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机长,一个筑梦蓝天的至高荣誉

提起机长,能联想到的关键词是“专业”、“严谨”、“责任”、“安全”。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令人踏实放心的背后他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在从事飞行的每一分每一秒里,他们都践行着对生命和安全的至高承诺。

民航飞行员是民航事业的主力军,是航空公司的核心人才队伍。东航一直致力于加强飞行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了飞行员技能的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注重飞行队伍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精神的塑造,致力于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飞行队伍。目前东航在职飞行员超过8700名,其中上海地区飞行员超过2200名。东航还在业内首创“五星机长”评选。

“五星机长”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更是对机长飞行履历的有力肯定。“翱翔蓝天数十载,我心始终是少年”是很多五星机长职业生涯的生动写照。

小贴士 东东家机长的五个级别

01一星机长

成为责任机长后

累计安全飞行1000小时

02二星机长

安全飞行2000小时

累计安全飞行3000小时

03三星机长

安全飞行3000小时

累计安全飞行6000小时

04四星机长

安全飞行3000小时

累计安全飞行9000小时

05五星机长

(更换“五星”飞行胸章)

安全飞行4000小时

累计安全飞行13000小时

在每次执行飞行任务前,都需要经过仔细核对计划、航路、天气、绕机检查、驾驶舱准备、等待上客等一系列相关事宜。五星机长们凭借扎实的技术、优秀的品质,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责任,保障了每一架航班的起落安妥。

从2012年以来已有超过800名飞行员入选“五星机长”。广大飞行员在飞行岗位上勇挑重担,争做当代民航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为万千旅客的美好航空出行提供坚固保障。

他们有些是曾服役过的空军战士,后投身民航贡献一生;他们有些是战“疫”的温情硬汉,冲在一线运输防疫物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五星机长。

“起落之间见天地,一杆一舵护平安”让我们来倾听五星机长的故事——关乎责任与热爱。

殷全根

逐梦蓝天谱华章

随着MU2806航班(成都—南京)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安全降落,东航五星机长殷全根完成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告别驾驶舱,殷全根机长缓步走下舷梯,向机坪上迎接自己的同事们挥手致意。在鲜花和祝福声中,这位即将光荣退役的机长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大家,让我41年的飞行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殷全根出生于1959年6月14日,1978年,年轻的他第一次飞上蓝天,1979年3月在第十四航空学校(民航飞行学院)正式走上领航教员岗位,1984年进入东航。

凭借认真细致,严谨严肃的工作作风和精湛高超的驾驶技术,殷全根41年里已经累计飞行了25500小时,相继运行过运7、福克100、A320系列等机型,为民航事业发展贡献出了所有的青春年华。

殷全根曾成功处置过发动机启动故障、通讯系统故障,成功处置因对方飞机飞错高度导致的飞机碰撞危险、低空风切变和起落架液压油渗漏等情况,用认真细致的准备和检查,用一杆一舵、一起一落,守护着飞机和旅客的安全,捍卫着职业飞行员应有的荣誉和担当。

丁南明

在平凡中追求完美

丁南明机长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功勋飞行员”,熟悉他的人都对他赞赏有加。想要成为一名“功勋飞行员”并不容易,必须要满足安全飞行26000小时,因此,“功勋飞行员”是民航飞行员的最高荣誉。丁南明已安全飞行超过28000小时,是为数不多的在飞“功勋飞行员”。

1994年,丁南明来到了东航。在41年的飞行生涯中他极少发生惊心动魄的事。印象比较深的是七年前,他飞济州岛时遭遇两次风切变。风切变是飞行中的“隐形杀手”,不可预见且破坏性强,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偏出跑道,重则不堪设想,后果非常严重。他临危不乱,果断复飞,再重新进近,最后将飞机安全备降到仁川。

还有一次,他从台北飞回南京,接近南京时天气不好,他果断选择备降杭州。他的理念是当断则断,一定不能犹豫,否则就会丧失时机,导致被动。

从副驾驶到机长,从教员到高级教员,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丁南明从铜质奖章、银质奖章、金质奖章、五星机长教员,到2018年获得了功勋奖章。

在丁南明看来,飞行工作并不枯燥,也不刻板乏味,相反,很有挑战、也很有趣,能让人从中获得成就感。他喜欢蓝天,喜欢翱翔在天地之间的感觉,每一次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他就会感到非常满足。

在平凡的日子和平凡的工作中尽力追求完美,这些铸就了丁南明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范义平

安全飞行使命必达

“没想到我这一飞,就飞了大半辈子。”飞龄40年,飞行时间25500个小时……在范义平的飞行生涯中,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全时段安全飞行。

范义平16岁参军,曾在长春空军航空大学(现已更名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学习飞行技能。

作为一名机长,范义平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十二年前的一个晚上,范义平执行温州至北京的飞行任务,在路过济南上空飞行高度为9000米时,窗外突然“嘭”的一声巨响,紧接着驾驶舱外左侧一片模糊。

根据他多年的飞行经验判断——外窗玻璃可能已破碎。为了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作为机长的他迅疾通知机组成员启动紧急预案,首先根据检查单采取紧急下降措施,降至较低的安全高度;同时,通知公司运行控制部门、空中管制部门、北京区调等单位,请求快速落地。随后,在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良的飞行技术,他在左侧视线模糊的条件下,驾驶飞机在最短时间内平稳落地,保证了人机安全。

40载飞行生涯,范义平从领航员、安全员,到副驾驶、机长,再到机长教员。迄今,他累计安全飞行25500个小时、起降7500余次,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445圈,成为东航五星机长、民航飞行安全金质奖获得者。他说:“飞行没有别的诀窍,就是一切行为操作都要按照运行手册、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切不可带有逞强心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王怀宝

平安飞行四十年

王怀宝,东航“五星机长”、教员。1979年入伍人民空军,1994年转业至东航江苏公司,至今已安全飞行22700小时。刚到部队,开始飞行之前有跳伞的训练项目,不同于很多人第一次跳伞被教员“踹”下去,王怀宝站在飞机舱门后,没多想“嘣”的一下就跳下了飞机。他背了把伞,怀里还抱了一把备用伞,跳下时按教员的要求打开伞,做完这套动作后俯瞰大地,有一种别样的新奇感。

1980年5月28日,他终于如愿以偿,在空军第九航校第一次飞上了蓝天。从这一天开始算,王怀宝翱翔蓝天已逾40年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王怀宝带头飞运送救灾物资的航班,并带头捐款,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为此他获得了当年“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对待荣誉,王怀宝是淡然的。每次评先进,领导和同事推荐他的时候,他都会说,我年龄大了,荣誉给年轻人吧。他还说到,退休后只要身体允许、岗位需要,他愿意返聘,希望能为东航多作贡献。

程国华

活到老学到老

五星机长程国华曾是一名空军飞行教官,转业后来到东航,继续着他的蓝天梦。20年的铮铮军旅生涯锻造了他不畏艰难、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18年的民航飞行之旅历练了他敬天爱人、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累计安全飞行近20000小时,先后获评东航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五星机长”等荣誉称号。

程国华喜欢阅读、喜欢思考,通过将思考与实践结合,养成了他凡事从大局去看、从实处去做的作风。在部队担任飞行教官期间,他就十分注重学员的思想引导和作风培养,曾创造培训淘汰率“零”的记录。

进入东航工作以来,他在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学知识、提技能的同时,总是耐心帮助年轻飞行员共同进步,在他看来,飞行除须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诸如气象、电子、机械工程等众多学科相关知识,真正做到飞到老、学到老。

工作中的程国华非常严谨细致,但凡和他接触的同事,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在一次执行虹桥—成都航班途中,一位旅客突发心脏病,他率领机组及时施救,同时选择最近备降场与时间赛跑,病人最终转危为安挽回生命。他在感悟中写道,“既选择飞行职业,当潜心研悟飞行之道,虚心勤奋治致飞行之学,诚臻敬畏自己所侍之事,飞行中不急不躁莫浮莫骄,勤耕敏事慎行力求安稳”。

飞行生涯中,程国华对身上所负的职责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个机长都佩戴着四条杠的肩章,分别代表专业、知识、飞行技术和责任,尤其是最后一道杠,代表的是责任与担当。“只要飞上了这个航班,安全准点地把旅客送到目的地,这就是每个飞行员对四条杠的承诺。”因为这份承诺,他做到了每一个航班都“起落安妥”。

肖建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