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塔财经》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财经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恒立液压
公司股价闪崩跌停,半天人均亏损16万。此“锅”来自“定增”还是“机构跑路”?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2月9日,恒立液压(601100.SH)开盘 77.08元,截止10时34分,该股跌9.43% 69.71元,逼近跌停板。
【科普】
恒立液压主营高压油缸、高压柱塞泵、液压多路阀、工业阀、液压系统、液压测试台及高精密液压铸件等产品研发和制造。
公司实控人汪立平,已多年稳居江苏省常州市首富之位。
【解读】
恒立液压股价闪崩,人均约亏16万。证监会还在审查公司定增,结果仍需观望。市场基本面不佳,或将引发机构调仓换股行为。
截至2月8日,恒立液压的收盘市值为1006亿。截至9日午间,恒立液压市值蒸发100亿,按公司最新6.1万股民计算,相当于人均亏损16万。
对此,有股民将矛头指向公司定增,称“这个价位定增发不出,没人认购,所以就砸盘”。
2021年9月,恒立液压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拟进一步加大公司在通用泵阀、非标油缸以及电动缸等新领域的布局。同年11月,恒立液压发布公告称定增申请获证监会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日前公布的2021年12月工程机械销售数据来看,国内工程机械销售情况仍不容乐观。12月全国共销售各类挖掘机约2.40万台,同比下降23.8%,其中国内销售1.54万台,同比下降43.5%;12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8857台,同比下降21.2%,国内市场各类装载机销量6316台,同比下降26%。
基本面数据下行,业内人士认为恒立液压公布的年度业绩或许难超预期。
最近22家机构对恒立液压2021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27.84亿元。而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19.22亿元,也就是说要达到市场预期四季度公司业绩需要“爆表”实现9-10亿元,目前看,或许难以达到机构预期。
恒立液压作为基建大龙头,是机构集中抱团品种。截至2021年3季度,共计58家基金、2家QFII、1家信托等66家机构持股公司11.44亿股,占流通盘比例高达87.65%。
所以,基本面数据不乐观情况下,也容易引发机构间一致行动调仓换股的行为。
【相关公司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1.8亿,同比增长34.9%;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同比增长34.9%;每股收益为1.52元。
2、赣锋锂业
公司持股的澳洲Mt Marion锂辉石项目将扩产。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2月8日,赣锋锂业(002460.SZ)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约定由PMI向公司提供其在Mt Marion锂辉石项目包销的锂辉石,并由公司加工为双方约定的锂化合物产品,且由公司负责销售。近日,公司接到RIM的通知,RIM的管理层正在考虑通过生产工艺优化以及开发接触矿种的方式对Mt Marion锂辉石项目的产能进行技改扩建,扩建项目初步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投产,预计原产能规模将增加10-15%,另外将新增加接触矿种产能,预计将额外增加10-15%产能规模,具体扩大规模视工艺优化结果及接触矿种实际情况而定。
【科普】
锂辉石用于提取碳酸锂。
碳酸锂、氯化锂、氢氧化锂等锂化合物都属于所谓“锂盐”。碳酸锂是锂电池产业链最上游的原材料,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
【解读】
Mt Marion扩产或将有效提高赣锋锂业的碳酸锂产能和公司营收。
赣锋锂业目前持有澳洲Mt Marion锂辉石项目50%的权益。投资者根据2月8日的公告测算,Mt Marion将扩产20%-30%,其中10-15%的产能于2022年下半年投产。
20%-30%的产能合8-12吨精矿,折合碳酸锂当量1-1.5万吨。
2月8日,碳酸锂均价 38万元/吨,以此价格计算,1-1.5万吨碳酸锂价值38亿-57亿元。
按照赣锋锂业目前持有Mt Marion锂辉石项目50%的权益计算,Mt Marion扩产或将有效提高赣锋锂业的碳酸锂产能和公司营收。
截至2021年12月,赣锋锂业电池级碳酸锂产能为4.3万吨/年。2021年前三季度赣锋锂业营收70.54亿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赣锋锂业预计2021年净利润48亿元-55亿元,同比增长368.45%-436.76%。
3、嘉元科技
公司拟与宁德时代合作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2月8日,嘉元科技(688388.SH)公告,公司拟与宁德时代(300750.SZ)共同在梅州市梅县区投资设立广东嘉元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公司拟出资4亿元,占嘉元时代注册资本的80%;宁德时代拟出资1亿元,占嘉元时代注册资本的20%。本次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为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项目建设的投资金额较大,其余所需资金将通过合资双方自有或自筹资金予以补足。
嘉元科技称,铜箔极薄化将成为未来主流发展方向,公司紧抓下游市场发展发展方向,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以6μm及以下高性能极薄铜箔为产品定位,是公司参与未来高端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
【科普】
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辅料之一。
【解读】
该项目会大大提高嘉元科技的电解铜箔产能。铜箔是锂电负极集流体首选材料,正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扩产建厂的时间周期大概是1年半,目前业内企业纷纷扩产,机构预测2023年或出现产能过剩。
2020年嘉元科技拥有铜箔产能2.1 万吨,目前嘉元在广东、山东、江西、福建等多个基地在建、规划产能超10 万吨。本次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10 万吨产线,使得公司产能扩张再次提速,规划总产能超过20 万吨,全部建成后公司权益产能超过20 万吨,规划产能总量与未来产能释放速度均为业内最快的公司之一。
此前,2021年12月9日,嘉元科技即发布公告称与宁德时代签订了《合资经营投资意向备忘录》,对应年产10 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建设。2月8日的公告是去年12月披露的意向备忘录的落地。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大幅拉动了对锂电池的增量需求。铜箔是锂电负极集流体首选材料,因为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爆发, 锂电铜箔的供需关系呈现偏紧的格局。
华创证券认为,2021年-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总产量为36.8/49.7/65.9 万吨,总需求量为34.6/49.2/67.3万吨,供需缺口为 2.16/0.5/-1.43万吨。华创证券预计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铜箔供需进入紧平衡状态,短期内具备相对刚性的供给端将无法满足动力电池需求快速上涨带来的缺口,其中6μm及以下产能或为供需最为紧缺环节。
除了科创板上市的嘉元科技外,目前国内锂电铜箔行业主要参与企业还有诺德股份、超华科技、铜冠铜箔、灵宝华鑫、中一股份等。其中,诺德股份和超华科技在主板上市,铜冠铜箔刚登陆创业板,中一股份在新三板上市。
由于需求景气,近年来,多家企业纷纷扩充产能:
2021年6月,诺德股份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2.88亿元,用于青海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惠州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按照计划,上述两建设项目将新增铜箔产能约2.7万吨。
1月27日上市的铜冠铜箔拟使用IPO募集资金8.2亿元,进行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的建设。此前铜冠铜箔的总产能为2万吨,此番上市后,公司产能即将翻番。
中信证券研 认为,对锂电铜箔未来供应过剩的担忧是当前铜箔板块的主要矛盾。我们预计锂电铜箔的产能跃升将在2023年出现。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扩产建厂的时间周期大概是1年半,若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率,大概2022年年尾或是供需关系的拐点时刻。2023年产能过剩将会是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嘉元科技单季度主营收入7.82亿元,同比上升103.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亿元。
4、文投控股
二连板文投控股:冬奥衍生品销售非公司主要业务。
【概述】
开年以来,文投控股已经连续两天涨停。
【科普】
根据交易所规定,个股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股票交易被中国证监会或者交易所根据有关规定认定为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应当于次一交易日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解读】
北京冬奥会特许生产商共29家,特许零售商总计58家。文投控股是北京冬奥组委特许生产商及销售商,具有贵金属、工艺品和陶瓷三大品类的冬奥衍生产品特许生产权,同时拥有冬奥全品类衍生产品的特许零售权,获得了官方的盖戳认证。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催生出了一个新晋“顶流”——冬奥吉祥物“冰墩墩”。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虎年春节消费趋势 告》显示,2月4日当天有超过百万人涌入奥林匹克天猫官方旗舰店,关于冰墩墩的周边产品,如钥匙扣和纪念徽章等都是被瞬间秒空。线上“一墩难求”的情景持续至今,目前点进相关的商品页面,均处于预售中,没有现货。
爆红的冰墩墩利好了身处供给端的数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元隆雅图、文投控股都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文投控股并未披露此次冬奥会所带来的直接受益,但根据其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亿元到-4.2亿元,这一数字较2020年同期34.63亿元的亏损额大幅减少。业绩明显转好,冬奥会和冰墩墩或许功不可没。
不过冬奥会引发的热潮再汹涌,终归只是一段时间的狂欢。可以预见的是,当2022年2月20日冬奥会结束时,人们的热情会逐渐退去,周边的衍生品市场也会随之降温。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文投控股单季度主营收入1.11亿元,同比上升2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350.13万元,同比上升47.34%。
5、金地集团
公司1月实现签约金额149.6亿元,同比下降38.36%。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2月8日,金地集团(600383.SH)公告,2022年1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5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87%;实现签约金额149.6亿元,同比下降38.36%。
【解读】
金地集团1月销售大幅下滑。实际上,1月国内楼市销量再次大幅下行,土地市场再遇冷。不过,机构认为,在“稳增长”背景下,政策预期更加强烈。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1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同比下降23.1%至61.8亿元。
土拍市场也不行:2月2日,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 告显示,深圳、苏州、宁波和无锡三轮集中土拍开启,土拍热度均低于二轮,1月份溢价率再创历史新低为23%。
国泰君安认为,地产下行惯性还在,2022年1季度地产投资有转负可能。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认为,稳增长仍是2022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国泰君安表示, 相比于政策落地,政策预期变得更加强烈,目前政策需要从支持房企的并购贷款、到支持居民购房去转变,预计仍然会有因城施策的政策出台。
为激发楼市各主体的活力,新年来多个城市出台鼓励住房消费的新政。1月27日,安徽省发文称,鼓励购房领域降低首付,成为全国首个明确鼓励降低购房首付的省份。
中指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行业政策环境改善预期进一步明确,资金、政策端等均将发力,释放居民住房需求潜力,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各地落实因城施策,楼市调整压力较大的城市,仍将加强对首套及二套住房的信贷支持。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金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6.10亿元,同比减少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4亿元,同比减少2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15亿元,同比减少28.21%。
免责说明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