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出品方/分析师:安信证券 诸海滨)
1. 公司概览:专精工业软管十四年,技术储备多口碑良好
珠海市派特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12 月 31 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 产和供应:压力(汽车制动)尼龙管、高压树脂软管、铁氟龙软管、高精度测压软管、空调 冷媒输送管、高压液压软管(组合件设计与生产)、软管接头、过渡接头等液压配件及改性工 程塑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母机、风电行业、汽车工业、工程机械、水利、冶金机 械、举升机械、建筑喷涂机械、医疗设备及制冷系统以及无人机等行业或领域。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宇、周洪霞。
目前陈宇直接持有公司 70.71%的股份,并通过明山合伙间接持有公司 5.74%的股份,陈宇合计持有公司 76.45%的股份,并控制公司 80.43%的表决权。周洪霞直接持有公司 7.29%的股份。陈宇和周洪霞系夫妻关系。其他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为明山合伙、陈虹。
珠海横琴新区明山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 9.72%的股份,陈宇持有明山合伙出资额为 59.06%,为明山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陈虹持有公司 5.69%的股份,公司第四大股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宇的兄弟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为总经理陈虹,副总经理刘小平、黄续峰、邓文君,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 监赵伟才,均有相关行业多年工作经验,能力突出,对公司认识深刻。
1.1. 产品体系:树脂产品毛利贡献超 6 成,核心产品产能利用、产销已达高位
树脂软管及总成、尼龙软管及总成产品为公司核心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软管及总成、改性工程塑料等。工业软管类产品主要包括树脂软管及总成、尼龙软管及总成、橡胶软管及总成、铁氟龙软管及总成以及配件。
树脂软管及总成:公司生产的树脂软管主要由适合流体的内层、加强层和耐候性良好的外层构成,并可根据客户需求用树脂软管与接头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总成产品,用于液压传动、介质输送、压力测试等。
尼龙软管及总成:公司生产的尼龙软管主要由 PA11、PA12、PA6 材料加工制作而成,并可根据客户需求与接头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总成产品,主要应用于润滑、气动以及气制动等领域。
橡胶软管及总成:公司销售的橡胶软管由内层、加强层与耐候性良好的外层构成,根据客户需求将软管与接头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总成产品,适用于液压油、空气、蒸汽等流体的输送。
铁氟龙软管及总成:公司生产的铁氟龙软管主要由内层、加强层构成,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将软管与接头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总成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温腐蚀性流体的输送。
改性工程塑料与管材配件:根据原料性能的不同,公司生产的改性工程塑料主要可分为以PA、PC、ABS、PBT、PET、PP 等基料改性加工而成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电器、电功工具、节能灯具、汽车配件、办公设备、通讯器材、建筑材料等多种行业。
公司配件主要包括软管接头、过渡接头、润滑接头、气制动接头、套筒等,配件从外部订购,主要用于与软管类产品进行加工组装制成软管总成系列产品。
2017年以来,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软管行业受下游石油、煤炭工业、工 程械、汽车、工业母机、风电等市场景气度回升等因素拉动,下游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 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为公司扩充产能提供市场支撑。
同时,改性工程塑料为公司近年来研发的新产品,既可以作为工业软管产品的原材料延伸产 业链,亦可对外销售,经过公司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改性工程塑料产品呈现出良好 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收入规模扩大和利润水平提高,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019-202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2.42%、34.66%及 33.00%,综合毛利率整体波动 较小。
从产品分类上看,各类产品毛利率存在波动,树脂和尼龙软管及总成属于高毛利产品,其中 2021 年树脂软管及总成毛利达到 46.7%,由于 2021 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下滑 7.1pct; 尼龙软管及总成毛利达到 46.82%,较 2020 年上涨了 9.47pct。橡胶、铁氟龙软管及总成毛 利率整体稳定,配件部分毛利下滑;改性工程塑料也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21 年毛利率有所 下滑。
工程机械行业:
公司向客户主要销售树脂软管、尼龙软管、橡胶软管、铁氟龙软管四大 类产品,而由于该行业应用场景的复杂多样性,公司销售树脂软管产品又可以分为适用 于中高压情况下的树脂纤维管、树脂钢丝管、树脂测压管;汽车行业,公司主要销售树 脂软管,尼龙软管两类产品;
工业母机行业:
公司销售的软管产品类别较全,包括树脂软管、橡胶软管、尼龙软管、 铁氟龙软管四大类;五金机械行业,公司销售的产品包括树脂软管、铁氟龙软管;风电 行业,公司主要向该行业客户销售树脂软管和尼龙软管。
公司核心产品树脂软管、尼龙软管产销率、产能利用率均达到高位,尼龙软管自用为主。其 中尼龙软管及总成产品以自用为主,外销为辅,自用占产量比例 2019-2021 年分别达到 60%/55%/60%;改性工程塑料自用为辅,自用占产量比例分别为 18%/11%/14%。
1.2. 财务状况:2017-2021 年营收 CAGR 达到 22%,2021 年净利率达 17%
公司 2017-2021 年营业收入 CAGR 达到 21.93%,2021 年增长 21.86%达到 1.72 亿。2021 年实现净利润 2941.91 万元,同比增长 10.50%。
近年来公司始终经营业绩较好,收入稳定 增长,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工业软管、配件、工业改性塑料等 项目始终占到营业收入 99%以上。
2019-2021 年,受益于业务规模逐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收入规模效应凸显,公司期 间费用率分别为 15.20%、13.10%和 12.08%,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研发费用分别为 581.96 万元、782.39 万元、887.72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4.48%、5.53%、5.15%,基 本保持稳定。
公司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增长较快,CAGR 达到 24.85%。2019-2021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807.90 万元、2,662.48 万元和 2,941.91 万元,净利润稳步上升,经营情况良好,2021 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去年增长 16.9%达到 2920.77 万元,销售净利率达到 17.07%。
1.3. 竞争优势:产品质量、研发、品牌、营销等,多维度铸造公司优势
产品品质优势。
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发展,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及严格 的质检控制程序。
公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相关的工 业软管标准:GB15908、GB16897 以及美国机动工程师 SAE 标准及适用于德国的 DIN73378 、 DIN74324 标准生产,以确保产品和售后服务的质量。公司通过了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和 IATF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无气喷涂管产品 通过了 UL 认证,汽车(气压)制动管总成通过了 CQC 认证。
公司产品质量稳定,产品性 能优异,也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已经成为徐工集团、伊之密集团、格力新材料、瓦 格纳、奥特科技等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公司的主要产品均来自自 身研发和设计,并且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更新现有技术,以契合市场发展方向和客户需求。
公司核心技术应用树脂软管采用了多层一体化结构:
多层是指管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内层、加 强层和外覆层;一体化是指内层、加强层和外覆层之间包覆力以及粘合度高,从而使得树脂 软管能承受更强的脉冲压力,使用寿命也更长。
公司响应客户需求,公司通过对模具和工艺 设计的创新,众多材料的试用与选择,设备改型与定制,终于研发出能够工业化批量生产, 具有多层结构一体功能的树脂软管产品。
该产品从 2019 年初应用在河谷智能的风电树脂软 管领域后,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对于压力要求比较高的风电、工程机械、工业母机、汽车等行 业,最终客户群体包括徐工集团、奥特科技、河谷智能、固瑞克、日本鲁布等。
在产品广泛推广过程中,公司还通过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数量组合等形成了具有 200 多种规 格的多层结构一体化树脂软管产品系列,以满足更多特殊压力场景下产品耐压、抗疲劳、寿 命长的客户需求,上述技术的应用由此也带来更多客户更大规模地使用公司的多层结构一体 化树脂软管。
公司持续坚持技术与研发创新,自 2010 年起即通过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开发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实力。截至目前,现已拥有 27 项专 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 4 项。
公司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努力也使得公司获得多项殊荣,公司 生产的“耐高温耐高压耐油气制动树脂软管”与“耐高温耐油耐高压钢丝液压橡胶管组合件” 产品在 2017 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定制化产品优势。
由于工业软管内层、编织材料和外覆层材料不同对其承压能力、韧性、硬 度等方面各不相同。
由于终端领域应用场景不同,客户的需求存在差异化,为满足客户和终 端品牌厂商的个性化需求,公司根据客户在应用环境、尺寸精度、防静电、压力等方面提出 软管的要求,通过自身积累的技术研发优势,快速为客户定制化开发生产各类型的工业软管 产品。
公司的定制化产品优势有利于避免与同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有利于增强客户粘性,为 公司赢得客户信任和开拓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品牌优势。
公司坚持产品质量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开拓和品牌经 营, 依托先进的技术水平、良好的产品质量以及较快的交货速度,公司在工程机械、汽车、 家电、工业母机、五金机械、风电等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产品主要最终客 户群体包括徐工集团、伊之密集团、格力新材料、瓦格纳、奥特科技等业内知名企业,凭借 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业内口碑。目前,“派特尔”品 牌已经在工业软管行业享有较高的认知度。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AAA+级中国质量 信用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21 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珠海市知 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等荣誉称号。 市场营销优势。公司建立了多层次、多模式、立体化的营销及销售、服务的渠道 络体系, 以此进一步强化市场的竞争优势。
1)立体化营销渠道 络:
凭借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已经逐步形成了招投标、 络推广、 参加展会及竞争性谈判多种方式结合的立体化营销渠道 络体系,构建了遍布全国重点地区 的销售渠道,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客户深度开发的销售策略:
公司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技术研发优势,通过交叉销售等方 式深度开发客户,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譬如树脂软管的客户往往有橡胶软管产品的需 求,公司树脂软管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成功开发树脂软管客户之后,比较容易导入橡胶软管产品的销售。目前公司已经在多个大客户中成功实现了这一交叉销售策略。
3)一站式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拥有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周到的售前、售中和售 后一站式服务,以促进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为了更好更及时的为大客户提供“贴近服务”, 目前公司已在徐州开设办事处,在徐工集团附近专门配备仓库,为徐工机械及徐工汽车提供 全面及时的专业生产、技术及售后服务,而公司为徐工集团优质的服务也使得公司获得了更 多徐工集团的业务机会,公司从最早仅是徐工集团的树脂软管供应商,现已经成为徐工集团 橡胶软管、尼龙软管总成的供应商。
1.4. 募投项目:募集 9455 万元,近 50%用于扩产,预计增加年均收入 1.47 亿元
2. 行业情况:下游多领域驱动+国产替代,有望迎来格局优化
2.1. 市场规模:工业软管+改性塑料,双轮驱动稳步增长
上游高度关联石油行业,油价变动直接影响成本。
因此,工业软管的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影响明显,上游行业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本行业的生产成本。
2.1.1. 工业软管:工程机械、汽车、风电等多领域应用,预计 2024 年市场达 170 亿美元
据 MarketsandMarkets 调研 告显示,整个工业软管市场规模将从 2019 年 128.00 亿美 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70.00 亿美元,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 5.80%。 其中,树脂软管市场 份额大约为 20.00%,据此 2021 年树脂软管市场规模约为 28.66 亿美元。
工程机械行业中,工业软管可用于液压管路系统。
液压管路系统是工程机械液压动力的传输 系统,包括液压油箱、胶管总成、钢管总成及连接接头等部分。液压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是工程机械质量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工业软管作为液压系统的辅件,是液压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工业软管对于系统的功耗,动态特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工程机械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因此工程机械行业产量的增长将直接推动工业软管市场的增长。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的“十四五”规划,预计 2021 年至 2025 年,行业年均增长 率将达到 5.00%,届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9,000.00 亿元。而工程机械行业 的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了上游工业软管的需求,保证了其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
此外,工 程机械用高压液压软管是易耗品,不但原装机械的制造需要装配大量的液压软管,而且工程 机械维修也需要大量的备品液压软管。因此随着销售市场的扩大,维修市场也呈现同步增长。
汽车软管对汽车性能和质量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软管是工业软管产业中的主要细 分市场。汽车上用于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制冷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制动刹车系统、空调 系统等的软管都属于汽车软管,是构成汽车管路系统的主要部件,用来传输各种液体和气体, 包括燃油、润滑油、制冷剂和水等,帮助汽车各子系统实现其功能,从而实现整车的正常运 转。
根据预测,中国汽车市场 2021 年有望实现增长之后,2022-2025 年仍将维持 2%-4%的小 幅度增长,预计在 2025 年,整体市场销量将首次突破 3,000.00 万辆大关,达到 3,048.90 万辆。汽车软管的国内市场需求将表现出与汽车产业同步快速增长的趋势,2025 年,我国 汽车软管市场预测规模为 228.67 亿元。
工业软管在工业母机(注塑机)行业主要应用于液压系统。
注塑机在工艺过程中需要液压传 动系统作为动力系统为各种动作提供动力,作为液压动力传送或输送水、气、油等高压介质。 注塑机一直处于塑料机械加工机械领域的主导地位,产值占比约为 40.00%。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塑机设备市场。中国塑料机械工业 数据显示,中国注塑机行业市 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218.75 亿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237.8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83%, 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 预测,2024 年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约为 260.82 亿元。
风电液压系统正常发挥功能是确保整个风电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前提,工业软管作为液压系 统的重要配件,广泛应用于风电领域。风电液压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机的一种动力系统,它的 主要功能是为变桨控制装臵、安全浆距控制装臵、偏航驱动和制动装置、停机制动装臵提供 液压驱动力。
近年来,我国风电累计装机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风电 新增并 装机 4,757 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 3,067 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1,690 万千瓦。截至 2021 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 3.28 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 3.02 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 2,639 万千瓦。风电机新装机组数量的稳定增长将促进用 于风电机的工业软管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1.2. 改性塑料:汽车轻量化、家电智能化,有望成为未来下游应用提升动力
改性工程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以五大通用塑料(聚乙烯 PE、聚丙 烯 PP、聚氯乙烯 PVC、聚苯乙烯 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和五大工程材料 (聚酰胺 PA、聚碳酸酯 PC、聚甲醛 PO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聚丙醚 PPO)为 塑料基质,经过改性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击、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还可赋予产品可降解、可再生、抗菌、抗静电等新特性,改性工程塑料以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和性价比在 下游领域如家电、汽车、办公设备、玩具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据智研咨询数据显 示,家电和汽车行业为主要应用领域,应用分别占比 37%和 23%。
改性工程塑料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行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 我国的改性工程塑料基本从国外进口。
在行业发展初期,国内改性工程塑料企业主要利用劳 动力成本优势抢占中低端产品市场。
但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已经有 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有部分国内企业通过其技术研发和市场经验的积累,逐步在一些细分 高端市场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并不断开拓高端产品应用领域,持续 扩大业务规模。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改性工程塑料产量由 2016 年的年产 1563.00 万吨增长至 2021 年的 2193.00 万吨,预计 2022 年将达 2281 万吨。
轻量化趋势有望推动汽车改性工程塑料需求。
车用改性工程塑料应用范围逐渐从早期的汽车 内外装饰扩展到了汽车结构件上,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
2020 年工信部发 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2.0》提出:到 2035 年,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 25.00%,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 35.00%。同时根据规划,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 来主流趋势,而其对于轻量化要求更高,预计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改性工程塑料的需求将 逐步提高。
根据北京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测算,2025 年我国车用改性工程塑料消耗量将达 478.00 万吨。 家电智能化、性能提升,有望持续提高改性工程塑料在家电中的应用。
家电行业是改性工程 塑料行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之一,其中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中的改性工程塑料平 均含量分别为 43.00%、35.00%、24.00%和 11.00%左右。家电行业对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要 求不断提高,客观上促进了阻燃、耐高温、抗菌、环保性能等性能更好的改性工程塑料 在家电行业中的应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家电领域改性工程塑料使用量已经从 2015 年的 360.00 万吨提升至 2019 年的 460.00 万吨。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 年 中国家电市场 告》,2021 年家电市场全年零售额规模已达到 8,811 亿元,其中彩电市 场零售规模为 1,390 亿元,空调 1,651 亿元,冰箱 1,042 亿元,洗衣机 788 亿元。
预计未来几年,受政策引导、家电智能化升级以及新兴家电产品加快渗透等多方面因素驱动,家电消费市场增长的市场空间仍较大。
2020 年 5 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其中将鼓励废旧家电处理、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入重要任务;得益于物联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驱动,以及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家电业智能化、配套化、场景化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据 Statista 预测数据,预计 2021 年全球智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250.70亿美年将达到396.3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6.50%。由于智能家电对于改性工程塑料的功能要求更高,如大都要求阻燃,且根据不同用途,要求满足高灼热丝、高漏电起痕、高 RTI(相 对热指数)等条件。家电的智能化升级有望进一步带动改性工程塑料需求量的提升。
2.2. 竞争情况:外企整体上占据优势地位,国产逐步拉近差距
整体来看,我国工业软管行业呈现较为分散的“大行业,小公司”格局。随着国家政策对工业软管行业的标准不断加强,下游产业对本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日益增长,行业内部分产品质量较差,自主研发能力较低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而行业内领先企业依托其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自主研发带来的技术优势和成熟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占有量,从而使得工业软管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各细分领域中:
工程机械行业,由于工况比较复杂,该行业大多数应用场景对于软管要求性能与质量要求较高,国际知名厂商康迪泰克、德国瑞好、美国派克等由于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品牌认可度等方面相对国内行业内多数企业具备优势,占有较多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处于主导地 位。但近年来,派特尔、利通科技等国内本土品牌制造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将部分产品 综合性能提升至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品牌制造商水平,逐渐缩小与外资品牌厂商的差距。
汽车行业,目前外资品牌厂商美国伊顿、玛努利等凭借其生产规模、技术积累、研发投入等方面优势依然占据了较多市场份额,但本世纪初以来,一方面部分国内本土品牌制造商借助国内合资主机厂汽车配件国产化的趋势,通过与主机厂进行合作开发以及向欧美同行业企业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汽车软管制造的材料和工艺技术,逐渐在产品品质、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各大汽车制造商从降低成本考虑,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具有全球制造成本优势的中国厂商采购力度,推动了国内一批具有产品性价比及本土化服务优势的优质厂商崛起。
优秀代表包括亚大集团、鹏翎股份、川环科技等,其汽车软管产品几乎已经覆盖了国内主流 车企,已在国内汽车软管市场中占有重要市场地位。
工业母机和五金机械行业,上述两个行业工业软管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相对于工程机械和汽车行业,对高端软管的需求相对较少。较少外资和国内一线品牌厂商进入,少量的国内本土品牌制造商凭借着质量稳定与本土化优势获取了该行业较多的市场份额。
风电行业由于工况比较复杂,其对于软管性能与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尤其是高性能的树脂管需求量大,德国瑞好等外资品牌在该领域有技术与品牌优势,也因此占有较多市场份额。 但由于风电属于新兴行业,市场处于培育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品牌一线厂商软管产品在该域应用较少,给了有一定规模及技术实力的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
2.3. 行业壁垒:技术、客户、人才决定行业较高准入门槛
技术壁垒: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企业需要严密质控体系以及自主研发能力工业软管,尤其是液压系统管道的生产对原材料质量和性能、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压力的控制、精度、检测的手段和标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生产工艺的水平直接影响工业软管产品的质量。
管路管材的故障将直接导致机械故障,从而影响到工程机械、工业母机、汽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要求工业软管生产企业具备较高生产工艺和严密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此外,行业内竞争的激烈性,使得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从材料特性、工艺创新、质量提升、成本降低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才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稳定市场地位。同时,下游产业需求的多样性也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自主研发、开拓创新能力。
客户资源:供货商入选难度大,客户粘性高
大型工程机械或汽车制造厂商通常对供应商设立严格的考核程序和管理体系,新的供应商除 需要经过独立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其中包括工艺考核、产品质量 考核、试样、小批量供货,试样合格后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而且不同厂家对产品性能指标 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供应商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来保证产品的契合度和稳定性,同时对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也有极高的要求。
整个考核过程周期长,程序严格,对供应商自身规模和运营模式要求较高。因此,制造商选 定优质的供应商后,往往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信任度,也对新进入者 增加了行业的进入壁垒。
人才资源:技术人员需要企业长期培养
行业内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工业软管相关技术知识,还需要对汽车、工程机械、煤 炭、农机等行业专业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技术人员必须在生产和研发过程中进行多次的实验 与测试,才能开发出满足下游制造商需求的软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该类型的人才 培养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技术培养体系和长时间的投入。
3. 同行对比:公司成长速度领先,议价能力优于同行,估值较低
产品类型不同:
公司与利通科技、汇龙液压销售的工业软管主要类别不同,公司主要核心的产品类别包括树脂软管、尼龙软管及总成;利通科技、汇龙液压主要销售液压橡胶软管及总成,不同行业应用场景存在差异;公司与鹏翎股份、川环科技销售的主要工业软管类别存在差异,鹏翎股份、川环科技的产品主要是橡胶类工业软管,且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
客户资源偏向工程机械:
以鹏翎股份、川环科技等代表的国内龙头厂商总体拥有着更多品牌客户资源,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其产品主要覆盖了国内主流的车企;公司则在工程机械行业有客户资源优势,拥有徐工集团等主流工程机械行业客户,此外,公司还在注塑机、五金机械、风电等工业软管细分市场领域拥有较多品牌客户。
从技术层面分析,公司部分树脂软管的技术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知名品牌的水平,公司 产品具备与国际知名品牌同类产品竞争的能力。
公司主要树脂软管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尼龙软管产品主要定位于高端,公司橡胶软管产品主要定位于中端,但为了满足更广泛行业应用场景需求,还有部分型号尼龙软管及橡胶软管产品定位于低端。与外资品牌相比,公司中高压的树脂软管产品具有一定价格竞争优势;与国内知名公司相比,公司的部分型号尼龙软管具有价格优势。
公司虽规模较小,但业绩增长领先,2019-2021年公司营收 CAGR 达 15.13%,仅低于川环 科技的 16.05%,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26.96%,其他公司 CAGR 均为负。
派特尔盈利能力持续领先行业,尤其2021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行趋势下,公司逆势保持 盈利能力基本平稳,近几年毛利率均保持在 33%上下的水平,净利率2019-2021年则分别为 13.9%/18.8%/17.1%。
派特尔的各类期间费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但整体处 于行业范围之内;公司管理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财务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 司平均水平,公司现金较为充裕,不存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的情形。研发费用水平 高于可比公司。
公司运营能力与可比公司相比也较强,由于采取谨慎的财务策略,公司各期的应收账款周转 率略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同时公司各期的存货周转率均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数,存货周 转情况良好。
可比公司平均 PE TTM 为 32.32X,对应2021年平均 PE 为 33.83X,公司发行底价为 5.60 元,对应2021年 PE 为 10.18X,估值较低。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