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科学大院” 赴探梦之旅

2019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百余个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

声学所

“你听到了吗?”

“听见了,好像真的在公园一样。”小学3年级的徐天喆一边摘下VR眼镜,一边兴奋地分享着感受。他刚刚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游览”了“公园”。

他所体验的是中科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暨声学研究所5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上展示的“虚拟现实(VR)中的全景声体验互动”。

志愿者介绍,全景声是对声音在整个空间全方位的展现,其背后是声学所研发的三维音频技术。声音从空间中的某个位置到人耳有一个传输过程,演示系统模拟了该传输过程,且融入没有方位信息的声源,并将其“放”到空间的对应位置上,结合VR视频与音频算法,更好地模拟了真实世界。

你见过“声音”长什么样吗?在活动现场还看到,洒满细砂的金属板遇到音乐后,板子上的沙子便“跳”出了各种神奇的图案。这部由声学所科研人员自导自演、声学所助理研究员吴鹏飞作曲的科普剧《沙粒舞曲》也是活动日上最“吸睛”的节目之一。(韩扬眉)

中国科学 社

采访、摄影一个都不能少

昆明植物所

探寻植物光影世界

5月19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带领5000余名参与者进行植物世界的科学探秘。本次活动以“植物的光影世界”为主题,由互动体验、参观讲解和互动展示三大部分组成。

在明星植物MINI讲堂中,濒危植物的科学故事让公众了解它们不平凡的生命。4场充满趣味的科学 告,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奇异植物馆前,大家好奇地观察着猪笼草、捕蝇草、瓶儿草、茅膏菜……原来,植物可不都是“吃素”的。种子博物馆里,以猪腰豆、猪屎豆、鹰嘴豆、山羊豆、木蝴蝶等为代表的形态各异的果实和种子,撬动着参与者对物种奥妙的想象空间。

昆明植物所还特别策划了“超越肉眼”图片展。这些带有强烈艺术美感的图像借助紫外和红外摄影、X光摄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热成像等多种科学成像技术,让公众看到更多色彩,拓展了对植物世界的认识。

(高雅丽)

大气所

上演“冰与火之歌”

5月18日,维斯特洛大陆的刀光剑影、疆场厮杀、权力游戏,竟在中国科学院内上演。当天,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公众科学日上演了一场科学的“冰与火之歌”。

主办方介绍,暴雨、雷电、龙卷风、台风、干旱、洪涝,以及夏日的酷暑、冬日的极寒等,风云变幻,气象万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通过大气,一直在为人类谱写着雄壮的“冰与火之歌”,这也是大气所选定此次公众科学日主题的原因。

大气所通过天气图制作、科氏力转椅、龙卷风制造机、转盘实验、云室实验、虚拟现实设备、主题科普 告、展板讲解等互动形式,向参观者介绍了传统天气预 的流程,让公众了解极端事件发生、发展和预测等大气科学知识。

如通过手把手教孩子们绘制天气图以及虚拟现实体验,让大家形象地理解了人类是如何从“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不准确经验预 ,发展到先进的准确率相当高的数值天气预 的。

此外,大气所还展出了一系列高科技的探测设备实物,如探空无人机、自动气象站、大气污染防控一体机等设备,让公众近距离领略中国大气科学发展的速度。 (丁佳)

物理所

科学超可爱!

“同学们想看什么颜色的火?想看什么就变什么。”这是科普达人正在表演大型实验秀《元素奇迹》。5月18日,以“爱上物理,改变世界”为主题的中科院物理所第十六届公众科学日,举办了11项形式各异的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观众共同参与。整个研究所变成了“二次元”的天堂。

在哔哩哔哩展区,虚拟主播在严肃的科学技术与梦幻的二次元文化间架设了沟通桥梁,3D全息投影的虚拟偶像“洛天依”仿佛触手可及。现场还附上了简易3D全息投影制作教程,普通公众只需3分钟,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虚拟偶像。

“作为科研机构,物理所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做公众的科学普及也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中科院物理所综合处副处长成蒙说,此次物理所跨界牵手哔哩哔哩这个充满活力的平台,希望让科学真正深入到广大的年轻群体中去。

在开放日中,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通过科普 告《工业革命的物理基础》带领大家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国家级实验室、院级重点实验室等近30个实验室开放,大家可以近距离观看科学家使用的高端科学仪器;《科学很可爱》环节邀请5位嘉宾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体会出发,畅谈科学“可爱”的那一面。 (丁佳)

微电子所

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魔方教学、趣味科学实验、科普 告、成果展示、现场参观,异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5月19日,中科院微电子所举办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活动,700余人参与其中。

微电子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戴博伟代表研究所欢迎大家深入参与公众科学日活动,近距离接触微电子科学,加深对微电子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切身感受微电子科学发展的脉搏。

科普 告会上,陈宝钦研究员介绍微电子技术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在量子纠缠、星际探索、宇宙开放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李超波研究员讲解芯片的技术原理、制造流程和现实应用。参观者深刻感受到微电子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成果展示区,参观者听取自主创新科研成果介绍,亲身体验科技展品。现场参观环节,来访者分批次参观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超净实验室。

趣味科学实验通过亲手制作电路,让深奥神秘的微电子科学变得“触手可及”,让“高大上”的科学知识变得新颖有趣。 (崔雪芹 徐子梁)

自动化所

人工智能让世界更美好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了以“人工智能,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第十五届“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日活动。

今年“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日以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两个前沿领域为划分,打造科学展示和科学体验两个环节,展示自动化所近年来在类脑智能、智能博弈、视听觉认知等智能技术领域的特色创新成果,将科技强国思想融入其中,用实际成果诠释人工智能技术惠及社会的美好前景。

活动日当天,19项科学展示项目、13项科学体验项目、4场科普讲座及一场精彩绝伦的无人车智能集群表演,以多彩的表现形式,带领公众走进科学殿堂;又通过有趣的互动体验,让高端科技走进生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一饱眼福之后,公众还可以在科普讲座区聆听这些巧妙成果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感受AI带给世界的革命性影响,在高效神经 络、三维显示中来一场脑力风暴。

此外,著名主持人、制片人王雪纯也走进自动化所,作《加油向未来·与科学家的1小时》的专题 告。(丁佳)

深圳先进院

将科学基因深入教育血脉

“植物秋季大换装”“神奇的立体视觉”“流浪地球储存计划”“陀螺大战”……5月18日,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公众科学日上,十余场科普活动轮番上演,分会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也对全社会开放,共吸引了千余名市民参观体验。本次活动以“科学·教育·创新”为主题,首次展示了涵盖全年龄层的“中科科普体系”。

今年开放日的最大特色是“科学与教育融合”,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科学特色活动系列化并分类展示。如针对学龄前儿童设置了“和我一起修化石”“食物中的科学”等浅显易懂的趣味课程,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实验、交流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博士课堂”“科学草坪”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背后,是一套日趋完善的“中科科普体系”,蕴藏着高质量、规范化、成体系的科学教育理念。学生群体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对象,深圳作为一座创新型城市,科学基因也将深入教育血脉。

据介绍,深圳先进院正面向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探索实施科普学分制,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同时,梳理总结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模式,并将中科系列课程的教学经验分享给更多的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成员校。

(朱汉斌 丁宁宁)

新疆生地所

荒漠之“花”笑面迎宾

5月18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开门迎宾,700多种干旱荒漠植物向公众展示独特的生存智慧。“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植物总共1000多种,我们植物园收集的荒漠植物区系占60%~70%。”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张道远介绍。

“镇园之宝”沙拐枣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些色彩绚丽的沙漠精灵并不是花朵,而是果实。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共栽培了20余种来自国内外的沙拐枣,果实形态各有不同。

新疆生地所还准备了“高大上”的参观项目。走进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详细讲述了寻找“失踪”碳汇的故事:科学家历时10年的努力,证明了干旱区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据悉,本次公众科学日期间,新疆生地所的标本馆、实验室和部分野外台站面向所有公众开放。此外还开展了以“认识PM2.5”和“荒漠‘地毯’”为主题的科学实验演示。

(李晨阳 刘杰)

大连化物所

我爱科学

本次公众科学日的主题是:我爱科学(I Love Science)。活动共有四大展区,28个实验室展点向公众免费开放;15场各具特色的科学讲座精彩纷呈;此外今年恰逢元素周期表发现150周年,因此特别举办了元素探秘、科学墙等特色活动。

活动共吸引了社会各界共1.3余万人前来参观。活动 络在线累计直播时间长达7小时,目前3段视频的和兴趣。

金属所特别设立“与祖国同行”展区,展示了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科研成果,以及燃气轮机、动车组转向机、港珠澳大桥等成果微缩模型。

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海斗”号万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和深海液压机械手系统两项科研成果的实物首次与公众见面。

在沈阳应用生态所,科研人员通过科普 告和科普讲座,让学生从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爱护花草、保护树木的环保意识。

沈阳计算所以“工业互联 ”为主题,通过视频展现了工业互联 在工业及生活中的应用,为参观公众构建了一个万物互联的社会。

今年沈阳分院开放70余个实验室、树木园等科普基地与场馆,组织了34场科普 告。(沈春蕾 刘妍 刘言)

上海分院

乘着“科普”的翅膀

5月18日,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在上海分院系统各研究所举行。今年,伴随着上海科技节的步伐,上海地区“科普嘉年华”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直播,尤其热闹。

把高端科研内容科普化,领略营养“新视界”。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联合上海徐汇区,以“汇智汇新,光启未来”为主题拉开科普活动序幕。“对话科学家”“科学零距离”等4部分11场活动,吸引了公众。

上海硅酸盐所开展了“科学实验秀汇演”“科普集市”等科普活动。其中,“科窑陶瓷美学工作室”也向公众开放。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活动吸引了450多名师生。8个互动实验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摩体验。

在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公众应邀和光进行了一次“亲密约会”,近距离感受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神光”系列激光综合实验装置、“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交互体验模型等,做一回“科学大侦探”,在光学世界里机智破案……

本次公众科学日,上海药物所、上海有机化学所等还进行了线上直播,让公众身临其境,过足了瘾。

(何静 黄辛)

兰州分院

在兰州 嗨玩科学

听院士讲一堂摩擦润滑的专业课,看冻土上如何修建青藏铁路,玩酷炫超导磁悬浮。5月18至19日,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中科院兰州分院系统各院所对外开放,科学讲座、实验、展览让公众嗨玩科学。

走进近代物理研究所大门,巨型元素周期表迎面而来。这里是元素周期表大挪移游戏,在家长的帮助下,小朋友们正忙着将空白的元素补充完整。旁边的蓝色帐篷下,科学小实验一字排开,核孔膜治理污水实验、显微镜观察花瓣细胞结构、电磁感应现象,最受欢迎的实验环节当数超导磁悬浮演示,白色超导材料悬浮在黑色的圆盘上,用木棍轻轻一拨,超导材料就动起来。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 告厅里座无虚席,中科院院士刘维民正为大家讲解摩擦润滑中的科学。随后,该所研究员郭志光揭秘荷叶效应,让公众体验源自自然界的灵感。

除了实验、参观、讲座,本次公众开放日中科院兰州文献情 中心还组织了院士风采展、古代城防军事展等展览。(刘晓倩)

西安分院

科技支撑美好生活

5月19日,公众科学日走进中科院西安分院暨西安市科技活动周启动。启动仪式突出“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的主题,吸引了近300人参加。

开幕式上,中科创星科学传播公司组织师生表演了科普实验剧和实验秀,中科院院士李应红作了科普 告。

本次活动主要有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院士科普 告会、科普讲座、院所实验室开放活动、科学家论坛、科普展览与成果推介和科普实验秀及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面向中小学宣传科技知识。除20余项主场活动外,市、区(县)科技部门、市科协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还安排了科技宣传、论坛、培训等10余项活动。

今年,活动重点突出展示军民科技融合成就、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体验科技支撑美好生活、开放公共科技资源等四方面内容。(张行勇)

计算所

变身“神计妙算游乐场”

5月18日,一走进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楼,来访者一定会疑惑,这是往日“高大上”的科研大楼吗?分明就是“神计妙算游乐场”啊!

有家长带着孩子在进行“解密开宝箱”游戏,二进制、十进制、1024、斐波那契数列、超级计算机模拟体验等环环相扣的解密过程,好玩又益智,既有趣又学了知识,连续打开藏在“游乐场”各处的5个宝箱,不光能得到一本“神计妙算”宝典,还能得到“解密高手”的荣誉称号,排队开宝箱的队伍一直都是最长的。

不同于往年的设计,今年计算所根据“科普活动要有意思,让大家能动手玩起来”的理念进行策划,将计算所高端的科研资源科普化,推出公众喜爱的活动,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科技进展、走近科学的重要渠道,成为激发兴趣、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平台。

现场还展示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龙芯系列CPU、寒武纪智能处理器及板卡、可编程虚拟化路由器平台等内容丰富的科普项目。全天共有超过6000名公众参加了计算所公众科学日活动。(韩天琪)

西北高原生物所

感受“世界屋脊”的魅力

5月19日,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上,一只破墙而出的普氏原羚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了普氏原羚这种中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该物种入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且其栖息地只分布于青海湖周边地区。现场观众表示,听完讲解后感到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入手,保护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标本馆内还有许多类似的标本。该标本馆始建于1962年,目前收藏、保存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区域动植物标本54万多号,其独有的青藏高原特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可替代的。此次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展厅陈列展示青藏高原独特、珍稀和濒危的动物形态标本以及特有的资源植物标本近300件,吸引了500余位社会公众参观,许多青海本地观众真呼大开眼界。(陈欢欢 王文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