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皮拉伸机
明天,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即将拉开大幕,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科技展将同期举行。作为举办场地,梅江会展中心见证了这一展会5年来的成长变化:从首届的6000平方米,到第二届、第三届逐步扩大规模,再到第四届登上“云端”……今年,第五届智能科技展将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目前,241家参展单位已经做好准备,将通过信创产业、科研与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和交通、国际创新、智慧生活六大展区和5G应用、智慧消费和智慧交通3个体验区,全面展示智能科技为各个领域带来的全新变化。
一是突出信创产业,新增设了信创产业展区,观众可以在这里见到华为、中国电子、浪潮、360等一批信创产业领军企业的展示;二是突出国际影响力,设置了新加坡主宾国和神户主宾城市展区;三是突出揭榜优胜、科技领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梅江会展中心登录大厅中汇聚了我国揭榜优胜先进成果;四是突出大国重器天津智造,例如,科技展中展示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等我市参与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五是突出大会举办成效,一批在津落地成果集体亮相,如华为天津鲲鹏中心、腾讯天津大数据中心、360天津总部、新松机器人基地等项目;六是突出体验性,除了5G体验、智慧消费和智能交通3个体验区,还推出机器人人机互动、远程医疗、远程智能工厂等现场体验项目;七是突出前沿成果发布平台,设置洽谈发布区,预计有约30个成果和项目发布。
如何现场观展?本届智能科技展设置了专业观众开放日和社会公众开放日。其中,5月22日至23日为社会公众开放日,市民可通过“世界智能大会”App预约,在开放日期间持预约二维码、本人身份证和健康码,佩戴口罩入场参观。
位置 N5
探寻5G未来工厂
在N5展馆,500平方米的5G智能体验区十分引人注目,天津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陈凤衍介绍,此次智能大会上,中国联通的5G应用场景也得到了全面展示。
在一旁的驾驶舱中,工作人员正通过5G远程驾驶系统控制着远在12.5公里外、位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一辆无人驾驶车。“这是一个体感驾驶舱,转弯、刹车等操作都能感觉得到,和置身车内没区别!”工作人员表示,中国联通打造的5G智能远程服务中心,可以通过远程驾驶舱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操控,提高无人车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人工成本。
位置 登录大厅
大国重器
天津助力
长征五号1:10 模型、嫦娥五号1:3 模型……在登录大厅,这些“大家伙”您肯定不会错过。除此之外,这里还展示了中国空间站的缩比模型、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等模型,航天迷可以在此一饱眼福。
在领略大国重器风采的同时,可别错过其中的天津元素: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制造总装在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完成;4月29日成功发射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滨海高新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津基地制造总装;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承担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人系统机柜、空间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双关节驱动组件、机械臂压紧释放装置、在轨维修工具、宽波束中继天线等产品的研制任务……参观展览后,您一定会骄傲满满。
位置 N1
数字治理服务社会
此次新增设的信创展区是智能科技展的一大亮点,中国系统天津公司总经理田耘坤对于这次展示十分期待。他介绍,中国系统是中国电子集团 信产业核心企业,此次带来了中国电子云、数字治理与运营和现代数字城市案例几个主要展示内容,看似高深的科技其实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田耘坤举例说,公司承建的天津红桥区社会治理一体化管理平台,搭建了区、街道、社区和基础 格四级应用全贯通,实现了社会治理 格化全区覆盖。目前已整合26个责任部门的职责、任务、系统、需求四大清单,实现“一个平台管全区”,为百姓提高办事效率,居民投诉率和 警率降低了30%。
近期,这一平台还上线了疫苗接种模块,不仅能够支持准确的数据查询、分析、统计,还能对相关人群进行摸排跟踪,方便预约查询,助力红桥区疫苗接种工作更加合理、有序、高效开展。
位置 室外展区
坐进“方舱”应急指挥
首次参展的视联动力开来了大型设备──一辆多功能移动应急指挥方舱。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就像一个处理突发事件的移动视联 会议室,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在指挥中心、指挥车与一线工作人员之间建立起三级互通的视频共享会商平台。通过共享实时高清视频,随时随地远程连线无障碍沟通。
“通过这次智能大会,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视联 这项新型的视频通信 络技术。我们也期待利用这项技术,为天津相关单位提供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平台,助力数字化转型,希望视联 技术能够持续融入到其他各领域数字化发展之中。”该负责人表示。
位置 N5
镜子成为形象管理师
此次大会,海尔衣联 不仅带来了洗、护、存、搭、购的智慧生活场景,还携“海尔芯”首次亮相,搭载智能用电盒和新一代智能空开等产品,为用户提供节电、安全用电、电费提醒、远程管理等场景的解决方案。这一系列前沿技术是由天津海尔衣联 研究院联合天津大学组成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可以精准抓取电器的耗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用电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随时对电器等设备进行智能化管控。
5月22日至23日 社会公众开放日
APP预约 体验模拟飞行
“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怎么控制飞机?”
5月21日至23日
智能驾驶 挑战升级
2021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将于5月21日至23日在东丽区东丽湖举办。本届挑战赛全面升级,设置驾驶辅助赛、落地先行赛、极限挑战赛、智能驾驶仿真赛、信息安全挑战赛五个系列赛事。为推广自动驾驶技术原理,增加赛事科普性、趣味性和观众参与度,挑战赛期间,还将举办汽车科技示范体验活动,围绕“智慧”与“安全”两大主题,通过静态展览与动态展示、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试乘试驾、无人驾驶车辆试乘体验、无人物流车辆应用体验等系列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前瞻技术科普沉浸式体验。
5月20日下午至22日
智能乐团 现场开唱
信创产业
揭榜优胜
大国重器
天津智造
……
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大国重器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去年6月与11月,我们以1亿多元的价格中标沈飞和陕飞的蒙皮拉伸机采购项目。经中国和平利用军工 及机床工具工业 共同评定,我们的蒙皮拉伸机为国内‘首台(套)’高档数控成型装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先进,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两项目为每家客户省下4000余万元购置成本。”天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液压机设计院副院长杜丽峰介绍说。
这省下4000余万元的购置成本是有依据的,国外供应商获知天锻成功研发出新产品后,主动把销往中国的产品降价,降下来的就是这个数。
这样从天锻生产车间走出来的大国重器还有──“6400吨大型全伺服冲压生产线”“复合驱动热成型压力机”“多连杆伺服机械压力机”……天锻承建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00KN大倾角液压支架试验台,成为国内外功能最为齐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液压支架整架试验台,综合技术水平世界领先;2020年中标承建的天津大学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地震模拟振动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大地震测试系统……
他举例说,天锻研发的“钢轨道岔智能锻造生产线”压力机采用智能伺服系统,钢轨运送系统则采用四轴伺服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生产线采用一火加热,一次切边,智能化一次锻造完成,效率提高1倍,工件成型合格率达到98%。”他说。
“目前我们天锻拥有专利668项,其中发明专利181项,核心竞争力位列全国液压机行业第一。”杜丽峰自豪地说。
大国重器屡屡在天锻车间走出的背后,是天锻数年间对科技研发的高投入,以及对研发队伍的大力培养。
“研发蒙皮拉伸机,我们历时6年,投入3000万元。过去的‘十三五’,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2.4亿元。”杜丽峰介绍。这些年,天锻与北航、哈工大、天津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以建设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抓手,多产业、多领域研究并行发展,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不同培养路线齐头并进。目前在天锻600多名员工中,研发和技术人员占据三分之一,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1人、131创新型人才一层次人选11人、131创新型人才团队3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
近年来,天锻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研发项目32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7项,智能制造专项2项,市科技项目16项,5年内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186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9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4项。
“天锻2020年被列入天津市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目前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欧美市场,出口的国家达30多个。”杜丽峰说。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访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总裁王金涛
“我们将带来多项最新智能机器人技术在今年世界智能大会上展示。全球首款类人型发球机器人,搭配了双目视觉系统,能实时捕捉高速运动下的乒乓球位置,可根据每次训练搜集的数据动态优化训练策略,实现精准化训练。这也是新松在机器人技术与消费产业对接中的一次尝试。”王金涛说,希望通过世界智能大会展示新松在天津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器人赋能传统产业的方式,与更多细分领域企业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深度参与智能制造全新生态。
2019年,新松落户天津后,实现了当年注册、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去年以来,尽管遭遇新冠疫情影响,天津新松依然实现了高速发展,团队规模不断壮大,建立了以高端人才驱动创新与发展的大研发体系。王金涛表示,天津新松是新松集团极其重要的战略布局。从区域布局来看,天津新松是新松集团在京津冀布局的区域核心,以天津新松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提供新松全系列产品技术与服务;从产品布局来看,天津新松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及工业人工智能产业,以天津新松工业机器人智慧产业园为基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工业机器人和工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去年8月,天津新松工业机器人智慧产业园项目在滨海新区开工建设,这是新松集团设立的聚焦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全面提高智能技术与服务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产业园占地面积6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由两个生产车间和一栋综合研发楼组成。目前,各项建设进展顺利,产业园一期即将投入使用。”王金涛表示。
在津打造智能工厂
──访诺和诺德全球公司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尼尔森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在即,诺和诺德全球公司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尼尔森对此十分期待,在大会上,他将围绕跨国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题进行演讲。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早在1994年就落户天津经开区。作为诺和诺德的战略性生产基地之一,天津生产厂于1995年成立,这里也是诺和诺德在全球唯一的胰岛素耐用注射器械供应商和最大的胰岛素制剂与灌装生产基地,产品供应全球市场。
尼尔森说:“我在天津工作和生活两年半了,切身感受是天津有非常好的投资环境,在这里,企业能够获得很好的支持。天津也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和高校,我们能和他们共同探讨发展、发掘机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