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2万多比进口货便宜1/3,镭速L574液压装载机遥控模型场地测试

图 vidct

液压工程机械模型是近10年来在欧美地区逐步流行起来的一种模型类别。它以极端的结构复杂性、像真性、可玩性、鉴赏收藏性,颠覆了人们对一般遥控模型和玩具的认知,深受追求极致体验的高端玩家的喜爱。

欧洲玩家在经过专门设计的场地里玩工程机械模型

在中国的工程机械模型制造商中,镭速模型可以说是在研发和制造方面均拥有领先优势的厂商之一。第一台国产8×8液压滚装自卸车模型就来自于该公司(5iMX评测室在去年对该车进行过详细评测)。而今次5iMX评测的L574液压装载机模型,也创造了一个“第一”,那就是第一台国产1:14.5比例液压装载机模型(在其他地方又被标注为1:15或1:16,其实都是指的同一种规格,目前行业定义有点混乱,大家只要知道比1:14小一号就可以了)。

镭速L574液压装载机模型又创造了一个中国第一

“1:14.5”这个比例是在欧洲工程机械模型领域最为流行的比例,这个比例之所以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它拥有人性化的比例尺寸:大小和重量适中。为什么这样讲呢?5iMX评测室在《L574初体验》这篇评测 告的开篇就阐述了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浏览。


镭速L574液压装载机模型外场测试【5iMX评测室制作】

虽然镭速L574液压装载机模型采用的是1:14.5比例,感觉上尺寸要小一号。但当我们把它和镭速1:14滚装车配合起来玩耍时,两台车的给人的整体视觉感受很协调。当然,镭速L574如果拿去搭配ScaleART的1:14.5工程车,理论上会更匹配。不过1:14.5这种比例的欧洲工程车模型可能不适应大多数“自然路况”。以本次评测所使用的场地来说,虽然看上去比较平坦,但对于1:14.5模型车来说就算得上是困难的道路,托底和磕碰的情况可能就会时有发生,一颗直径1厘米左右的小石子就可能阻碍车辆行驶。而用1:14这种比例的工程车在上面跑起来几乎不存在什么障碍。在欧洲地区,玩1:14.5工程车的场地通常都是人工打造的较为平坦且起伏较小的场地。

车轮直径足有11厘米

车轮宽度达4.5厘米

轮距仅15.7厘米

轴距仅21.7厘米

车身中部的离地间隙达4.8厘米

车桥最小离地间隙达3.3厘米

不过对于镭速L574液压装载机模型来说,这些路况对它都算不上什么严苛挑战,因为尽管它是1:14.5比例的车,但装载机的车轮尺寸天然大,直径足有11厘米;车轮宽度有4.5厘米;轮距15.7厘米;轴距21.7厘米;车身中部的离地间隙达4.8厘米;车桥最小离地间隙达3.3厘米。这些数据意味着该车拥有一流的通过性!应付一般的越野路面毫无压力。加上8.16公斤(不含电池时)的整备重量(此重量绝非一般塑胶玩具车能比),以及4.5厘米的车胎宽度,拥有良好的地面附着力。

镭速L574液压装载机模型拥有极强的通过能力,一般坑洼路面都能够很好的适应。

众所周知,装载机由于自重大、工作负荷大,都没有采用一般车辆上使用的减震装置。对于装载机真车而言,在公路上跑起来会有很明显的颠簸感。但在工地低速作业时,没有减震器的装载机则具有极好的支撑力。那么装载机是如何解决在不平整路面四轮贴地性问题的呢?原来,装载机的前桥与整个车身采用的是硬连接,而后桥侧采用了中央平衡摆臂结构,无论前桥带动车身如何摆动,后桥在摆臂行程范围内,都能使其能自然的与地面贴合。镭速L574装载机也同样采用了这种结构,四轮贴地性良好,在起伏较大的路面上,还能呈现出优美的扭腰姿态。

关于这一特性,您也可以通过5iMX制作的测试小短片来看到(见文首第2个短片)。

镭速L574属于轮式装载机,在国内又被称为铲车。轮式装载机的机动性能好,不破坏路面,操作方便,非常受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煤炭、矿山、水利、国防等建设领域的欢迎。轮式装载机适合对松散物料进行铲装和短距离运输,不适合对硬质物料进行挖凿作业。对于装载机模型而言,也拥有相同的特性。如果你要用镭速L574去铲装碎石或其他硬料,那就不适合,不仅无法顺利铲入物料,车轮还会打滑,整个作业都是无法顺利进行的。镭速L574和它的原型车一样,只能用于铲装松散物料,沙、土类物料是最为适合的。5iMX评测室在外场测试时,对这一特性进行了验证(后文详述)。

镭速L574是一台采用液压油缸驱动力臂、铲斗以及转向机构的装载机遥控模型,它的工作原理和真正的装载机一样。此外,它也拥有和真正的装载机相似的物理结构和内部构造。对于液压模型来说,除了要使用电池之外,还需要加注液压油。建议你使用上图所示的这种塑胶瓶来装液压油。在液压油的选择方面,厂家推荐使用标号为46号的液压油。这些材料在某宝上都十分容易采购到。

加注液压油的方法很简单,打开镭速L574的机仓盖,找到上图所示的位置,用一字螺丝刀拆掉接头A,螺丝孔B就是注油口。加注好油之后,把A接头装回去就可以了。接头A引出了一根油管,其功能是均衡油箱内外的气压,这个接头假如不安装它并不会影响正常工作,但不可以把螺丝孔B封死。

加注液压油要适量,加到油箱一半再多一点就可以了,多加无益(少加也不行),不要加满溢出来了。建议采用渐进方式分多次添加液压油,直到液压系统能正常工作。假如液压油加少了,油缸可能会不工作或工作不稳定,时而有力,时而无力;也有可能遇到当车身姿态发生变化时,油缸突然无力;或者液压转向机构单边卡死不回位(需要重启油泵才能恢复)。遇到这类情况,与液压油加少了有关。当我们添加足够量的液压油后,以上这些情况就没有再发生过。

添加完液压油后接上电池,待机器自检完成后,打开油泵旋钮或开关(可以在遥控器上自己定义),此时能听到油泵电机旋转的声音。如果要力量大,油泵电机可以开得快一点。但是如果油泵压力过大,有可能会爆管哦。不过据5iMX评测室打探到正式出售的商品都含有一个“泄压阀(又叫溢流阀)”,使用这个装置后就能避免爆管的情况发生。无论有没有安装泄压阀,力量大小都应当适可而止。

对于轮式装载机来说,松软的物料才适合铲装,例如:沙或软土。镭速L574并不适合铲装上面照片中的这类碎石,当然真正的装载机也不适合铲装这种类型的物料。那么假如把镭速L574拿去铲装碎石会出现何种情况呢?作为一个测试环节,5iMX评测室对镭速L574铲装碎石进行了测试。这些碎石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细碎,但其基底是大块的硬质石头,装载机的铲子是无法凿碎这些石头使其变成松软材质的。我们尝试了几次铲装碎石,效果不理想,铲装量很少,而且由于铲斗前面的碎石阻力极大会造成车轮打滑。

我们采用人工方式凿碎这些石头,使其成为看起来较为松软的材料。然而由于模型装载机自重有限(尽管有超过16斤的自重),应付这些碎石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5iMX评测室的结论是:镭速L574和其他真正的轮式装载机一样,只合适铲装松软物料。在这个环节的测试中,我们意外发现镭速L574的越野攀爬能力十分出色,游走于像上面照片中这样的烂路丝毫没有障碍,前后桥呈现出来的扭腰姿态也相当迷人。

值得一提的是,镭速L574的转向驱动方式也是由液压油缸来驱动的,而非车模上普遍采用的舵机驱动。这一转向驱动构造和真实的轮式装载机一致。刚开始操作时,需要适应一下,因为该转向机构不具有自回中功能,你需要打反方向来修正回来。据了解,欧洲几大品牌的轮式装载机模型的方向也不能自回中。

滚装自卸车,作为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工具,在工程建设领域使用得最为广泛。这次外场测试我们还请来了镭速8×8液压滚装自卸车来做嘉宾。虽然自卸车的比例是1:14,装载机的比例是1:14.5,要略小一号,但我们并没有发现二者在配合工作时有明显的比例不当问题。镭速装载机无论是配合1:14还是1:14.5的工程自卸车玩耍都是可以的。

铲装操作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第一步,将铲放平,略高于地表水平面。

第二步,往前行驶,将物料铲入铲斗内。

第三步,将铲斗由平放状态变成向上状态,使物料稳定的放置于铲斗内。

第四步,抬起装有物料的铲斗,并行驶到自卸车的货斗侧面。

第五步,将物料倒入货斗

液压模型的魅力之一在于观赏液压油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