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横处是千山——辽宁省经济、财政与平台解析

摘 要

核心观点

辽宁省经济财政实力整体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受到“挤水分”影响经济体量收缩,近两年经济增速已经回升。债务率偏高,考虑发债城投的调整后债务率尚可。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连、沈阳显著领先其余地市,但大连调整后债务率较高,盘锦政府债务余额较大,债务率较高。土地出让市场来看,2017年以来土地成交价款持续上升,有力支持了政府性基金收入。存续的发债城投平台中,低等级占比较大,高评级、高层级平台较少,主要集中在大连和沈阳,利差呈现显著分化趋势。城投平台主要经营业务仍以公益性业务为主,部分平台兼营准公益性和市场化业务。

辽宁省经济、财政属于全国中游,债务率偏高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全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比较发达,也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辽宁省经济体量在全国排名中游,“挤水分”后经济体量收缩,近两年增速回升,鉴于辽宁省传统工业大省的经济基础,有望维持一定增速水平;人均GDP尚可,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省财政收入水平同样排名中等,一般预算收入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我们用财政部口径计算24省份地区政府综合财力,辽宁在口径可比的24个省中,综合财力偏低,债务率较高,但发债城投有息负债规模不大,调整后债务率尚可。

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连、沈阳双雄并立

大连、沈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大连经济体量、人均GDP大于沈阳,两市经济财政实力显著领先其余地市。财政收入方面,2018年沈阳、大连一般预算收入超700亿元,其余地市在150亿元及以下;沈阳、大连财政自给率较高,阜新、铁岭预算赤字率超25%。同样用财政部口径计算地市综合财力,沈阳、大连综合财力远超其余城市,朝阳、阜新综合财力较为依赖转移支付。盘锦债务率较高,盘锦、营口、大连调整后债务率较高。

土地出让分析:总体市场需求稳定,核心地市热度较高

2017年以来,全省土地成交价款持续增长,总体来看辽宁省土地市场需求稳中向好,有力保障政府性基金收入。从成交金额和成交面积来看,核心地市优势凸显。沈阳作为省会城市,土地市场成交规模一直居省内首位,且占比持续提升。大连市住宅出让成交均价长期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调控政策边际收紧,土地市场下行压力有所增加,2019年政策呈现边际放松趋势。

城投债概览:低等级平台占比大,2018年底AA+利差大幅上升

低评级平台占比较大,高评级、高层级平台数量较少。存续债券所属地区以大连市、沈阳市为主,盘锦市、营口市、锦州市也有一定规模。2019年内到期及回售压力较大,尤以私募债为甚。城投债利差走势显著分化,2018年底部分AA+平台利差上升,其中私募AA+利差上升幅度尤其大。

城投平台梳理

辽宁省城投平台主营业务为基建、土地开发、棚改保障房等,部分平台兼营有收益的供水供暖等,少数平台还从事贸易、销售等经营性业务。资产结构中土地使用权占比较高,部分平台拥有一定规模海域使用权、林权。融资渠道以银行借款和债券融资为主,非标融资也占一定比例。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偏差、公开信息披露不全。

经济财政概览:产业转型助力经济修复

辽宁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省省会为沈阳,截至2018年,辽宁省辖14个地级市(其中沈阳、大连市为副省级城市)和16个县级市。

建国初期,辽宁地区下设沈阳、旅大、鞍山等5个中央直辖市,占当时中央直辖市近一半,重要性可见一斑。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辽宁成为全国重工业中心。凭借早期政策支持和资源禀赋,省内经济飞速发展。90年代以来,受国营经济占比较高、人口结构老龄化、产业结构老化等因素影响,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辽宁在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不断发力,省内经济、财政情况有所修复。

辽宁硼、铁、菱镁等矿产储量目前居全国首位,全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比较发达,冶金矿山、输变电、石化通用、金属机床等重大装备类产品和钢铁、石油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同时,辽宁也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渔业、优质水果及多种特产品的重点产区。目前,辽宁省拥有华晨宝马、上汽通用(沈阳)北盛、鞍钢集团、辉瑞制药等大型企业。

辽宁省经济、财政均属全国中游水平

“挤水分”影响经济增速,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经济体量在全国排名中游,近年来增速较低。2018年,辽宁省GDP总量达2.5万亿元,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14;2017年人均GDP为5.4万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万元。受2016年经济数据“挤水分”影响,辽宁省2013年-2018年名义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是唯一一个五年名义GDP复合增长率为负的省份。

辽宁省长期以来是东北三省的老大哥,挤水分后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近两年增速回升。在2015年之前,辽宁经济总量接近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和,三省GDP增速相差不大。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 告中承认“经济数据弄虚作假”,为挤掉数据中的水分,公布的2016年辽宁省GDP大幅回落,仅为2.22万亿元(同比-22.4%)。近两年辽宁省经济在前期低基数水平上略有修复,2018年辽宁省政府 告指出辽宁“已经走出了最困难时期”,GDP达2.53万亿元(同比+8.14%),经济体量回升至2012年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2018年第三产业占比已超50%。第二产业历史上是辽宁省的经济支柱,2013占全省GDP比例约51%。经济挤水分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16年第二产业占比由45%下降至39%,此后企稳在40%左右,第一产业占比在8%左右波动,第三产业则升至52%。辽宁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数据显示2016-2018年服务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12%、13%。同时,辽宁依靠自身临海、沿边的优势大力发展运输、物流业。2017年辽宁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其中大连片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等产业。2018年辽宁省快递业务量突破5亿件、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3亿吨。

第二产业投资增加,民间投资企稳略有回升,有助于省内固定资产投资结束下滑趋势。2018年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束了长达4年的负增长态势,相比2017年增长4%。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2%、12%、-1%,第二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提振作用明显。2018年辽宁省民间投资为4243亿,止跌回升;民间投资占固定投资比例为63%,相比2017年小幅上升,民企投资环境略有改善。而在2018年底召开的“全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辽宁省政府未来将在土地价款、部门采购预算和融资等方面给予地方民企一系列优惠条件。总体来看,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辽宁省本身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有望在挤水分后低基数的情况下维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财政收入水平不高,债务率较高

一般预算收入处于中游水平,收入CAGR和质量尚可。与辽宁省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2018年辽宁省一般预算收入为2616亿元,全国排名第14;2015-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在全国排名中上游。2018年辽宁省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例达76%,与黑龙江基本持平(77%),略高于吉林(72%),在全国排名中上,收入质量尚可。

辽宁省综合财力排名中游,债务率较高,调整后债务率排名中等。参照 告《吉林省经济、财政与平台解析》中的算法[1],辽宁省2018年财政部口径的综合财力达5928.6亿元,在可比的24个省份排名第15。用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得到债务率,辽宁省债务率较高,2018年达145%,在24个可比省份中仅次于贵州;考虑发债城投有息负债后,用(政府债务余额+发债城投有息债务)/综合财力计算调整后债务率。受到挤水分等负面事件影响,近年来辽宁省城投融资环境较差,发债城投有息负债规模不大。考虑发债城投有息负债后,调整后债务率为191%,相对于债务率增加幅度不大,排名第14。

[1] 地区政府财力=(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央(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支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央(上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支出)。

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连、沈阳双雄并立

大连、沈阳发展水平较强,剩余地市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大连作为计划单列市,GDP规模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2018年GDP分别为7363.92亿元(同比+9%)、7668.50亿元(同比+4%)。省会沈阳紧随其后,2017年、2018年GDP分别为5864.97亿元(同比+7%)、6292.40亿元(同比+7%)。其余地市中,鞍山GDP超过1500亿元,铁岭、阜新表现偏弱,2018年GDP分别为600.80亿元、446.0亿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营口、盘锦等一干地市经济体量相差不大,均在1000亿元左右。大连2017年人均GDP达105387元,是辽宁唯一人均GDP过10万元的城市。2017年辽河油田所在地盘锦人均GDP 75682元(同比+7%)位于全省第二,沈阳人均GDP 70722元(同比+7%)紧随其后。阜新、铁岭垫底,人均GDP低于25000元,且增速较慢。

除沈阳、大连外,其他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小。2018年沈阳、大连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408.8亿元、183.3亿元,远超其余地市。收入增速方面,营口、沈阳、抚顺表现亮眼,2018年同比分别增长140%、93%、85%。盘锦、鞍山、大连、铁岭、葫芦岛等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负增长,其中盘锦市增速低至-54%。

沈阳、大连财政自给率较高,阜新、铁岭预算赤字率超25%。从2018年财政数据来看,沈阳、大连财政自给率(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处于第一梯队,自给率超70%。盘锦、营口、 鞍山自给率分别为66%、58%、55%,自身财政造血能力尚可;阜新、朝阳和铁岭三省表现较差,财政自给率不及30%。用(一般预算支出-收入)/GDP来计算预算赤字率,沈阳、大连赤字率相对较低,仅为4%;铁岭、阜新、朝阳三市预算赤字率分别达27%、26%、23%,较为依赖转移支付。

沈阳、大连综合财力远超其余城市,朝阳、阜新对转移性收入依赖性强。我们仍以财政部口径计算辽宁省不同城市的政府综合财力。总体来看,沈阳、大连2018年综合财力远超其余城市。朝阳上级预算补助收入为一般预算收入的3倍左右,自身造血能力相对较弱;阜新一般预算收入仅为42亿元,上级预算补助收入达158亿元,地方财政较为依赖转移性收入。丹东、阜新、抚顺、盘锦四市综合财力均在200亿元左右,相差不大。

土地出让分析:总体市场需求稳定,核心地市热度较高

土地市场需求稳中向好,有力保障政府性基金收入。2016-2018年辽宁省土地市场成交地面均价逐年攀升,2017年增幅显著,成交地面均价1251元/㎡,同比增长23%,2018年增速放缓,同比增长8%。总体来看,土地出让成交额增长相对稳定,2016—2018年分别为479.77亿元、579.65亿元、785.26亿元,2018年同比增长35%,有力保障政府性基金收入。近两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较高,基本保持在80%以上。

从成交金额和成交面积来看,核心地市优势凸显。沈阳市和大连市作为辽宁省的两个副省级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强、城市发展速度快、基础设施条件好,加之商服、贸易的不断升级,带动土地市场需求增长。沈阳市土地成交规模优势明显,2018年土地出让成交额350.61亿元,占全省成交额的45%,其中住宅用地成交额298.11亿元,占全省住宅用地总成交额的50%。大连市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旅游城市,土地市场的认购热情较高,在商服办公用地市场优势更为突出,2018年大连市商服办公用地成交地面均价高达11009元/㎡,成交规模占全省22%。

县级市方面,整体市场成交规模较小,大石桥市成交总量相对较大。在发债的县级市中,大石桥市的土地市场需求热度相对较高,2018年土地成交额7.29亿元,住宅用地成交地面均价1772元/㎡, 石桥大街北地块(成交价款0.33亿,成交均价11010元/㎡)和朝阳路东片旧区B-02地块(成交价款0.65亿,成交均价3750元/㎡)两地块的高价成交拉升当年商服办公用地成交均价至3092元/㎡。整体来看,县级市的土地市场活跃度一般,成交规模总体较小。

全省土地成交总量波动上行,成交均价呈现回调趋势

2017年以来,全省土地市场量价波动上行,2018年下半年成交均价呈现回调趋势。从总成交规模上看,2017—2018年全省土地出让收入逐年递增,分别同比增长21%、35%。2017年12月单月成交额140.54亿元,达到近三年历史单月成交高点,当月沈阳市3宗住宅用地总出让成交额高达42.32亿元,其中金地18.07亿元竞得教育学院地块,地面均价32250元/㎡,沈阳中南乐加13.14亿元摘得铁西地块,地面均价13200元/㎡,沈阳旭辉11.11亿元竞得细河路南2号地块,地面均价12980元/㎡。

成交均价方面,2018年6月受沈阳市住宅用地成交规模占比高的影响,单月成交地面均价达到历史高点2828元/㎡。下半年成交均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调,与成交额波动上行形成对比,表明商住用地成交占比下降,工业用地成交占比增加。2019年初成交额相对稳定,成交地面均价仍处于调整区间,预计2019年市场成交规模将保持稳定趋势。

住宅用地市场成交增速明显,商服办公用地市场需求相对稳定。2016—2018年,住宅用地成交规模增速逐年递增,2018年大幅增长45%,成交规模594.36亿元,占2018年全部土地成交额的76%。商服办公用地市场成交规模基本稳定在年均85亿元,流拍率在20%左右。

从单月成交规模和成交均价来看,住宅用地市场成交量价变动趋势基本与全部土地成交保持一致,2017年底及2018年6月成交规模达到历史高位,月均成交规模约占全部土地成交的69%。2018年年底以来,成交均价有所回调。

地市土地市场差异大,沈阳、大连成交量价优势明显

沈阳作为省会城市、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土地市场也受开发商和投资者青睐,土地市场成交规模一直居省内首位,且占比逐年递增。2016—2018年沈阳市成交规模分别占全省的39%、40%和45%,占比逐年递增,成交量优势明显。

沿海区位优势,带动区域土地市场热度。营口市区位优势突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的叠加位置,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沈阳经济区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加之政府积极支持“飞地经济”的发展,为营商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全面打造“宜居、宜游、宜工、宜商”城市形象也吸引房企拿地的热情,推动住宅用地和商服办公用地的需求,2018年营口市土地出让成交价款74.32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住宅用地成交52.36亿元(同比增长382%)。

葫芦岛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为山海关外第一市。自2017年5月公布《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葫芦岛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旅游先行区的批复函》以来,葫芦岛市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会,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住宅用地市场的需求,2018年土地出让成交价款为45.86亿元(同比增长43%),住宅用地成交36.40亿元(同比增长55%)。

大连市土地出让成交均价居高位,住宅用地市场热度高。大连市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和旅游城市,站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带动辽宁省经济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强,环境区位优势明显,居住环境优越,推动住宅用地市场的交易动力,住宅用地成交均价常年处于高位,2016年4月住宅用地成交均价达历史高点39424元/㎡(同月华润14.36亿元高价拍得中山区景山街地块,地面均价40647元/㎡),2018年大连市住宅用地成交地面均价8626元/㎡,市辖区成交均价则为12677元/㎡,高成交均价反映出市场对大连市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

沈阳市土地出让情况分析

土地市场成交热度较高,持续支撑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

沈阳市供地政策边际放松,稳定市场预期。2018年4月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沈政办〔2018〕62号,以下简称“62号文件”)。在《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沈政办〔2017〕59号,以下简称“59号文件”)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与59号文件不同的是,62号文件指出“进一步加大新增土地供应,供应规模不低于2017年水平”,积极盘活闲置土地,稳定市场预期。

土地成交量价齐涨,支撑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2018年全市土地出让规模1271.09公顷,同比增长50%,土地供给的大幅增加,带动市场需求的上涨,2018年土地出让成交面积1090.52公顷,同比增长64%。土地出让收入有力支撑了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大幅增长,2018年沈阳市政府性基金收入408.8亿元,同比增长93%。2019年初,成交地面均价进一步上涨至5823元/㎡,市场活跃度仍然较高,预计将持续支撑政府性基金增长。

住宅用地成交量价齐高,商服办公用地需求稳步增长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优势资源集中度高,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之都的政策推动下,城市人口吸附能力提升,带动土地市场尤其是住宅用地市场需求增长。2016-2018年住宅用地成交规模逐年攀升,2018年为298.11亿元,同比增长46%;流拍率17%,同比下降29%。此外,住宅用地成交规模占全市成交规模的85%,占据土地出让的大头。与住宅用地市场相比,商服办公用地市场规模较小,2018年成交规模27.27亿元,同比增长98%;流拍率19%,同比下降10%。无论是住宅用地还是商服办公用地,市场需求的稳步攀升反映出开发商与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土地市场的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房地产政策调控下,沈阳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土地出让金整体呈现上涨趋势。2016年沈阳市土地成交均价的大幅上涨,2017年初住宅用地成交均价同比上涨256%。受此影响,2017年上半年沈阳房地产市场调控基调由“去库存”为主转向“稳房价”,6月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沈政办发〔2017〕26号),全面加强土地出让统筹管理,差异化的调整土地出让供给,严防高价土地扰乱市场。调控政策在短期内起到抑制住宅与商服办公用地的成交价格的作用,但受多方因素的影响,2017年下半年土地出让均价波动上涨,尤其是住宅用地成交均价上涨压力较大。

为进一步稳定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2017年8月至今,沈阳市政府相继出台59号文件、62号文件、106号文件等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工作,“因区制宜”对房价增长过快的区域实施严限购政策的同时增加人口密集、住宅需求大的区域的土地供给,整体来看,“防过热”与“稳市场”相结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推动土地出让价格在一定的区间内上下波动,但从年度数据来看,土地出让金显著增加,土地市场热度仍然较高。

大连市土地出让情况分析

2018年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土地市场下行压力增加

调控政策边际收紧,土地市场下行压力增加。在2016年加速“去库存”的大背景下,2016-2017年大连市土地出让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土地供需均呈现大幅度增长,2017年全市土地出让成交面积1035.43公顷,同比增长64%,成交规模151.02亿元,同比增长41%。政府性基金收入达到199.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有力支撑了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在土地市场的持续升温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8年大连市政府连续出台调控政策,降低土地出让供给。2018年土地出让成交规模123.8亿元,同比下降18%,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同比下降8%。

2018年住宅用地与商服办公用地市场“双双遇冷”

2018年“限购、限售又限价”政策调控传导效果显著,加码抑制高溢价出让,住宅用地市场成交缩量明显。分析月度住宅用地市场成交情况可以发现,2018年下半年市场需求动力匮乏,8月住宅用地成交规模仅为1.1亿元,之后的4个月成交规模连续小于1亿,市场出现持续下跌行情,主要成因与2018年3月出台《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大政办发〔2018〕31号)有一定相关性,限购、限售政策的出台制定程度抑制开发商拿地热情。5月大连市又加码楼市调控,紧急叫停可能溢价过高的大橡塑地块招拍挂,进一步打压高溢价出让,限购、限售又限价的严控政策导致2018年下半年住宅用地成交骤降,全年流拍率显著上升。

总量上看,2018年大连市住宅用地与商服办公用地市场“双双遇冷”。2018年住宅用地成交规模94.42亿元,同比降低5%,流拍率大幅度上升至40%,商服办公用地市场同样表现不佳,成交规模20.58亿元,同比降低9%,流拍率高达47%。

住宅用地需求的挤压,一定程度促进商服办公用地市场的需求增长,2018年9月商服办公用地成交规模10.78亿元,成交均价为38802元/㎡,达到历史最高点(其中大商股份10.45亿元成交中山区北部东港商务区内地块,成交地面均价40973元/㎡)。

城投债概览:低等级平台占比大,18年底AA+利差大幅上升

低等级平台占比较大。根据Wind城投债分类标准,剔除港口类企业,补充星海湾、大洼城投等平台,截至2019年4月20日,辽宁省城投平台存量债余额为760.30亿元,存续城投债共98只,涉及发行人44个。从发行人最新评级来看,AAA级仅有1个、AA+有5个、AA-级有6个、AA级有27个,A+有3个,无评级2个,主要以中低等级平台为主。

存续债券所属地区以大连市、沈阳市、盘锦市、营口市、锦州市为主。大连市存量债券余额293.1亿,占全省总额的38.6%,沈阳市、盘锦市、营口市、锦州市以95.2亿元、93.3亿元、84.6亿元、71.2亿元分列其后。存量债余额在20-50亿元的地级市有鞍山市、本溪市、铁岭市。抚顺市、葫芦岛市、阜新市、朝阳市、丹东市5个地级市债券余额较小,合计仅占全省总额的4.4%。城投平台个数方面,沈阳市9个,大连市8个,盘锦市6个,营口市5个,锦州市4个。其余地级市分别有1-2个平台。

2019年内到期及回售压力较大。2019年城投债回售+到期规模较大,达到214.7亿元,占存续债券的28.24%,存在一定的滚续压力。随后,2020年仍然到期及回售规模仍然较大,达133.3亿元,占存续债券的17.53%。

2019年私募债到期压力尤其大。在2019年回售及到期的城投债中,私募债余额143.5亿,占比达到66.84%,私募债的集中行权及到期将带来。公募债在2022年及之后存在较大的滚续压力,合计有310.2亿存续债到期或行权。分地级市来看,辽宁省部分地级市对私募债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抚顺市、铁岭市仅发行私募债,大连市、本溪市、鞍山市私募债占比均超过50%,其中部分城投平台私募债占比尤其高。

辽宁省城投债利差走势显著分化。2018年初至2018年中,受城投政策收紧影响,辽宁省各类型、各等级城投债利差明显上升,幅度达到100-200BP。2018年7月国常会提出保在建、稳重点基建项目后,AAA公募债信用利差企稳;AA公募债、私募债利差相较于年中的最高点也有所下行。但AA+利差并未企稳,尤其是AA+私募利差于2018年年底陡峭上行。具体拆分样本中AA+利差主体,主要是大连德泰、大连普湾、沈阳和平国资、大连建投、辽宁能投五个主体,其中部分主体利差于2018年下半年显著上行,导致AA+私募债利差处于相对高位。AA+公募利差也有所上行,但上行幅度相对较小。

辽宁城投债平台梳理

辽宁省有存续债务的城投平台中,高层级、高等级平台数量较少,省级平台仅辽宁能源,AAA平台仅沈阳地铁,绝大多数平台为AA及以下。受到经济财政挤水分影响,2016-2017年部分平台评级下调至AA-、A+等,AA-及以下平台数量较多。辽宁省城投平台主营业务为基建、土地开发、棚改保障房等,部分平台兼营有收益的供水供暖等,少数平台还从事贸易、销售等经营性业务。资产结构中土地使用权占比较高,部分平台拥有一定规模的海域使用权、林权;存货或在建工程规模较大,主要是基建、土地开发、棚改成本等;政府往来款规模普遍较大,存续期限较长。融资渠道以银行借款和债券融资为主,非标融资也占一定比例。

省级城投平台简介

辽宁省级只有一个平台,辽宁能源投资,主要从事电力投资,供热及供电业务。资产结构中,持有华能国际等股票资产,拥有地方发电站股权等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也较大。辽宁能投资产规模不大,资产负债率较低,带息债务规模较小。

沈阳市及其城投平台简介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下辖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等共10区,康平县、法库县2县,并代管县级市新民市。全市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1万人,是东北唯一特大城市。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全市金融及金融服务机构达726家。

2017-201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78.7亿元(同比+6%)、93.7亿元(同比+19%);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81.2亿元(同比+34%)、150.1亿元(同比+85%)。2018年沈阳市GDP达6292.4亿元(同比+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5%。三大产业占比从2017年的9.1:39.3:51.6调整为2018年的8.0:39.6:52.4,第三产业占比略有上升。

沈阳境内的华晨宝马、上汽通用(沈阳)北盛、盛京银行等企业为辽宁省纳税百强企业。其中华晨宝马为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从事BMW品牌汽车制造、销售和售后等业务。

平台方面,沈阳市城投平台主要从事公益性业务,其中地铁集团公司是沈阳市地铁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主体,资产主要为地铁相关资产及政府单位往来款,补贴规模较小。公用集团公司是沈阳市公用事业主体,业务以供暖、供汽等为主,资产主要为热 管线、固定资产、房地产等,补贴规模较大。

大连市及其城投平台简介

大连为计划单列市之一、副省级城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千米,下辖7市辖区、2县级市、1县。大连拥有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地市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城市东部的大连港是中国沿海主要干线港,被国家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拥有石化、船舶、现代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果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工业基地。

2017 -2018年大连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331.3亿元(同比-4%)、370.4亿元(同比+12%),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121.7亿元(同比-7%)、122.8亿元(同比+1%),2018年财政情况有所修复。大连2018年GDP达7668.5亿元(同比+4%),经济体量超过省会沈阳。三大产业占比从2016年的6.8:41.8:51.4调整为2017年的6.4:41.5:52.1,第三产业占比略有增加。

大连市内有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辉瑞制药、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等大型企业。其中辉瑞制药母公司辉瑞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为世界500强之一。平台方面,大连市属的大连建投为大连市能源及交通投资主体。

其余地级市简介

鞍山简介

鞍山位于辽东半岛中部,下辖4个市辖(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1个县级市(海城市),1个县(台安县),1个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8年已探明的铁矿、菱镁矿和滑石矿储量分别占全国的25%、80%和40%,已探明的岫玉储量占世界的60%。此外,2017-2018年鞍山GDP分别为1613.1亿元(同比+10%)、1751.1亿元(同比+9%);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40.2亿(同比+5%)、151.4亿(同比+8%),全省排名第3,经济、财政实力较强。鞍山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辖区内公司鞍钢集团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市值排名第3,2018年重返世界五百强行列。市内还有鞍山银行、后英集团和鞍山金和矿业等大型企业,其中后英集团主要生产镁制品,金河矿业主营铁矿开采。

盘锦简介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为辽河入海口城市,下辖3区(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1县(盘山县)。盘锦别名“湿地之都”,其中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城市“缘油而建、因油而兴”,境内有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目前,盘锦发展模式正逐渐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开采辅助活动行业、石油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多产业支撑转变。2017-2018年GDP分别为1087.2亿(同比+7%)、1216.6亿(同比+12%);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18.9亿元(同比+18%)、135.7亿元(同比+14%),全省排名第4。辖区内重点企业均主营石油相关业务,如中石油天然气辽河石化分公司、华锦化工、北方沥青等。

营口简介

营口地处渤海东北岸,下辖4区(鲅鱼圈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1个沿海新区、2个县级市(大石桥市、盖州市)。沈海高速公路、哈大铁路和哈大高铁穿境而过。营口矿产资源丰富,菱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镁质材料产量居亚洲第一。营口港目前是中国第八、世界第十二大港口,海铁联运总量居全国第一。营口市以港口建设为平台、以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镁质材料、纺织服装和新型建材为支柱产业。2017-2018年GDP分别为1270.5亿(同比+10%)、1346.7亿(同比+6%);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13.7亿(同比+8%)、131.3亿(同比+16%),全省排名第5。中海沥青(营口)为辽宁省纳税百强企业。民营企业中,营口忠旺铝业和嘉晨集团规模较大,前者母公司为亚洲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后者主营冶金、镁质耐火材料、煤化工等业务。

锦州简介

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北依松岭和医巫闾山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是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进入海路运输和通向祖国内地的重要通道。锦州市省内主要食盐产区之一,矿产和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石化、冶金和农产品深加工为锦州支柱产业。2017-2018年锦州GDP分别为1077.5亿(同比+4%)、1192.4亿(同比+11%);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91.2亿元(同比+8%)、100.3亿元(同比+10%),全省排名中游。锦州拥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锦州银行等重点企业。

抚顺简介

抚顺下设四区(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三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抚顺),辖区内有浑河、太子河、清河等多条河流,为省内其余地市每年提供约26亿元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抚顺旧有“煤都”之称,煤炭、石化为支柱产业。2017-2018年抚顺GDP、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038亿(同比+9%)、89.4亿元(同比+1%),经济、财政实力一般。抚顺市内有中石油天然气抚顺石化分公司、抚顺矿业、抚顺银行、抚顺特殊钢铁等大型企业。

葫芦岛简介

葫芦岛位于辽宁西南部,辖区内有丰富的铅、锌、铜、钼等矿产。石油化工、船舶机械、有色金属和能源电力为葫芦岛支柱产业。2017-2018年GDP分别为717.9亿(同比+11%)、812.8亿(同比+13%);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72.8亿元(同比+20%)、82.3亿元(同比+13%)。

丹东简介

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下辖3个市辖区(元宝区、振兴区、振安区)、1个宽甸满族自治县、2个县级市(东港市、凤城市)。地市南临黄海、西界鞍山,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境内有一处中朝边民互市贸易。辖区内已发现矿藏资源达64种,为中国“硼都”;地热资源丰富,是温泉疗养胜地。2017-2018年GDP分别为787亿(同比+5%)、816.7亿(同比+4%);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72.7亿元(同比+6%)、73.4亿元(同比+1%),在全省处于中下游水平。

本溪简介

本溪地处辽宁省东部,为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本溪下辖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和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溪曾被称为“煤铁之城”,近年来本溪致力于向“中国药都”转型。2017-2018年本溪GDP分别为777.1亿(同比+1%)、813.2亿(同比+5%);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64.6亿(同比+17%)、62.6亿(同比-3%),经济、财政水平在全省排名靠后。中国500强企业本钢集团总部设立在本溪市。

铁岭简介

铁岭位于辽宁北部,下辖2个市辖区(银州区、清河区)、2个县级市(调兵山市、开原市)和3个县(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辖区内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清河发电厂曾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下辖的西丰县为我国最大的梅花鹿产品集散地,人参、鹿茸远销日韩等国。2017-2018年GDP分别为594.5亿元(同比+1%)、600.8亿元(同比+1%);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49.2亿元(同比+6%)、52.2亿元(同比+6%),整体经济、财政实力较弱。市内有辽宁省纳税百强企业铁法煤业。

阜新简介

阜新位于辽宁西部,下辖5区(海州、细河、太平、新邱、清河门)、2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萤石、沸石、硅砂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玛瑙产销量占全国的一半。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目前有重点产业煤化工、液压、氟化工、农产品加工、皮革、新型能源、铸造、板材家居、新型材料和玛瑙共十个。辖区内上市企业德尔股份(300473.SZ)为电泵行业龙头企,主要客户包括戴姆勒、奥迪和宝马等。2017-2018年阜新GDP分别为409.1亿元(同比+0.3%)、446.0亿元(同比+9%);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38.2亿(同比+7%)、42亿(同比+10%),全省排名靠后。

其余地级市城投平台简介

沈阳、大连以外地级市发债城投平台一共10家,其中锦州市2家平台,锦州城投以基建为主,锦州华信以国资运营为主,其余地级市只有一家有存续债的城投平台。上述地级市城投平台主体评级全部为AA,业务以基建、土地开发、保障房为主,绝大多数还经营供水、供热、客运等公用事业,营口城投、本溪城投、锦州华信、铁岭公资从事地产、贸易、担保、金融等经营性业务。资产中土地使用权规模较大,基建、土地开发成本和形成的相关资产、政府及单位往来款也占据很大比重,补贴规模普遍较大。

区县城投平台简介

沈阳、大连下辖区县城投平台简介

沈阳、大连下辖区县城投平台一共9家,其中沈阳市辖区4家,代管县1家;大连市辖区2家,代管县2家。上述区县级平台主体评级基本为AA,个别为AA-,主要承担基建、土地开发、保障房等职能,业务公益性较强;个别主体主业为国资运营,如大东国资主要收入来自风机销售,但基建、保障房也占据较大比重,瓦房店沿海开发、大连融强还从事海域出租业务。资产中基建、土地开发的成本和形成的相关资产规模较大。

沈阳、大连以外区县城投平台简介

沈阳、大连以外的区县级城投共8家,市辖区平台2家,县或县级市平台6家。沈阳、大连以外区县级平台评级普遍较低,4家主体评级为AA,4家为AA-及以下,其中黑山通和、凤城国投2017年评级被下调。上述区县级平台业务以基建、土地开发、保障房为主,兼营公用事业(供热、供暖),还从事产品销售、地产、旅游等经营性业务;资产中土地使用权、基建和土地整理成本占比较大,也存在政府往来款规模大,账龄较长等问题。

辽宁省主要发债园区介绍

金普新区:东北首个国家级新区,18年入选工业百强区

大连金普新区设立于2014年,是东北三省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并于2018年入选工业百强区。新区在原普兰店区部分地区基础上设立,目前金普新区管委会下辖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普湾经济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4个正局级功能区管委会。园区致力于带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汽车及零部件等工业的重要承接地。

金普新区2017-2018年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44.1亿(同比+15.01%)、148.6亿(同比+3.08%),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23.77亿(同比+43.29%)、36.65亿(同比+54.18%)。大连金普新区2016-2017年GDP分别为2296亿、2200亿,2019年当地政府工作 告预计2018年由降转升达到2376亿(同比+8%),占大连市生产总值的30.98%,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连开发区:金普新区发展主力军,跻身对外贸易十强

大连开发区于1984年9月成立,行政级别为正局级,是大连金普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17年,大连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在辽宁省1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列第4位,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中排名第14,并跻身对外贸易十强。区内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70余家,拥有英特尔、博格华纳、辉瑞制药、蒂森克虏伯、富士冰山、大众发动机、新罗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企业顶级项目。大连经济区未公开披露独立财政数据。

普湾经济区:地处大连市地理中心,下设一湾三园五小镇

普湾经济区于2010年4月建立,园区位于地处大连市地理中心,涵盖三十里堡、石河、复州湾、炮台四个街道全域,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普湾经济区以“一湾三园五小镇”为发展载体,在三大特色产业园区中,松木岛化工园区瞄准“东北最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目标,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加速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冷链物流等新兴领域的转型升级,炮台经济开发区则重点发展食品深加工产业,目前已有规模以上企业31家,上市公司4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2018年,京东大连“亚洲一号”项目在园区内签约落户,建成后将为园区贡献上亿税收。

园区2017-2018年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2.11亿元(同比+15.06%)、9亿(同比-25.74%),以税收收入为主,其中2017年税收收入达9.23亿,占整体一般预算收入的76.2%。2017-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3.50亿(同比-25.3%)、2.93亿(同比-16.37%)。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位于营口主城区,二级工程尚在建立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紧邻营口港,位于营口主城区南部。总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园区拥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基地,致力于建设工业铝材、光伏组件、化工新材、汽车零部件和液晶显示五大产业集群。近年来引进辽宁忠旺、石钢京诚中试基地、三峡能源和汉能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及可口可乐、百威啤酒、福斯油品和五矿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园区不仅具备特种钢材制品、铝镁锆钛金属材料等原材料供应能力,又拥有大型数控加工中心、工业铝材加工装备等生产制造基础,产业生态初步形成。2017-2018年沿海产业基地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7.8亿元(同比+12%)、6.1亿元(同比-21%),税收占比分别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