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今日举行,表彰名单戳→

表彰大会现场(李东 摄)

表彰大会现场(李东 摄)

陈丽珍:七旬党员不忘初心热心公益献余热

指导启智学校孩子们学习,探访独居长者,到残疾人康复中心教残疾人简单的手工劳动……每周,75岁老党员陈丽珍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都是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活动。

从乡村老师到助残奶奶,陈丽珍坚守初心,以“教师”身份为群众服务,热心公益。年轻时,陈丽珍投身乡村小学,由于当时教育环境落后,她几乎承担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奉献青春热血;退休后,她转身成为三水志愿者,心系残疾人、独居长者,专注培训、教育残疾人,积极发挥余热。

陈丽珍/部门供图

1999年,陈丽珍从教师岗位上退休,转身成为了三水区工疗站的志愿者。该工疗站是三水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前身,专门培训残疾人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

那时,该工疗站设备简单、人员缺乏,陈丽珍每天都到该工疗站进行志愿教学,与在岗工作无异。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陈丽珍改编粤语小调或自创童歌,带领孩子们唱歌,引导他们开口说话。20年来,陈丽珍创作的助残歌曲超过30首。

如今,随着工疗站设备逐渐完善,专业教导人员越来越多,陈丽珍的志愿教学任务减轻了。可闲不下来的她又加入常青服务队和“长者安乐窝”行动,为有困难的长者提供帮助和服务。

20年来,陈丽珍一直坚守志愿服务一线,几乎从不缺席。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但受年龄限制无法到一线参与,便发挥优势创作了一首歌曲——《抗疫保安康》,向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老年人宣传防疫的重要性。

“我不会忘记党员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陈丽珍说,只要我还走得动,就继续做下去,尽己之力帮助更多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温怡彰:带头技术攻关打破国外垄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温怡彰便是技术引领的旗帜。

2003年,温怡彰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入职恒力泰。15年来,他一直创优攻坚不畏难,冲在技术难题的最前线,勇担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温怡彰迎难而上,主动认领“硬骨头”。作为该项目试验样机研制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温怡彰和几名工程师熬了几个通宵,了解掌握新型机架的真实受力状态,完成了机架的缠绕应力测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样机研制成功,并达到预期目标。其团队还取得了多项新技术突破,其中“一种油缸总成和设有该油缸总成的液压成型设备”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并且很快推广应用到后续新产品上,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温怡彰发挥党员示范带头、引领指导作用,带领党员技术骨干团队,成立技术攻坚小组,成功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攻克解决了液压自动压砖机的主机疲劳寿命设计及砖坯变形协调分析、顶出装置精密填料、动梁高速运动控制和主缸精准施压等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2018年,恒力泰立项研发可生产3米以上陶瓷大板的成型设备,以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温怡彰带领技术攻坚小组,并肩拼搏了近370个日夜,设计讨论了10多个方案,完成1000多张图纸。2019年7月,HT3600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投产,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最大吨位的陶瓷砖成型装备,也是全球陶瓷砖领域传统模具成型类最大吨位的成型装备。

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入行15年来,温怡彰深耕陶瓷压机研发,以年均获专利超3件的速度,持续创新液压自动压砖机。另外,荣获市级以上科技奖等10余项。

温怡彰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开展技术传帮带,不断为企业创新发展聚强红色力量。“我会继续加强学习、突破自我,希望能为行业、为佛山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温怡彰说。

梁德标:14年初心不改带领村民致富谋幸福

“40年前看小岗,40年后看大岗”,这既是广东省委组织部在调研三水区乐平镇大岗村基层组织建设时的期许,也是该村党委书记梁德标一直以来的工作目标。

从2007年起,梁德标连续四届当选为大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期间担任过全国、市、区、镇等各级人大代表。多年来,他坚持公心为民,推动了大岗村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在群众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也先后荣获了省、区、镇优秀党组织书记等称号。

“发展才是硬道理。”梁德标总是千方百计谋发展,做村民们的致富带头人。多年来,他引入科技和人才,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科技化、精品化种植,并率先开展高档鱼养殖培训,引入优质农业科技公司探索土地集约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土地价值和单位产出率,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从2017年至今,大岗村的鱼塘产出从每亩700元提高到2300余元,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如今,梁德标在村里全面推进“农户+农副产品+超市”的经营,实现村民的农副产品直供超市、学校,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下,梁德标积极推动禾安村大同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梁德标还常常将“村中无小事,事事要关心”挂在嘴边,一有空便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困难。上任以来,他总是事无巨细做好民生服务,做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几年前,在梁德标的倡议下,大岗村委会成立了慈善扶助基金会,向老人发放福利金,提供老人保险金、全民保险金、学生意外保险。2017年,大岗村还为村里每位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平安手机”,开通24小时专线电话。目前,大岗村每年用于福利保障的支出接近村年集体收入1/9。

此外,大岗村党委不断深化村企共建,发动辖区企业和社会组织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推动企业参与村企共建,开展扶贫公益事业,形成企业履责、村组受益、群众受惠的共赢局面。

西南总商会党委:“一点红”到“一片红”激活“两新”组织红色动力

哪里有党员,就把党建阵地建到哪里。

当时,为了在民营企业打开党建工作局面,西南总商会党委通过鼓励企业壮大党员队伍,全力争取企业主等“关键人物”支持,强化指导服务,为在未成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尽快成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初心如磐,步履不停。西南总商会党委以陈绍初党建工作室为核心,在水都基地设立陈绍初党建工作室分站,在多个“两新”组织设立陈绍初党建工作室联络点,构建陈绍初党建工作室阵地 络,先后推动“党课下企业”“培训进企业”,创新主题党日活动1000多场次。

北江社区党委:“三单”精准对接资源推动城市基层善治

党员提出党史学习教育需求,在职党员有党课资源,社区党委从中精准对接,促成了三水区委组织部在职党员的接地气党课于“家门口”开讲。近日,西南街道北江社区党委促成了该服务清单,广受好评。

这是北江社区党委落实“三单”管理机制的缩影。北江社区成立于2019年7月,人口约8万,社区党委辖下共有8个物业小区党支部,党员145人,党员楼长339人,在职党员978人,人口众多,红色资源丰富。

北江社区一个住宅小区里,在职党员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部门供图

为了提高党组织统筹资源、服务党员群众的水平,北江社区党委探索实施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三单”管理,通过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匹配,系统性回答“谁来提供服务、为谁提供服务、如何提供服务”,实现资源有效统筹、需求有效对接、服务有效落地,初步构建起以“三单”管理为核心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体系。

在制定“三张清单”、明确“三单”管理的内容及其流程的基础上,北江社区党委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机关党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机制,以及社区党组织统筹实施惠民政策机制三个机制,搭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长”三级党建 格,打造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北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三级阵地,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搭建和畅通了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响应机制和渠道,从而推动了社会资源互联共享、服务精准对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决策科学性。

据统计,2021年以来,北江社区党委收集常规性服务资源68项、党群需求39项、精准制定服务项目36个,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惠从党来”。

目前,“三单”管理城市党建模式获得多方肯定并推广。2020年9月,佛山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在北江社区召开,“三单”管理城市党建模式在会上得到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在同年广东省第八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上,在北江社区率先推广的“三单”管理工作经验项目获得该大赛优秀作品奖。

表彰名单

点击查看大图

审校:陈文钰、李颖、麦丽敏、刘丹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