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第50期|11月过会率创新低,传统车企竞相分拆上市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孙沐霖

这38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上会被否,分别为梦金园、华泰永创、菲仕技术、正和科技、才府玻璃,2家企业被暂缓表决,分别是百合股份、宣泰医药。其余31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为81.58%,创年内新低。

从板块分布来看,这38家企业中,有23家来自科创板,分别是思科瑞、经纬恒润、思林杰、赛微微、好达电子、菲仕技术、华秦科技、科捷智能、禾川科技、峰岹科技、德龙激光、坤恒顺维、仁度生物、荣昌生物、宣泰医药、格灵深瞳、臻镭科技、普源精电、中触媒、和元生物、东微半导、莱特光电、纳芯微;有8家来自创业板,分别是国能日新、华泰永创、瑞泰新材、中亦科技、海看 络、华新环保、海诺尔、华康世纪;有3家来自上交所主板,分别是百合股份、汇通建设、中国移动;3家来自深交所主板,分别是梦金园、正和科技、才府玻璃;还有威博液压1家来自北交所。

二、每月IPO热点

【A股】

【上汽集团拟分拆捷氢科技至科创板上市】

上汽集团(600104.SH)11月25日晚间披露公告,拟分拆子公司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本次分拆上市完成后,上汽集团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捷氢科技的控制权。捷氢科技是上汽集团深化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业务能力建设的关键载体,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2019年度,捷氢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净利润-3370.1万元;2020年度,捷氢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净利润-9305.84万元,2020年末净资产约为4.32亿元。(证券时 )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广汽埃安拟明年完成混改并择机IPO】

【字节跳动IPO进程或受影响】

“其实早在今年春节时,抖音做的那波投放就没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位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今年以来,抖音等相关业务增长明显放缓便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主要是短视频目前国内用户数量的天花板已经在这了,依靠强营销打造起来的抖音,肯定存在边际效益递减。”不过,令字节跳动忧心的事情还不止于此。由于迟迟无法上市,公司在今年承受了来自投资人的巨大压力。“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来,字节跳动整体的估值已经大大缩水,此前的教育、游戏等板块均收到了巨大冲击。”一位市场人士透露称,目前在外部股权市场上,公司估值已较前期高值接近腰斩。(上证 )

【估值200亿,老乡鸡拟冲刺深交所主板,有望成为国内中式快餐上市第一股】

安徽证监局官 获悉,在一份“安徽辖区拟首次公开发行公司辅导工作基本情况表”中,赫然出现了中式连锁餐饮品牌——老乡鸡的身影。文件显示,老乡鸡已于今年9月底与券商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冲刺深交所主板IPO,有望成为国内中式快餐上市第一股。(投资界)

【酷家乐母公司群核科技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融资,将赴香港IPO】

酷家乐母公司群核科技正在考虑从美国改道香港上市,且投资人近期追加了2亿美元的投资,主要由老股东加注跟投。此前,群核科技已于6月底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准备以“全球3D云设计第一股”登录海外资本市场。(科创板日 )

【银行IPO申请受理“空窗期”近17个月,仍有12家银行排队候审】

对于银行A股IPO来说,2021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截至目前,年内已有4家银行完成A股上市。曾排队5年之久的兰州银行也于9月份闯关成功。目前仍在排队候审的12家银行均处于“预先披露更新”阶段,均已参加抽查抽签或现场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7月份以来,竟然没有一家银行的A股IPO申请获受理,银行申请A股IPO的受理“空窗期”已近17个月。(证券日 )

【禁止金融、房地产企业在北交所上市】

【旗下准时达明年在港上市?鸿海回应:准时达尚无IPO规划】

针对“鸿海(富士康)旗下物流公司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考虑最快2022年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寻求进行上市前融资”的消息,鸿海科技集团25日晚表示,“准时达目前尚无IPO的规划”。此前 道称,准时达估值最高40亿美元,该公司寻求在上市前先融资3至4亿美元作扩张之用。准时达正评估明年下半年在港上市的可能性,但评估仍处于早期阶段,仍未作最终决定。(财联社)

【中国移动IPO过会!三大电信运营商将“会师”A股】

【港股】

【传合众新能源考虑在香港IPO,筹资10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合众新能源汽车(哪吒汽车)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筹资约10亿美元,加入了众多考虑在香港上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行列。知情人士称,合众最早可能于明年在香港IPO,当前正在与顾问们进行合作。另外,据称威马汽车也计划在香港进行IPO,可能筹集约10亿美元资金,最早将于明年进行。

知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的筹资规模和时机等细节尚处于初步讨论阶段,仍有可能改变,最终也有可能决定不推进香港IPO计划。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公司寻求明年在香港上市。据彭博社 道,由红衫资本中国基金支持的零跑汽车也正与银行合作,计划最早于明年在香港进行IPO,同样筹资10亿美元。(盖世汽车)

【龙湖集团据悉拟分拆物业IPO】

据市场消息,龙湖集团(00960.HK)考虑让物业管理子公司进行至多 10亿美元的IPO。据官 ,龙湖智慧服务作为龙湖集团六大主航道业务之一,成立于1997年。作为备受肯定的优秀物业管理企业,龙湖智慧服务连续12年客户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在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物业服务卓越榜中,龙湖智慧服务摘得物业服务企业TOP50第四名。(新浪财经)

【万科分拆万物云上市,估值或达2000亿】

11月5日晚间,万科公告称,拟分拆所属子公司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物云”)到香港联交所上市。截至公告日,万科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万物云62.889%股权。今年上半年,万物云录得营业收入103.83亿元,营业利润10.43亿元;同期,碧桂园服务的营收为115.6亿元。万科表示,目前万物云在住宅服务、商写服务、城市服务三方面均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公司认为上市时机成熟,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下一步将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华尔街见闻)

【 易云音乐启动港股IPO,高估值引发市场热议】

11月23日, 易云音乐宣布启动港股IPO,发行定价区间为每股190港元至220港元,以此估算, 易云音乐上市后的估值将超395亿港元。据 易云音乐招股书,2021年前三季度 易云音乐的月活用户数为1.84亿。截至11月22日收盘,腾讯音乐的市值为128.97亿美元(约为1013亿港元)。这意味着在体量不到腾讯音乐三成的情况下, 易云音乐的估值已达到前者四成左右。在业界看来,市场之所以给出如此高估值,版权壁垒被突破和 易云音乐“社区”是两个考量因素。(上海证券 )

【卫龙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冲刺“辣条第一股”】

据港交所消息,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已通过上市聆讯,卫龙此次从重新递表到通过聆讯只用了两天时间。此次聆讯通过意味着卫龙离“辣条第一股”更近一步。据港交所文件显示,卫龙计划集资1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中金以及瑞银为联席保荐人。卫龙方面表示,此次IPO募资将用于扩大和升级企业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

卫龙创办于1999年,是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食品企业,主营产品包括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与其他制品三大类。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告,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相对分散,卫龙的市场份额为5.7%,排名第一。在销售模式上,卫龙依然是一家传统企业。近三年来,线下渠道贡献了其超过90%的销售收入。(21世纪经济 道)

【顺丰同城:拟通过香港IPO发行1.31亿股H股,发售价不超过每股17.96港元】

顺丰同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通过香港IPO发行1.31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股份1311.82万股,国际发售股份约1.18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发售股份17.96港元,预期将于2021年12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36氪)

【Keep计划明年1月递交招股书,最早有望5月上市】

运动科技公司Keep计划在2022年1月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并有望最早在5月完成上市进程,不过在内部认为更加符合预期的时间是8月。对于此消息,Keep方面未给予明确回复。一位知情人士表示,Keep原本寻求赴美上市,并希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IPO,但随后由于环境变化,许多寻求赴美上市的科技公司暂缓了上市进程,Keep也是其中之一。今年10月底,Keep重启了上市的准备工作,寻求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预计在1月交招股书,在获得相应审批后,最早有望5月上市,不过内部的预期是在8月实现IPO。”该人士说。(新浪科技)

微博在港交所公告称,将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1100万股股份(包括550万股新股份及550万股销售股份)(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其中香港发售股份110万股,国际发售股份990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11月29日至12月2日招股,预期定价日为12月2日;公开发售价将不会超过每股香港发售股份388港元,预计A类普通股将于12月8日正式开始在港交所买卖。(36氪)

三、每月观察:过会率创年内新低,传统车企竞相分拆上市

今年8月至11月,IPO过会率持续下降,11月IPO过会率更是创年内新低达81.58%。被否企业分别为梦金园、华泰永创、菲仕技术、正和科技、才府玻璃,其中,梦金园和才府玻璃二次上会仍未获通过。

综合来看,这两家企业被否均涉及利益输送和财务真实性问题。时代商学院认为,鉴于利益输送和财务造假问题的严重性,但凡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疑点的IPO企业很容易被“狙杀”。

另外三家被否企业中,华泰永创被否的主要原因在于出资瑕疵和关联交易,菲仕技术被否的主要原因是募投项目合理性,正和科技被否的主要原因包括大客户依赖、毛利率畸高、产能利用率下降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传统车企对外透露拟分拆新能源业务上市。今年2月,吉利汽车集团CEO安聪慧表示吉利不排除会对纯电动业务进行分拆的可能。4月,长城汽车旗下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的董事长杨红新表示,公司计划明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6月,大众首席技术官Thomas Schmall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大众正在考虑将电池业务分拆上市。10月,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比亚迪半导体到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时代商学院认为,在市场对传统车企和新能源车企的估值存在巨大差异的背景下,将新能源业务分拆上市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运营资金,有助于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扩大产能,当传统车企新能源业务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分拆上市将成为最优选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