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技术工人再次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
截至目前,经由全国总工会推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技术工人已达20人
一线技术工人再次荣登国家科技进步奖榜单——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李鸿完成的项目《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悉,这是在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开展的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的基础上推荐获奖的项目。
李鸿申 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针对隧道复合地层掘进施工迫切需要解决的掘进效率低、稳定控制难和环境影响大等三大业界公认的国际性技术难题,自主开发了“去泥饼”“控沉降”“防污染”三大掘进施工新技术,突破了在世界范围内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建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在饱和软土地层变形从厘米级到毫米级的跨越,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工程泥浆及渣土生态化利用。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经应用在全国10条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出生于1963年的李鸿以“工匠精神”扎根隧道事业38载,建成了包括国内第一条超大直径盾构穿越长江隧道在内的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11项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工程,成为该领域的技能型首席领军人才,为国产盾构推向全国、走向国际市场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曾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十大杰出技术能手、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市政行业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据悉,自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首次设立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类评审组以来,截至目前,经由全总推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技术工人已达20名,分别为:
热烈祝贺!
由全国总工会推荐的
《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
项目获得
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由来自上海隧道工程公司的
李鸿完成
李鸿
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十大杰出技术能手、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市政行业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鸿以“工匠精神”扎根隧道事业38载,建成了包括国内第一条超大直径盾构穿越长江隧道在内的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11项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工程,成为该领域的技能型首席领军人才,为国产盾构推向全国、走向国际市场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他申 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该成果针对隧道复合地层掘进施工迫切需要解决的掘进效率低、稳定控制难和环境影响大等三大业界公认的国际性技术难题,自主开发了“去泥饼”“控沉降”和“防污染”三大掘进施工新技术,突破了在世界范围内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建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在饱和软土地层变形从厘米级到毫米级的跨越,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工程泥浆及渣土生态化利用。
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经应用在全国10条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人物盘点
(2006-2019)
经全总推荐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线工人
2006年
王洪军
2006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洪军凭借发明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获奖。“出手慢、匀速行、回手快、力集中”,是王洪军归纳的“车身缺陷检查12字诀”。他还总结出边缘坑、波浪、压痕等不同缺陷的各种整修方法,并把自己掌握的整修技巧进行整理、归纳,创造出47项123种实用又简捷的轿车车身钣金整修方法。
2007年
杨建华
2007年,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杨建华研究成功“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并投入生产应用。这项技术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完成了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新,他因此被称作“中国焊接机壳拼装制造第一人”。
2008年
代旭升↑
赵林源→
代旭升 赵林源
2008年,中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高级技师代旭升和中油抚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赵林源同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代旭升成功研究出的“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结束了套管气回收的难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避免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赵林源凭借“机械密封技术”获奖,他曾创下新的机械密封使用记录:新密封件被安装到装置上可以使用6年以上。
2009年
王康健
许杏桃
王康健 许杏桃
2009年,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康健获奖的“高速冷轧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技术”,就像是在轧机出口安装一双“火眼金睛”,填补轧机缺陷在线检测的空白。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许杏桃获奖的“供电 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电 传统的无功电压控制方式,每年创造的效益价值10亿元。
2010年
李斌
郭晋龙
李斌(2019年逝世) 郭晋龙
2010年,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高级技师李斌、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电气维修高级技师郭晋龙一同登上领奖台。他们获奖项目分别是“高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他们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实用性强,推广应用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2011年
高森
2011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高级技师高森凭借“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获奖。该机器人具有带电作业、自动跨越障碍物、强电磁场下抗干扰性能和巡视清除异物功能4个技术创新点,解决了长期以来超高压线路需要停电清理异物的难题,填补了机器人强电场环境作业等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把工人从繁重、危险的高电压环境中解放出来。
2014年
田明
王进
田明 王进
2014年,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高级技师田明和国 山东省电力检修公司送电线路技师王进同时获奖,他们获奖项目分别为“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的研制与应用”“±66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
田明团队完成的项目,系统解决了油田井下作业的5项行业难题,不仅在国内得到应用,其部分技术已在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推广,直接间接创效过亿元。王进领衔的创新成果则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仅在山东省推广近3年,就减少线路单极停电145小时,多供电量2.9亿千瓦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8亿元。
2015年
白伟东
2015年,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白伟东,凭借“异形承载木梁拼板制造技术与应用”项目登上领奖台。这个项目共研发木构件加工设备25台套,尤其是采用指接技术、空心技术,可节约木材30%以上,填补了国际空白。
2016年
朱洪斌
2016年,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朱洪斌,凭借其开发的“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油中气体检测技术及应用”获奖。通过围绕油中气体检测的仪器校准、样品采集、油气分离、色谱分析等全过程开展体系化创新,将同一化验室检测平行误差由10%减小到2%,不同化验室检测比对误差由20%减小到5%,实现了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及时、准确诊断。“现在,变压器油中即使有一百万分之一的气体,我们都能检测出来。”朱洪斌说。
2017年
黄金娟
洪家光
黄金娟 洪家光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黄金娟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女性工人登上了领奖台,其完成的《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来自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高级技师洪家光凭借研发《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项目成果,同样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
罗昭强
王曙群
罗昭强 王曙群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调试高级技师罗昭强完成的《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和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完成的项目《航天超细直径小腔检漏管路制造技术及推广应用》,同时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
何光华
潘从明
何光华 潘从明
何光华,国 无锡供电公司电缆专业技能专家。针对高落差环境下高压电缆施工极易造成损伤引发故障的世界性难题,何光华在生产一线19年的工作中,摸索出的“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实现了高压电缆的无损施工,对保障高压电缆工程质量、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潘从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冶金高级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贵金属冶炼领军人才。凭借着“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潘从明一举斩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祝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