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骆驼比马大——六个侧面带你解读马岛战争(上)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4篇文章

这是冷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上战争。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写的头条号,我跟很多人一样都遇到了选题的问题。前一段时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70周年,我国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活动。而阅兵中最让人激动的就是我国的辽宁号航母的受阅场景。中国做了很多年的航母梦,如今终于成真,中国国产的航母也正在进行海试,不久的将来也会交付海军使用。

我国的航母辽宁号,前身是前苏联的瓦良格号

今天先从离我们比较近的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海上战争说起,那就是马岛战争

英国的竞技神号航母,曾经参加了马岛战争

关于马岛战争,正可谓“前人之述备矣”,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分析的很全面了,而我作为一个半吊子军迷,对于军事方面的专业分析非我所长。那我就扬长避短,从这场战争的一些侧面给大家讲点跟这个战争相关的一些有点意思的事情吧。

01 是“马岛战争”还是“福岛战争”?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到底这个战争名字叫什么?

读者朋友肯定纳闷了,这还用问?你说了半天叫马岛战争了,难道这名字还有问题?

没错,这个名字很有问题,而且还是历史悠久的遗留问题。

马岛战争发生的地点,位于南大西洋的一个地理上属于南美洲的群岛,这个群岛在西班牙语里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后来阿根廷独立后继承了西语殖民地的称呼法,也叫做“马尔维纳斯群岛”,而在英国历史上一直称为叫“福克兰群岛”。我们现在称呼是“马岛战争”是按照阿根廷方面的叫法简称的,如果按照英国方面的叫法可能得叫“福岛战争”了。听到这里,日本那个核泄漏的福岛表示不服。

那么这个普通的小岛为什么会引起两国用两个名字命名,最后甚至动用两国军力进行一场武力对决呢?其实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是1592年,英国人第一个在笔记中记录了这个岛,于是英国人就认为“自古以来”这就是我们的。后来这个岛在英国和法国手里都占领过,大概18世纪中后期的时候,这个岛被西班牙人占领了,后来1810年左右阿根廷独立战争把西班牙人就赶跑了,于是这个岛就成为了英国的补给岛,从那时到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英国人已经在岛上生活了170多年了。

这也就是阿根廷跟英国他俩的主要分歧,阿根廷认为他是继承了西班牙殖民地的权利,对马岛有主权;而英国则认为自己是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回来的,再加上“自古以来”外带“事实占有”,这岛妥妥是我大英帝国的啊。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这个岛毕竟离英国本土太远了,算算足有13000多公里,离人家阿根廷也就700多公里的距离。英国二战后日渐衰落的国力,也不足以支撑英国养这么个远途补给基地。

所以英国人也是希望能够把主权还给阿根廷,只不过还有点拉不下大英帝国的面子来,所以希望处理方式能够渐进一点。所以英国和阿根廷针对马岛主权开展了一系列的谈判,阿根廷态度比较积极,英国方面进展比较缓慢。(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在南太平洋发现了油气田,所以英国有点反悔了。)

也许英国是真的希望采取一种渐进式的方式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把马岛的主权还给阿根廷,但是英国没想到,坐在谈判桌对面的阿根廷,已经快撑不住了。

此时阿根廷的总统,就是著名的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说他“著名”的原因就是这场战争。

阿根廷前总统加尔铁里

加尔铁里是军政府政变起家的军事独裁者,当政几年自己贪污腐败搞得老百姓民不聊生。阿根廷在1980年代初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民众开始起来要求加尔铁里下台。在跟英国进行马岛主权谈判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内忧外患的加尔铁里已经等不了了,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他必须得做点什么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于是武力攻占马尔维纳斯群岛成为了首选。

表面上看,形势对于阿根廷是很有利的,首先加尔铁里自己就是军人,其次英国离的那么远,想来国内也不会支持英国人跑过来跟阿根廷发生战争。这种情况下,只要阿根廷先下手为强,一口吞到肚子里谁还能让他再吐出来啊。这事一旦成功了,那我可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民族英雄了!加尔铁里沉浸在这样的美梦中,就直接带着自己所有的筹码跟英国梭哈了。

来吧,英国,难道你还以为你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吗?看看你原来的殖民地早都争相独立了,现在的你们还得跟着美国走,就你现在的快瘦死的骆驼一样的光景,你敢跟我赌吗?

其实加尔铁里有点做梦了,首先他虽然是个军人,可是他是工程兵出身不是真正上过战场打仗的军人,所以他其实并不会打仗也没打过仗。其次,他低估了英国,虎老雄心在,英国诚然也是美人迟暮,但是二战的时候德国把炸弹都投到伦敦了也没动摇了英国人抵抗的决心。区区一个阿根廷,真的能让英国人退出赌局吗?

加尔铁里拿着阿根廷的全国之力在赌,赌什么呢?赌的就是英国不会为了一个离本土万里之外的小小的岛而不惜跨越13000公里的距离对阿根廷开战。

1982年4月2日,加尔铁里下令出兵占领马岛。几个小时后,阿根廷军队占领了马岛,加尔铁里成为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这就好像香港的赌片里的场景:加尔铁里一把推出所有的筹码,得意的看着赌桌对面那个看起来有点瘦弱的女士:”怎么样?敢不敢跟啊?不敢就回家给你老公织毛衣去吧。“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对面那个看起来瘦弱的女士,抬起头,凌厉的眼神扫在加尔铁里脸上,微笑着说出两个字:”我跟!

加尔铁里赌桌对面的女士,就是著名的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而她接下来所做的决定,更是直接宣布了阿根廷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结局。

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在阿根廷进攻马岛的第二天,4月3日,英国就成立了战时内阁,随即迅速召集了一支规模相当庞大,基本相当于当时整个英国的军队的三分之二的特混舰队,由”竞技神号“(后面我会说说这艘航母,人送外号”百变星君“)和”无敌号“两艘轻型航母为核心,总计约两万多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跨越13000公里浩浩荡荡直奔马岛而来。

而一旦英国决定出兵,就意味着加尔铁里赌输了。

经过74天的战争,1982年6月14日,岛上的阿根廷军队向英国人投降,马岛战争毫无悬念的以英国胜利而告终。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被英国潜艇击沉,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大西洋搬运者号“运输船也被阿根廷空军击沉。英国赢得倒也没有那么体面,而英勇的阿根廷空军也为阿根廷军队保留了最后的面子。

战后,加尔铁里辞职下台,继而被审判和关押,2003年去世。而撒切尔夫人则如日中天,成为了”让大英帝国站起来“(卡梅伦语)的英雄。两人一胜一败,走向了各自人生的反面。

最后说到我们前面的问题,一场本来是英国胜利的战争,我国为什么要以失败国的叫法称呼这场战争呢?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们出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对阿根廷反帝斗争一点点暗暗的支持吧。所以在中国,这场战争,我们称为马岛战争。

战争本身就是这样,我们后面聊点战争中有意思的事。

02 航母:老骨头对阵软骨头

从我前面的介绍里,读者朋友可能会有跟我当初刚了解这段历史时一样的错觉:好像英国仗着有两艘航母,欺负没有航母的阿根廷,给他一顿暴揍。这个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阿根廷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阿根廷其实是有一艘航母的。

读者朋友心中一定一阵崩溃:啥?阿根廷也有航母?那有航母咋不用呢?是不是傻啊?那为啥没有看到航母对航母、舰载机对舰载机的对决呢?

请您暂消疑虑,其实阿根廷确实是有一艘航母来着,可是基本上就出来过一次,还没法起飞舰载机就回去了,后来就基本躲在港口里说啥也不出来了。至于原因还真不是阿根廷人傻,而是迫于无奈。这里先卖个关子,先聊聊英国带的这两艘航母,主要是人送外号”百变星君“的一把老骨头竞技神号航母。

刚完工的竞技神号航母

其实要说竞技神号是一把老骨头,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它建造的时间大概是在1942年左右,到1982年舰龄都40年了,可以算一把老骨头了。说不对是因为这艘航母后来又待机了35年,到2017年才正式退役。看来英国造的舰也跟英国女王似的,超长待机啊!

按照它这一生的长度来换算,马岛海战那会也就是它整体舰龄的中老年时代,正如同人类的四五十岁左右,还不能称上一把老骨头。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这艘航母的传奇。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它老人家被称为”百变星君“,一艘舰龄如此长的航母,其整个服役过程中必然是经过无数次改装,才能够保证它的待机。但是即使以这个标准来看,”竞技神号“的改装次数也实在是太多了些,究其原因,就要从它开始建造的时候说起。

可是正因为二战中大量旧船的 废才为竞技神号争取到了继续建造的机会,但是工程进度就别指望了,直到1953年才建造完成,1956年才入役。

但是!这里要加个但是!正是因为它建的长,所以说因祸得福赶上了一波世界航母建造技术飞跃的时期,英国人在漫长的建造中把很多新的技术都用在了这艘航母上。

所以这艘航母在竣工的时候就拥有了现代航母的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以及菲涅尔透镜助降系统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这三个名词,也有助于大家理解航母的构造。

斜角甲板是相对于直通甲板来说的。传统的航母起飞降落共用一个甲板,在喷气式飞机时代来临时就出现了很多降落的飞机跟停在甲板上准备起飞的飞机相撞造成爆炸的事情,后来就有了斜角甲板的技术。斜角甲板简单说就是把降落跑道跟起飞跑道做成两个跑道,夹角大概6~13度,这样飞机起飞和降落就可以进行分流。

蒸汽弹射器主要就是针对传统的液压弹射器来说的。对于喷气式飞机来说,液压弹射器是无法达到起飞的速度的。所以1951年英国人提出将航母的蒸汽与弹射器连接,继而达到弹射喷气式飞机的功能。目前除美国的”福特级“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外,其它各国的弹射器全部为蒸汽弹射器。

菲涅尔透镜就是一套通过光学帮助飞行员顺利降落在航母上的一套光学系统。1952年由英国人提出。

斜角甲板

结果后来随着舰载机越来越大,竞技神号仅仅才2.39万吨的排水量就带不了多少飞机了。英国人为了给竞技神号续命也是绞尽了脑汁。竞技神号中间就干过突击队航母(简单说就是运兵船)、直升机航母、甚至还干过反潜的活。真不愧是百变星君。一直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垂直起降的”海鹞“战斗机才算是救了竞技神号,竞技神号终于恢复了正儿八经载机航母的身份。

在1981年,英国再一次对竞技神号进行改装,此次改装拆除了蒸汽弹射器,将舰首甲板改装成了上翘12度的滑跃甲板。这一次改进,就正式树立了英国航母的”短距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的航母舰载机起飞和回收方式。这种方式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建造。

改装完参加马岛战争的竞技神号

前脚刚改装完,后脚马岛战争就爆发了。在战争过程中,竞技神号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带着舰载的12架海鹞,为英国马岛战争立下汗马功劳。

说到这好像差不多了,其实这位老骨头那会也是舰龄够长的了。于是在1984年,英国把竞技神号给退役了。结果人老心不老,老骨头又换了个地方”退休返聘发挥余热“去了。而这次接走老骨头的就是印度。

印度之前从英国买过一艘航母,也是快退役了,这会寻思得再买一艘要不等退役了没得用了。老顾客老交情还是管用,印度又看上竞技神号了,印度在1986年以5000万英镑的价格把这老骨头接回家去了。改名为”维拉特号“,同时还连舰载机”海鹞“也一起接收了。

这里多说一句,不是所有能买得起航母的国家都能玩得转航母的,韩国曾经把前苏联的两艘航母连舰载机都买回去,结果发现自己实在玩不转,最后只好便宜处理给中国一艘,就是现在深圳的明斯克号航母,我们给改成公园了。

竞技神号,这会改名叫维拉特号了。维拉特号到了印度以后,也是经过了很多次改装和大修,再加上”海鹞“本身”寡妇制造者“的名声以及印度自己摔飞机的光荣历史,到了2016年印度已经就剩10架”海鹞“了,后来印度也买到了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就是印度现在唯一一艘航母,前段时间刚着火的超日王号。),所以印度最终在2017年正式将这艘舰龄近80年的老骨头退役。

说完了英国的老骨头航母,下面我们来解开阿根廷有航母为什么不用的谜题。其实原因很简单——阿根廷没潜艇可用了。

其实说没,也不算没,还有一艘潜艇能用(关于这艘潜艇故事更加有趣,我后面再讲。)

阿根廷这艘航母,叫做”五月二十五日号“,这是以阿根廷国庆日来命名的,这艘航母按说应该说跟竞技神号算是把兄弟。因为都是英国建的,也是1942年建的,后来二战以后卖给了荷兰,荷兰又转手又倒给了阿根廷。这艘航母可是有着正经弹射器的航母,但是因为排水量太小(只有不到两万吨左右),导致即使装了弹射器,舰载机想起飞也得”等风来“。这点很重要,就是这一点才导致好好的航母成了软骨头。

1982年5月2日,五月二十五号航母接受命令,参加战斗。英国舰队进入了舰载美制A-4″天鹰”攻击机的攻击范围。眼看着敌人来了,可是本来天天暴风巨浪的南太平洋此时居然风平浪静,风不来,飞机就没法起飞,结果只好看着敌人从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走了。此时阿根廷海军只能感叹一声:“天命难违啊!

本来打算回去休整改日再战吧。结果当天的一个消息吓破了阿根廷海军的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国的核潜艇击沉了!

从那以后,五月二十五号就撤出了马岛海战海域,所在港口里任凭英国在外面暴揍自己的同袍,再也没有打出过一记拳头。

英国的老骨头和阿根廷的软骨头,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没有碰在一起,所以就没有了航母对航母,舰载机对舰载机的机会了。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