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维修折弯机、剪板机等机床;
总量供给能力不凡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强化我国装备制造业对机床这种基础性、战略性生产制造手段,在产能和时间上提出了急迫的需求。
特别是2002年,我国机床市场消费额上升到59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面对这一巨大需求我国机床工业奋力迎战,002年市场自我满足率达到48)(世界机床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年相应的本国、本地区市场自我满足率分别是:曰本86)、意大利67)、德国59)、西班牙44)、瑞士42)、韩国35)、法国33)、台湾省32)、美国30)、加拿大19)、英国11)),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机床工业在总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机床工具工业的科研、技术管理、国际合作等工作,曾任国家机械委及机械部机床局局长、总工程师,1986年筹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 任首任会长量供给方面能力不凡。
回顾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装备供应的历史情况,根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0年来经过更新后的机床拥有量约378万台其中金切机床294万台,锻压机床84万台。该拥有量中我国自供装备占绝大部分,其中包拮重型超重型金属切削机床与锻压设备、高精度精密机床与数控机床、上干条自动半自动生产线。以装备重大工程项目为例,当年在遭受禁运与封锁的环境下,为了装备一个年产十万辆载重汽车包拮军用脚工程项目机床工业全力以赴,提供了按台数计占96)胺投资金额计占80))的各种装备,包拮专机及30条自动生产线共7664台套、线),受到小平同志的赞许称为“聚宝盆”。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必需从各个方面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机床工业作为基础工业,过去已为之努力今后更应继续做出贡献。
我国的锻压、电加工、齿轮加工设备等可以说品种齐全,性能优越颇具特色。锻压机床的代表性锻压装备与制咄技术产品有: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系列机械压力机,压力吨位已由20000kN扩展到63000kN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先后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了7条冲压自动生产线,在美国市场引起强烈反响;上海锻压机床厂为一汽研制的自重860*、压制12m汽车大梁、压力吨位达50000kN的液压机,国外只有德、曰的企业具有同一水平的产品天水锻压机床厂为西气东送开发的大口径钢管生产线,为西电东输提供的30000kN14m数控液压折弯机和20000kN液压制管机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我国的电加工机床品种已自成体系,并已形成年产2万台、数控率80/在已公布的统计数字中,该数据与数控金切机床并列X基本可满足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技术上,B扩展到微细电火花加工获国家发明奖X为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加工的数控高效电火花铣削加工、超硬材料辊的电熔爆加工、电火花毛化冷轧轧辊加工等高技术领域。
3数控机床硕果累累数控机床是当今制造业的主流装备,是市场热门商品,部分高档数控机床仍然被作为战略物资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禁运限制。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30年的跌宕起伏,B经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
我国供应市场的1500种数控机床,覆盖超重型机床、高精度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设备、前沿高技术机床等领域履盖面之广可与曰、德、意、美等国家媲美。
五轴坐标联动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高技术代表作。用于大型螺旋桨空间曲面加工的五轴联动铣床,曾引发轰动一时的美、曰制裁原苏联的“东芝事件”;年前美国国会因当时我国进口16台用于飞机制造的此类多轴联动旧机床而炮制了所谓要求制裁的考克斯 告。
这些至今仍受到禁运的数控五轴联动产品技术我国B陆续掌握如数控五轴联动的重型落地镗铣床、龙门式铣镗床、加工中心等),001年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1)上,B展出5种此类国产机床,并陆续供应市场。今年4月举办的第八届CIMT展会上我国更进一步推出了18台此类展品,包拮3种航空、航天、造船、冶矿工业用的重型龙门移动式数控五轴联动镗铣床。
数控超重型机床是水、火、孩电电站设备制造、造船、冶金矿山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及重兵器制造的关键设备。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开发出代表我国超重型机床先进水平的加工工件直径可达16m的数控立式车床B生产5台。B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的超重型机床还有数控落地镗铣加工中心激控龙门式、桥式、固定横梁式复合功能镗铣床,加工工件重300*、直径4.5m的卧式车床,加工工件重200*、直径2.2m的数控轧辊磨床。目前周际上只有二、三家能够生产数控超重型机床我国就是其中之一。
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由于汇集了落地镗床、床身式铣床、坐标钻镗床的基本功能且具备按数控程序自动换刀或自动更换工件托盘的特性,又是组成柔性生产线的基本设备,成为机械制造业中需求量比重较大的一类加工装备占数控金切机床需求总量的30/左右)是世界机床市场上的热门商品。该类产品近年在国内发展较快,有40多家企业能够生产通用品种B批量生产,少数厂家B有高精度型、大规格型产品进入市场。
数控车床同样是数控机床中占比重较大者之一我国B有50家以上企业生产,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济南第一机床厂、宝鸡机床厂、云机、长城、通力等等企业都B批量生产,品种齐全质量稳定可靠有的B跨过月产百台的门槛。
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同样是我国机床产品强项之一成系列六轴五联动数控滚齿机、七轴五联动蜗杆型砂轮磨齿机、七轴六联动弧齿锥齿轮磨齿机,都是近3年来以批量生产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床新品。
我国数控机床产品B延伸到成套、复合领域。中捷机床厂按七个月交货期,为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项目交出4条以数控镗铣床为主体的生产线,是体现我国机床工业提供成套设备能力的杰出代表。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神经中枢,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世界范围内,经过多年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B形成由曰本发那科公司独占世界市场50/、德国西门子公司占据25/的垄断局面。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掌握了基于通用32位工控机开放式体系结构,一举步入世界先进技术行列,开发出能与加工中心、复合车削机床及齿轮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特别是能控制五轴联动如用于桂林机床公司与多棱机床公司龙门式镗铣床、齐一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和具备 绪化远程监测、诊断、操作功能的数控系统,并开发出弧齿锥齿轮数控加工、三维激光视觉检测、螺旋桨七轴五联动加工和世界独创的空间曲面插补软件。目前,批量投入市场的国产数控系统,性价比优势明显正在改变国际强手在中国市场上奇货可居的垄断局面。与之匹配的数字交流伺服调速电机及主轴电机B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问世。
锻压装备与制咄技术数控机床的主要配套机械部件如滚珠丝杠、数控刀台、分度台、电主轴及可实现两个旋转坐标的主轴部件等,都已有产品上市。
4研发体系作用凸现我国机床工业的产品研发力量由3部分组成,即企业研发基地、高等院校研究部门和专门设置的研究机构(七所一院),前两者的性质与国外机床工业发达国家类似,后者只有个别国家和地区有相近的机构存在。这三个方面的研发力量从不同角度为我国机床工业技术进步作出贡献。
企业的研发基地为产品创新、性能升级作出成效的事例很多,如秦川机床集团技术研究院在2002年研发的高效数控七坐标六联动蜗杆型砂轮磨齿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填补国际上品种规格的空白;险峰机床厂国家技术中心开发出的配置自主知识产权专用数控系统的高精度超重型轧辊磨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高等院校科研队伍以基础共性技术、前沿技术、软件技术研究见长,与企业结合产品研发,优势互补取得了虚拟轴机床等前沿技术产品的成就。在高校设置生产经营公司,将专项优异科研成果转化为机床商品的作法可能是世界机床业中较为特殊的方式。中南大学研发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弧齿锥齿轮磨齿机、华中科技大学等居世界一流水平的快速成型机产品等,都以类似生产经营方式进入市场。
我国机床工业领域的独立研究单位,一直承担基础共性研究开发工作,具有以多项基础共性技术的集成开发顶级产品的优势经过科研体制改革具备科技先导型企业性质,舌力更为增强,例如北京机床研究所的纳米技术机床,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的数控回转头冲压与激光复合机床都是体现我国研发实力的事例。
研发能力还具体体现在针对特殊需要的品种上如为神州载人飞船燃烧室加工的特种铣床为孩电锅炉加工的特高行程立车、为世界最大口径大视野天文望远镜零件加工的专用设备等,都??为需求单位交上了满意答卷。
5科技高地勇于攀登在作为制造加工手段的机床技术领域,近年称得上变革性的技术发展首推虚拟轴结构的出现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登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英格索尔公司虚拟轴机床联结构机床)以商品形式在美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露面此外还有瑞典、法国、曰本、俄罗斯、波兰的有关企业开发了大同小异的试验品投石问路。
在小批量投放市场后,瑞典尼阿斯公司表现最为突出,美国辛辛那提公司以这一原理在传统的卧式镗铣床结构基础上实现主轴部件多坐标联动动作表现了新的进展。
我国科技界几年来也同样取得了突破,除实现了并联结构的虚拟轴机床,还实现了结合不同用途巧妙地运用串联-并联结构、运用虚拟轴原理达到简化编程扩大加工空间的目的。
快速成型技术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加工原理上的巨大变革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切削、冲剪脚加工方法不同,快速成型技术反其道而行之以材料堆积成型达到制造工件的目的,对于制造原型工件脚将设计构思快速制成实体从而检验设计的可行性X缩短产品试制周期具有革命性意义,是材料科学与计算机软件技术、高精度硬件技术等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国际上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不多,而我国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国内较突出者有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科学院大恒公司以及几个民营科技先导型企业。目前,已具有年产过百台产品供应市场的能力,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向新加坡出口技术。
机床工业造型设计技术是集人机工程学、环境艺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为了提高机床产品竞争力,我国设置了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研究中心这在世界范围也是较为独特的作法。该中心拥有一流的人机实验室,用于人体因素和人性化设计研究为北一、沈一、济一、长城等十几家重要机床制造厂数十种产品进行外观设计,创造了独特的个性识别风格投入市场后效果显著用户普遍反映我国机床的直接观感连续上了几个台阶,而优秀产品的外观更具时代感、实用性,受到市场欢迎。该研究中心开发的“基于知识的智能化辅助 绪协同造型设计系统”,包拮机床外覆盖件造型图库、机床人性技术知识库等,利用建立在互联 平台上的服努体系以协同并行方式贯穿于整个机床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作为企业设计资源的延伸,面向机床行业。
纳米加工及亚微米加工技术与设备,处于当代超高精度技术前沿,北京机床研究所已夺得若干制高点投入市场的几种产品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上述各项在技术前沿进行的探索及其取得的成效表明我国机床业界的科技创新思维活跃,体现出不凡的技术实力这是我国机床工业参与市场竞争、抢占世界技术制高点的后发优势所在。
锻压装备与制咄技术%倍息技术应用广泛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倍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制造业提高企业孩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于制造业企业倍息技术是一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极其有效的武装,其技术架构内涵主要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和 绪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起步不步伐不慢应用效果明显。
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在我国机床工业企业中已初步得到应用与国外情况类似)。近年 绪技术兴起机床企业建立企业内部局域 者甚多,有的已实现数据倍息共享并逐步推行ERP.不少厂家建立了自己的企业 站,向世界用户推介自己的产品有的已经开展了电子商努活动。
在企业中推行倍息技术,可加速产品开发提高生产管理效益沟通供应、销售倍息、加快市场反应,从而增加企业效益,它是机床工业发达国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在这方面随着国家倍息产业环境改善提速,我国机床工业在倍息技术应用方面可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机床企业基本同步。
7补短扬长再接再厉)加速体制、机制改革。我国机床工业按所有制区分有企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推动行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制约国有机床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机制、体制问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弊端,体现在产权定位、经营理念、运作体系各个方面最终归结到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业内人士深感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是关系国有企业兴衰存亡的问题是一道“生死关口”。我国机床工业原有国有企业装备投入量大技术积累雄厚。实践证明,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跨出的步伐越大,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越明显。改革的方式已出现多种类型有待继续探讨这是关系我国机床工业持续发展而需采取措施的着力点之一。
与海外生产、技术合作,引进技术及人才、融资合资、接受独资办厂,正在陆续开展,见渚成效的超过百项对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性能水平产生了良好效果应当进一步加大步伐。
我国机床工业相对于保障国内需求所作出的努力而言,出口工作显然十分乏力对照台湾省机床工业的实力基础和出口成效,应当说大陆机床工业在出口方面更应大有可为,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等实际情况,采取更有效措施,实现较全面的发展;中央一再强调的“走出去”的方针,对于当前我国机床工业具有现实重要指导意义。大连机床集团率先起步,在常规扩大出口方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对象,在海外建立能控制主要股权的具备“本地化”特色的立足点,打入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将其技术积累、销售 绪、经营模式为我所用,从而有效吸收先进的企业经营方式、方法提升产品适应世界市场的性能滞动出口。这是我国“入世”后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值得积极而慎重采取的一种措施。
6溯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国际机床市场竞争的主要制胜因素是技术创新。机床产品对于用户而言最关心的是其使用价值,因此要成功地开发新产品,特别是专用产品,有效的办法是与用户结盟,并深入掌握使用工艺,以使新产品能为用户带来满意的效益。
机床设计中的一些基础技术、新技术是保证新产品能够胜人一筹的依据。研发工作应当有所超前、有所加强、有所储备,才能使企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在产品研发中实现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说关键是技术和技艺人才。加强培育这方面的人才是企业当前和今后永无止境的重任。)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主要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我国机床企业在这两个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甚大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落后,卩速企业管理现代化和运用倍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是我国机床制造企业急待采取的措施。)调整结构,全面发展。随着科技专业分工的发展、企业优化管理 绪技术的改善和企业与外界经济环境互动性和依存性的加强,现代机床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内部结构都逐步产生了明显变化,比如,机床制造企业在自身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依靠社会协作和社会配套。一种现代化机床产品,其功能部件与某些外协件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可高达50+以上,更重要的是功能部件的先进技术集成度常常成为产品性能的决定因素。由于国内功能部件产业薄弱,该产业已成为我国机床工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层虽对资金流、倍息流运作已逐步重视,但对物流管理技术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因此,要使我国机床工具工业能全面健康发展,还必须在产业结构和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上采取相应措施。
我国机床工业从整体上说,已跨入世界行列的锻压装备与制咄技术从CIMT2003看数控激光切割机的发展赵志超1陶晔2 G.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山东济南250014扬州大学机械学院江苏扬州225009德国TRUMPF、济南捷迈数控机械公司等的数控激光切割机展品,探索了数控激光切割机的技术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
前言数控激光切割机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钣金加工设备。在美国、欧洲和曰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激光切割机的销售额一直是逐年递增应用领域、规模也不断扩大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自1983年引进第一台1500W大功率C2激光切割设备以来,国内已有近十家企业先后生产了300多台各类数控激光切割机,从先进国家进口的数控激光切割机也已超过了200台,国内激光切割机的拥有量在600台左右,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预计5年内社会需求量将达到1000台以上。
数控激光切割机与数控转塔冲床相比,具有更高的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同时具有更好的加工柔性和切割材料适应性,既可以加工金属板材,也可以加工非金属板材,加工碳钢板的厚度达到了甚至更厚大有取代数控转塔冲床的趋势。
激光切割机的发展现状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都把激光切割作为主要的加工手段,这就更加促进了数控激光切割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从2003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可以看出,国外先进设备制造商都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展会上,曰本的/MA-DA、MURATA、NTC、德国的TRUMPF、瑞士的BYSTRONIC、意大利的PRIMA(沈阳)国内的济南捷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等都在展会上展出了数控激光切割机。这些设备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各自厂商的特点和优越的机床性能。
这些展品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都采用了先进的飞行光路技术并带有交换式双工作台;二是都配置了大功率C2激光器,使板材切割厚度增加,切割速度大大提高。另外,德国TRUMPF公司和日本AMADA公司的数控激光切割机采用了直线电机驱第一方阵,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更为激烈的竞争。迎接更大的挑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