没敢冒险。

三叔转介绍给了一个复员回来的哥们。

后面不用讲了吧?

同样的还有紫林醋。

一个代理商找到了在胜利做后勤的大伯,给出的条件是,赊销。

只要愿意卖,直接给铺货,什么时候卖出去什么时候回款。

但山西的大牌子在山东真就吃不开。

后面的故事也不用讲了吧?

某个工具厂的老板。

原先是盐城石油装备大厂的经理,自己创业,产品品质很好,但国企采购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借款三百万,扑腾了二年,最后兜里只剩3万块钱了。

恰逢某单位供应处处长家里老人去世。

这位眼一闭腿一拍心一横,跟着去了。

从这位处长老家出来的时候据说在县城开个宾馆的钱都没了。

处长虽说很有原则性,但毕竟人心是肉长的。

而且确实东西也拿得出手。

第一年给了50万单子,第二年300,第三年600。

活了。

说了孤注一掷的,再来个一掷千金的。

父亲当时有个年纪比较小的小朋友。

那年头中石化的高级工程师一个月拿到手也就2600。

那个小朋友请一顿饭就得这个数,都不算饭后娱乐。

不去的话人家就会眼圈一红。

“哥,你得帮我。老板说了,一年花不出去500万,我就得滚蛋回家。我这上有老下有小balabala。。。”

这谁顶得住啊?

而且人家代理的防爆灯具,确实是进口大牌。

国企那时候的效益好,也舍得花,本身就偏爱进口产品。

大发了。(最近炒股特意去搜了一下,果然是上市公司了,执行董事就是当年那个风姿绰约的阿姨。。。往事扑面而来。。)

人给送了一个小手电,“哥,你爱钓鱼,送你车也不要,船也不要,杆都不要,这小手电是自家产品,不值钱,你要再不收,那就是逼弟弟死啊。”说着,眼圈又红了。

呵,若干年后采购系统启用的时候,我看了一眼,那一个mini小手电,8000块。

当然了,三星10G的一个移动硬盘,砖头子那么大,也得700。

还有更过分的,总部3000w的吊顶大灯,嗯,这个w你读瓦还是读万就自己琢磨得了。

老特色了。

再来一个,压裂车,特种车辆,奔驰的底盘,什么样的变速箱啥玩意的,总之呢,一台车,8000万。

里面有一个液压流量计,派克的,对,做金笔的那个派克。

有一年,跟着一个小哥哥一起玩,忽然来个电话,他说,走,哥带你开开眼。

开着车,跑到了我家附近的一线单位。

进门一顿寒暄,啊?你们这个东西坏了?

哦,有包装盒吗?我看看规格。

拿来包装箱,装模作样看两眼,口中念念有词,跟人打了个招呼,应承道,“有,回去就给你发。”然后拉着我就走。

到了大门外,好家伙,就看了两眼,硬是记下来一长串的电话号码。

对面是派克的工程师,俩人就几句话。

“压裂车上的液添流量计有吗?”

“你好,有的。”

“多钱?”

“220,美金。”

“来四个!”

“好嘞!”

挂了电话,美滋滋的跟我显摆,“你知道我卖给他们多钱一个吗?”

装模作样打开供应商目录,我打眼一看,呵,一万六一个。

这就来回两个半小时,将近6万块钱到手。

还有一个,亲哥哥是某二级公司一把手。

自己本身是江汉那边兄弟单位的司机。

跟我们家多少带点玉门油田时期的关系。

亲哥哥上台之后,寻思干点什么。

但是自己又没啥见识,遂拉着父亲入伙。

父亲这个人呢,有点轴,就是,玩可以,跟不如自己的人玩也可以,但是绝对不和自己看不上的人共事。

然后随后我上了三年班,又出去创业,中间有六七年没见。

再见面的时候,这位叔叔整个人气质大变。

我一时半会竟然没认出来,好在依然还是那个月薪2000也要美滋滋的带着我吃狗肉火锅的叔叔。

吃饭的时候依然不敢在我父亲面前嘚瑟,但是又忍不住那份衣锦夜行的孤寂。

于是跟我说,大侄啊,你叔现在不得了了,整个长江以北!所有奔驰!油罐!重卡!10辆!最少有7辆!是你叔叔我的!

啧啧。。。

老玫瑰了。

嗯,说一个同辈的。

同学,特内向,父亲老转兵,以前部队养猪的。他妈的哥哥是我们这边职工,阴差阳错一家人从河北来到我们院,一家人过去一直很。。。没有存在感。

这同学大学回了石家庄的军校,毕业之后又老老实实回来上班了。

结果中间有几年效益不好,找了个媳妇,家里又是养猪的。

正好,强强联合,老带新。

那是差不多11年的时候,后面的不用讲了吧?

也就七八年功夫。

最后说说我,破产之后投艾厂,看不下去行业的造假氛围,自己借支付宝的钱弄了两箱货,就算是品牌创始人了。

刚开始一个月半价卖,求人试用。卖了500,挣了70。

结果有客户在贴吧让我写点东西,就写了。

结果第二个月,忽然有个苏州的电话打过来,约我见面。

闲着也是闲着,见呗。

那哥们拉着拉杆箱在城中村找着我,见面就是一根华子。

我当时真有点反应不过来。

后面一顿唠,又带着他去了几个不同的厂看这些内幕。

最后跟我定了5万块钱货,挣了他2万。

那天我一边激动的给医生哥分钱,给当时我住的那家哥们分钱,给媳妇分钱,最后2万自己就留了3000,还了支付宝当月和下个月的钱。

然后还去巷子口吃了一碗25的加羊肉的烩面。

掩不住的激动。

比我当年一年挣六七百万都兴奋。

所以,在我的认知里,大部分时间,人都是在熬。

如果真的机缘到了,发财确实很快。

只不过毕竟暴富的样本很稀缺,不是特别有代表性。

大部分人,还是要穷一辈子的。

总要有人穷的,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人都是熬,机会来了也就赚到钱了,机会没来,那就熬着,反正都穷,只要自己努力呗,就行了,努力过好生活,有机会就赚大的,没机会也让自己平衡努力和放松,有时候也挺好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