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掘进机 1
第一节 掘进机的撤除 2
第二节 掘进机的运输 2
第三节 掘进机的安装 2
2、 采煤机 1
3、 液压支架 1
4、 刮板输送机 1
5、 刮板转载机、减速器与破碎机 1
6、 皮带输送机 1
7、 乳化液泵 1
8、 大型设备搬家的组织和实施 1
- 掘进机
- 掘进机的撤除
1、掘进机总体结构:
EBZ135型掘进机由截割部、铲板部、第一运输机、本体部、行走部、后支承、液压系统、水系统、润滑系统、电气系统构成。
2、撤出技术要求:
(1)巷道断面宽敞条件下,机器可分解为五部分:
①截割部分 ②铲板部 ③第一运输机 ④本体⑤履带后支承等。
(2)巷道断面窄小条件下,机器可分解为14个部分:
①各类盖板 ②截割部(包括截割升降油缸) ③主铲板 ④侧铲板 ⑤第一运输机前溜槽 ⑥第一运输机后溜槽 ⑦泵站 ⑧电控箱 ⑨油箱 ⑩操纵台 ?后支承部 ?第二运输机连接架 ?履带部 ?本体部(包括铲板升降油缸)
(3)分解及运输顺序:
一般情况下,按下列顺序分解和向井下运输。
井下分解及运输顺序表
分解顺序 |
运输顺序 |
组件名称 |
1 |
14 |
各类盖板 |
2 |
1 |
截割部(包括截割升降油缸) |
3 |
2 |
主铲板 |
4 |
3 |
侧铲板 |
5 |
6 |
第一运输机前溜槽 |
6 |
7 |
第一运输机后溜槽 |
7 |
11 |
泵站 |
8 |
13 |
电控箱 |
9 |
10 |
油箱 |
10 |
12 |
操纵台 |
11 |
8 |
后支承部 |
12 |
9 |
第二运输机连接架 |
13 |
5 |
履带部 |
14 |
4 |
本体部(包括铲板升降油缸) |
注意:运输过程中各部件的方向,防止反向运输给安装带来不便。
第二节 掘进机运输
各部分运输参数表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外形尺寸(m) |
重量(t) |
备注 |
1 |
截割部(包括截割升降油缸) |
1 |
3.61×1.42×0.8 |
6.12 |
|
2 |
主铲板 |
1 |
1.998×1.4×0.689 |
2.182 |
|
3 |
侧铲板 |
1 |
1.55×0.72×0.4 |
0.48 |
|
4 |
本体部(包括铲板升降油缸) |
1 |
3.62×1.5×1.31 |
8.42 |
|
5 |
履带部 |
2 |
3.35×0.78×0.77 |
4.76 |
|
6 |
第一运输机前溜槽 |
1 |
3.886×0.72×0.56 |
1.208 |
|
7 |
第一运输机后溜槽 |
1 |
1.72×1.36×0.65 |
1.42 |
|
8 |
后支承部 |
1 |
2.0×2.2×0.96 |
2.64 |
|
9 |
第二运输机连接架 |
1 |
1.24×0.79×0.3 |
0.4 |
|
10 |
油箱 |
1 |
2.22×0.67×0.79 |
0.6 |
|
11 |
泵站 |
1 |
1.71×0.56×0.67 |
1.37 |
|
12 |
操纵台 |
1 |
2.0×0.85×0.8 |
0.58 |
|
13 |
电控箱 |
1 |
1.86×0.65×0.73 |
0.5 |
|
14 |
各类盖板 |
- 运输要求
⑴运输路线:
地面——副井——井底车场——一级运输大巷——二级运输大巷——三级运输大巷——3700运输大巷——3700阶段运输大巷——工作面
⑵应充分考虑到所用平板车和矿车的承重能力,所装设备中心位置应与平板车的中心位置相符,但还得考虑运输过程巷道的宽度,以免运输过程中设备倾斜或碰撞巷道中的设施设备。在固定设备时利用花兰螺丝配合钢丝绳进行紧固,设备与平板车接触面必须垫道木或耙板,防止设备窜动,钢丝绳配合耙板紧固时要防止设备损坏和划伤。
- 对于液压系统及配套管路接口部分,必须采取防尘措施;对传动部件和易损部件采取防护措施。
- 诸如销子、螺栓类等小件物品,应放入专用器件内妥善保管并与相应的分解部分一起运送。
第三节 掘进机的安装
一、掘进机安装的安全注意事项:
1、掘进机安装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起吊时必须另打专用的起吊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120KN,预紧力不小于120KN.M同时不得利用原支护锚杆进行安装起吊装置,在起吊过程中,要不定时的对起吊使用的锚杆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再重新另打起吊锚杆,确保起吊锚杆安全可靠。对使用的起吊工具及固定设施设备,都必须具有双防护装置,否则不装起吊设备。
2、当人员拉倒链时,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严禁站在倒链下方或起吊的重物的下方以及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区域内作业。
3、当使用绞车起吊时,必须使用与物件吨位相配套的滑轮和吊挂设施,并用双螺帽固定好吊挂设施,经现场安全员、负责人双重监察确认后,方可再挂起吊设施和物件,否则严禁操作。
二、安装方法:
1、本体部和履带行走部的安装方法:
(1)用钢丝绳将本体部固定牢固,利用2个五吨倒链进行起吊;
(2)本体部吊起后,在本体部的下方用枕木将本体部垫起支牢,使其底板距履带部的安装面为370mm以上;
(3)用钢丝绳将一侧履带部固定牢固,利用2个五吨倒链起吊,并与本体部相联接,紧固力矩为1200N·m;
(4)用枕木等物垫在已装好的履带下面,以防侧倒。
(5)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的履带;
(6)两侧履带联接完后,用与(1)同样的方法将本体部吊起,抽出枕木等物;
(7)紧固螺栓后,再用专用设施进行防松,防止螺栓脱落。
2、后支承器的安装方法
(1)用 五吨倒链起吊后支承器与本体部的后部联接;
(2)联接螺栓的紧固力矩为882N·m。
3、铲板部的装配方法
(1)用钢丝绳将铲板固定牢固后,用五吨倒链吊起,与本体的机架相联接;
(2)安装完成后,使铲板的前端与底板接地,或者垫上枕木。
4、第一运输机的装配方法
(1)第一运输机的装配:用倒链将运输机吊起后,从后方插入本体机架内;
(2)将链条的一端用长铁丝捆住,由下部向前引入,在前导轮处反向处,按链条的运行方向拉出铁丝,接好链条;
(3)当第一运输机的溜槽与本体联接后,装入链条。按照链条的装配方法安装调整刮板链。
(4)链条的张紧和缩回通过张紧丝杠来实现,链条的缓冲力由弹簧座来完成。
5、截割部的安装方法
(1)用钢丝绳将截割部固定牢固后,用倒链吊起截割部和回转工作台联接;
(2)装好后使截割头前端与底板相接,或者用枕木垫起。
6、联接配管的方法
由操作台换向阀出来的配管,以及横贯操作台的配管,必须由下侧依次排列整齐。另外,当分解或装配时,必须把相联接的配管与接头扎上相应的号码牌。
注意:分解后,各接口做好防尘保护。
三、拆装安全技术措施:
(1)拆卸前,将掘进机行走至底板平整,支护完好,空间足够宽阔的地段,必须保证作业地点附近能够存放所有的设备部件而不影响行人通行。
(2)拆卸前,检查掘进机的电源是否已拆除,掘进机停放是否符合拆卸要求,待符合拆卸要求后,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开始拆卸。
(3)拆卸时,必须采用可靠的吊装工具和方式进行,且保证吊装装置有两道防护,确保吊装作业安全。
(4)拆卸油路部分时,要先对拆卸管路的煤渣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方可开始拆卸,拆开后的各部分管接头要利用塑料薄膜等设施进行可靠的包裹捆扎,以防杂物堵塞油路。
(5)根据所拆装部件的重量,采用足够数量的倒链进行作业,如倒链不能满足吊装要求,必须使用与部件重量相适应的倒链,严禁用低吨位的倒链强行拉、移大吨位的设备。
(6)准备好拆装所用工具和必要的备品备件。
(7)认真检查作业地点前后10m范围内的支护情况,清理干净作业地段的浮煤和其他杂物,保证拆装工作的安全和退路畅通。
(8)检查吊挂所用的钢梁是否符合要求,锚链是否牢固可靠。检查吊挂所用锚杆的锚固力,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把帽取下,固定好链条并用两个螺帽带紧丝扣并拧满,不得用铁丝、钢丝或其他东西代替。在起吊重物时,要先进行试吊,严禁直接起吊,必须在试吊合格检查确认符合起吊要求后方可进行起吊。
(9)使用大锤作业时应检查锤头是否松动,周围是否有人。
- 吊装时严禁作业人员站在钢梁、倒链、链条的下方,以及倒链、链条可能摆向的方向的下面,注意防止钢梁在特殊情况下折断。
- 倒链吊装时要有双保险,拆卸的部件固定时要有专人负责,固定完成后由安全员进行确认检查后,方准进行起吊。
- 起吊重物时,除拉链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必须躲离重物下方及其摆动范围内,以免来回摆动伤人,随时注意钢梁、锚杆受力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拉吊,同时采取相应措施。
(13)安装绞车时,首先检查绞车的使用性能和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在把绞车安装在平整合理的地方并固定牢固。
(14)当使用绞车装卸大件过程中,应先检查滑轮、锚链、所用钢丝绳、绳头、绳卡是否牢固可靠,绞车司机要集中精力听清信号,起吊前大喊三声后,方准启动绞车,并慢拉慢放,钢丝绳附近不允许站人,以防钢丝绳断裂后伤人,起吊大件设备设施时,绳头应用双防护装置,严防起吊用具断裂。除留设的观察的人员外,其余人员撤至绞车的运行的后方。观察人员应站在无崩绳、甩绳等的安全地方。每班要对钢丝绳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注意在吊大件时要有双保险,防止钢丝绳脱落后伤人。
(15)人员抬放、搬运设备时,要提前清理好行走路线。工作期间,工作人员要配合默契,口号一致,动作协调一致。
(16)设备起吊后,严禁人员的身体任何一部分伸入起吊物下,若特殊情况需要伸入操作时,必须先在起吊物下用木料等将起吊物支实支平,经安全员检查确认安全后,并适当放松起吊物件,再确认安全后,人员方可进行操作。
(17)起吊工具要挂在设备结实可靠且不易脱落的部位上,然后使起吊的重物吃力后,并找准物件的中心位置,经安全员、现场负责人再次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重物,否则严禁起吊,严禁将起吊用的钩或绳挂在设备的连接部位。
(18)物体只要处于起吊状态时,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必须在现场安全区域内负责看观察起吊设备,严禁其他人员代替,其余人员应撤至安全区域,并指定专人在安全区域设置警戒,以免其他人员误入,造成不知情人员伤害。
(19)设备与车辆,设备与刹车绳接触的光滑面和棱角处要有防护设施(如垫板料、背板、废皮带等软质材料),以防滑脱或割断刹车绳。
(20)刹车使用的钢丝绳、花兰螺丝必须完好可靠,无锈蚀、裂纹、弯曲等变形严重现象,所使用的钢丝绳无断丝、毛刺、锈蚀等不完好现象。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更换。
(21)拆装卸工作结束后,要详细检查拆、装地点有无遗漏小件或其他物体,然后再摘、拆倒链、链条等。
(22)卸车、安装必须由当班副队长现场亲自指挥,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后,方准保卸车安装,并保证整个过程安全可靠。
(23)拆装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熟悉掘进机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掘进机说明书》进行,严禁盲目蛮干。
(24)所有使用起吊和刹车用的钢丝绳必须使用与钢丝绳直径相配套的绳卡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必须再次检查绳头的固定情况,经安全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和下一步的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作业。
2、安装后调试操作:
(1)安装后要对电控设备进行细致检查,以免安装的设备出现失爆或不完好现象。此项工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作业和检查,整体完成后由防爆检查员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调试,调试工作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
(2)按润滑图表检查需润滑的各部位的油量符合要求后(所使用的润滑油必须使用专用的与之相配套的润滑油),方可对机器设备进行调试、调整,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试车操作:
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启动电动机并操纵液压系统工作,进行空运转。
运转时要注意:
- 空运转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各部位有无异常声响,检查减速器和油箱的温升情况。
- 检查各减速器对接面和伸出轴处是否漏油。
- 试运转的初始阶段,应注意把空气从液压系统中排出,检查液压系统是否完好,有无漏油。
- 油箱及各减速器内的油位是否符合要求,不足时应立即补足。
- 各部件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等。
在上述各种情况均符合运行要求后,则可进行正常工作。
- 装配注意事项:
- 液压系统和供水系统各管路和接头必须擦拭干净后方可安装。
- 安装每个联接螺栓和销轴时,螺栓和销轴上应涂少量油脂,防止锈蚀后无法拆卸;各联接螺栓必须拧紧,重要联接部位的螺栓拧紧力矩按规定拧紧力矩进行紧固。
- 安装完毕后,按注油要求加润滑油和液压油;
- 各部件在按序安装时,在各部件安装完毕后,都必须再次对本部件严格检查螺栓是否拧紧;油管、水管连接是否正确;U形卡等各种管卡是否齐全;电动机进线端子的连接是否正确等。
- 在安装刮板输送机链轮组件和刮板及链条时,要先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要检查刮板输送机链轮组件是否对中;刮板链的松紧程度等是否合适;
- 安装完毕,对电控箱的主要部位再进行一次检查。
a、用手开合隔离开关三~五次,检查有无卡住现象;
b、进出电缆连接是否牢固和符合要求;
c、凡进线装置中未用的孔,应当用压盘,钢质压板和橡胶垫圈等进行可靠的密封;
d、箱体上的紧固螺栓和弹簧垫圈是否齐全紧固,各隔爆法兰结合面是否符合要求;
e、箱体的外观是否完好,防爆标志是否齐全完好。
- 安装时吊装及装配措施同拆卸时。
- 采煤机
第一节 采煤机拆除
一、采煤机总体结构
按用途可分为牵引机构、截割机构、电气控制设备、液压调高和制动系统、喷雾冷却系统等。按结构分为左右牵引部,液压部,左、右行走部,电控部,左、右摇臂和滚筒等所组成。
二、采煤机拆除顺序:拆滚筒→拆摇臂(截割部)→拆中间段→按从外向里的顺序装车回收(采煤机解体为5部分:上下滚筒、上下摇臂、采煤机主体)
三、采煤机(MG160/390-WD)及工作面刮板机(SGZ630/264)的拆除
1、采煤工作面通道形成及停止采煤后,经验收合格,满足拆除条件后,方可进行采煤机的拆除,为了方便采煤机拆除,需先将刮板机机头部分拆除,并撤除3~4块中部槽,机电队负责停电、拆除电缆。拆除时,必须闭锁工作面开关,并挂线路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牌板,同时对支架安装限位装置,防止人员误操作支架,造成伤害,并有指定专人看管。
2、拆除采煤机时,机电队必须指派专职电工现场监管,作业现场无专职电工,严禁拆除采煤机;当需要操作采煤机时,当班队长指派专职主采煤机司机现场进行操作,严禁除采煤机司机外的其他任何人员擅自进行操作。启动前应将无关人员撤至安全地点。采煤机运行结束后要通知控制台停电闭锁开关,得到确认后,方可进行工作。
3、采煤机在 工作面拆除。拆除时使用与采煤机重量相匹配的倒链起吊,小件需装入专用容器内以防散失和丢失,对裸露在外的传动部件及管路接口要有防护措施,防止造成设备的损害;在装车时对于重要部位的安装定位孔需用柔软物品封堵防护,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重要部件和管路接口等。同时对各零散部件进行编号。
4、拆除采煤机电缆拖移装置等附属装置。
5、拆除采煤机前、后滚筒、牵引部、摇臂。
6、采煤机拆除完成后,方可进行工作面刮板机的拆除工作。
7、拆除工作面刮板机时,必须停电闭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具体刮板机的撤除顺序如下:
⑴首先准备好拆除工具,清理好设备上的浮煤等杂物及拆除后的运输道路,以上工作准备好后方可开始进行拆除刮板机工作。①机电队负责停电,拆除电缆。②拆除全部刮板链。③拆除刮板链时要使用专用工具解开刮板连接螺栓和链条的链接装置,18米为一段,逐段拆除,在溜槽装车处,支设一根π型梁,梁两端必须用单体柱戗住,支设牢靠,确保支柱初撑力达到要求,并有防掉梁和防倒柱设施,每班安全员或班组长、队长要进行检查,对绳头与溜槽的连接装置及导向滑轮必须有双防护装置,符合要求后,经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确认后,方可使用。然后才能利用回柱绞车配合导向滑轮将溜槽进行起吊装车,起吊时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及钢丝绳辐射范围以外地方观察,起吊后用卡轨器及三脚架将平板车固定好后,将溜槽吊装至专用物料车或平板车上,进行加固捆绑(钢丝绳配合花兰螺丝进行紧固,紧固使用的刹车钢丝绳、花兰螺丝必须完好可靠,无锈蚀、裂纹、弯曲等变形严重现象,所使用的钢丝绳无断丝、毛刺、锈蚀等不完好现象,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更换),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运送至地面工业广场检修。④所有使用起吊和刹车用的钢丝绳必须使用与钢丝绳直径相配套的绳卡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必须再次检查钢丝绳及绳头的固定情况,经安全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和下一步的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作业。⑤拆除机头槽、中部槽。⑥拆除机头电机等。⑦以上设备按顺序拆除并运送至不妨碍支架安装的地方,支架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安装。
⑵拆除工作必须在有专人监护、支护齐全有效的情况下进行。
8、设备的吊装严格按后述《吊装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第二节 采煤机的运输
采煤机运输措施:
1、在运输采煤机前,必须利用相似于采煤机尺寸的模型车对运输路线先进行检测,了解巷道断面是否可以顺利通过运输使用的车辆,防止出现阻碍运输采煤机、支架等运输的现象。
2、要事先检查运输路线轨道,要求轨距、轨道接头、道岔及巷道拐弯处轨道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轨道夹板、螺栓要齐全,并固定牢固。
3、采煤机、摇臂、滚筒必须采用专用车辆进行装运。装运大件每次只准运一车。
4、装运摇臂时,应绑扎牢固,保证运输过程中摇臂前后左右不发生滑动。
5、装运采煤机主体时,应保证主体中心与平板车中心一致,不会出现侧倾现象,并利用钢丝绳和花兰螺丝紧固,紧固使用的刹车钢丝绳、花兰螺丝必须完好可靠,无锈蚀、裂纹、弯曲等变形严重现象,所使用的钢丝绳无断丝、毛刺、锈蚀等不完好现象,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更换。
6、所有使用刹车用的钢丝绳必须使用与钢丝绳直径相配套的绳卡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必须再次检查钢丝绳及绳头的固定情况,经安全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和下一步的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作业。
7、装载采煤机、摇臂、滚筒的车过弯道(道岔)时要减速慢行,对拉绞车配合紧密,防止车辆侧翻掉道,弯道(道岔)内侧和设备(物料)甩头的一侧严禁有人。
8、未尽事宜严格按绞车使用和管理和运输通用措施执行。
第三节 采煤机的安装
1、采煤机的安装
⑴采煤机的安装是在工作面输送机与液压支架安装好的情况下进行的。采煤机安装选择在工作面的上出口地点,工作面上出口要开有保证安装采煤机所需的足够长度和宽度的缺口。同时应在该处应加强支护,确保必需的工作空间及施工作业安全。
⑵当使用吊装设备时,要严格按《吊装设备安全技术措施》规定执行。
⑶各部位供液、供水管必须连接正确,管路接头部位必须有良好与其管路接口尺寸相符的密封垫圈,并使用U型卡,禁止使用铁丝等材料替代。
⑷为便于将采煤机底托架放到输送机溜槽上,靠近安装地点附近的6节中部溜槽的电缆槽和挡煤板先不安装。将采煤机主体安装在指定位置,安装完毕后,然后从它们的两端分别安装左、右截割部,最后安装左、右滚筒,加注与其相符的液压油和润滑油(脂),然后接通电源和水管。
⑸安装采煤机时,机电科必须指派专职机电工现场监管,需操作采煤机时,当班队长指派专职采煤机司机现场进行操作,严禁除采煤机司机外的其他任何人员擅自进行操作。
2、安装后调试操作:
⑴安装后要对电控设备进行细致检查,以免安装的设备出现失爆或不完好现象。此项工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作业和检查,整体完成后由防爆检查员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调试,调试工作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
⑵按润滑图表检查需润滑的各部位的油量符合要求后(所使用的润滑油必须使用专用的与之相配套的润滑油),方可对机器设备进行调试、调整,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试车操作:
按规定的操作程序依次启动采煤机各部件,进行空运转。
运转时要注意:
⑴空运转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各部件有无异常声响,检查油箱的温升油量等情况。
⑵检查各对接面是否漏油。
⑶试运转的初始阶段,应注意把空气从液压系统中排出,检查液压系统是否完好,有无漏油。供水管路有无漏水,是否畅通,内外防尘喷雾是否完好。
⑷截齿是否齐全。
⑸各部件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等。
⑹安装调试试运正常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
在上述各种情况均符合运行要求后,则可进行正常工作。
第三章 液压支架
第一节 液压支架的拆除
1、撤架方法:
(一)①在撤架前,先进行超前6m(4架)的π型梁替换木梁工作,每次只准替换一架(两根π型梁),以此类推,逐架逐粱进行替换,替换时必须做到先支后换;②当替换梁作业完成后,方可用锚链(2道防护)将导向滑轮固定在前方煤壁锚杆上,固定锚链采用SGZ630/264型圆环链,与导向滑轮钩进行连接,防护锚链采用40T型圆环链,与导向滑轮下部穿孔进行连接,防护锚链适当长些,不得影响导向滑轮的正常使用,起到预防导向滑落甩出伤人的作用,SGZ630/264型圆环链与2根锚杆固定牢靠,防护链与1根锚杆固定牢靠,锚链均利用特制符合抗拉强度的托盘与锚杆(3根)进行固定,每根锚杆不少于2个螺帽进行固定;③先通过撤架绞车和导向滑轮配合将过渡支架拉出,并在此处利用两排π型梁进行支护(此处支护参照“三角区”维护支护形式),若因最后一架支架与巷帮间距过小无法按照上述撤架顺序进行撤架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先撤倒数第二架或倒数第三架过渡支架,再撤最后一架过渡支架,此处木垛支设工作不妨碍被撤支架时进行,木垛规格为长×宽:4×1.5m;④再通过撤架绞车和导向滑轮配合将倒数第一架中间支架抽出,靠近工作面煤帮处并调正;并在原支架处支设木垛支护顶板,木垛规格为长×宽:4×1.5m,必须保证接顶底严实,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调出倒数第二架中间支架,调出倒数第二架中间支架(靠老塘侧调正)和倒数第一架中间支架作为掩护架(倒数第二架滞后倒数第一架1.5米); 5#、4#过渡支架运输至不妨碍设备运输的指定地点;然后把工作面机尾处的单体柱逐根逐排回柱放顶至工作面煤壁齐(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原则),并在紧靠煤帮侧打木垛;待两个掩护架调好后,即可按撤架工序将其余支架撤出;⑤在采空区侧每回撤6架支架(9米)时打一个木垛,木垛规格为1.3米×1.3米,必须接实顶底板,以保证通风正常;拉掩护架时先拉靠近三角区的支架114#架,再拉靠近煤帮处的支架115#架;靠近煤帮处的支架115#掩护架始终超前靠近三角区的支架114#掩护架1.5m左右,靠近三角区的支架114#掩护支架严禁拉到被撤支架下方(必须滞后被撤支架),掩护架移动步距1.5m;同时将贴帮柱回至与煤帮处支架115#架的切顶线齐,并随支架后撤,严禁提前回柱;依此类推直至回撤至距绞车附近8架时,停止回撤支架。⑥当支架撤至撤架绞车附近时,及时将撤架绞车、装架平台后移至合适位置,重新安装稳固,所使用的支柱必须有防倒柱措施。
(二)①出架前应先切断支架的供回液管路和供水管路,并将管路接口采取防护措施,并固定牢固,防止损害和污物进入管内。每架掩护架前支设两根单体柱,单体柱配合耙板支设在顶梁下方,间距为75cm-80cm,确保单体柱初撑力达到11.4MPa;②拉架、调架使用JH-20A回柱绞车配合导向滑轮(20吨)进行作业,绞车钢丝绳与支架底座使用SGZ630/264型圆环链配合连接环(配套使用)进行连接;导向滑轮与煤壁支设的两根拉架用钢锚杆连接牢靠,必须确保导向滑轮受力方向合理,方可用锚链(2道防护)将导向滑轮固定在前方煤壁锚杆上,固定锚链采用SGZ630/264型圆环链,与导向滑轮钩进行连接,防护锚链采用40T型圆环链,与导向滑轮下部穿孔进行连接,防护锚链适当长些,不得影响导向滑轮的正常使用,起到预防导向滑轮甩出伤人的作用,SGZ630/264型圆环链与2根锚杆固定牢靠,防护链与1根锚杆固定牢靠,锚链均利用特制符合抗拉强度的托盘与锚杆(3根)进行固定,每根锚杆不少于2个螺帽进行固定;用于固定导向滑轮的两根锚杆(长度为2m,直径为20mm)必须确保锚固力不小于100KN,预紧力不小于120KN·m。③当班队长指派1名有经验的老工人和安全员共同担当观察员,1名有经验的老工人必须站在两架掩护架(靠近采空区侧)之间,安全员站在掩护架(靠近“三角区”侧)尾梁处,并在两架掩护架正面及靠近采空区侧掩护架侧面(支架右侧)立柱上安设全断面钢板防护 (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安全员正前方也必须安设全断面钢筋防护 ,预防钢丝绳绷断反弹伤人,被撤支架多于10架时,其余人员撤至距拉架10架以外的支架尾梁处躲避或撤至拉架绞车后方支架处的安全地点,并在躲避处安设全断面钢筋防护 ,被撤支架少于10架时,其余人员撤至运输顺槽距切眼10m处安全地点躲避;④拉移支架时,必须将支架前方浮煤清理干净,且保证清理至坚硬底板上,严禁支架受阻后强拉硬拽。⑤拉移支架时,在拉移支架的前立柱设置钢板防护 ,防止链断伤人。同时利用40T锚链一头固定钢板防护 上,一头固定在绳头处,但使用的锚链必须有一定松弛度,不易过紧,以免拉架锚链断链回弹伤人。⑥当工作面只剩下四个支架时,先利用切眼口安设的撤架绞车依次将掩护架(两架)和2#中间支架撤出,撤出靠近煤壁处的115#掩护架,在该处打木垛,木垛规格为长×宽:4×1.5m,必须保证接顶底严实,再撤靠近三角区的114#掩护架,并打木垛进行支护,木垛规格为长×宽:4×1.5m,必须保证接顶底严实;然后再将撤架绞车撤至运输顺槽适当位置,再将1#中间支架撤出,并依次在原支架处支设木垛支护顶板,木垛规格为长×宽:1.5×4m,必须保证接顶底严实;撤出最后四架时,装架平台装至合适位置,采用步距式(即降架、拖架、升紧支架,回单体柱)步距500mm将支架逐段外移撤出,最后打好木垛,木垛规格为长×宽:4×1.5m,必须保证接顶底严实。
回撤支架时,先将侧护板、护帮板收回;用回撤绞车以及导向滑轮将支架先沿垂直方向拉出一段距离,再不断改变牵引方向,把支架调正,拐出原支架位置后,将支架尾梁,侧护板等全部收回,但侧护板必须固定牢固,防止自动伸出,影响运输,并将支架支柱降到最小位置,严防支架超高。
在回撤支架时,如遇拉架绞车拉架困难时,严禁使用两部绞车进行拉架。
2、三角区的维护为:开始回撤工作面5#过渡支架时,直至完成工作面所有支架回撤;利用2.8米π型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配合2.8米单体柱进行维护,必须做到“一梁不少于四柱”,单体柱必须挂防倒柱钢丝绳,且保证π梁与单体柱接触面平整,高度必须接实底板和顶 ,且必须保证单体柱的初撑力符合规定,三角区支护不得少于四排;随支架的撤出顺序,每撤出1架,在撤架处支设两排单体柱配合π型梁支护,掩护架拉移后,必须及时前移单体柱和π型梁,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如现场顶板压力大,π型梁将不进行回收;作业人员必须在支架与π型梁有效的控制范围内进行作业 间×排 即4×5 间距为70-80cm,排距为60-80cm,柱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设,如附图所示(如工作面现场压力过大,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三角区的维护;即必须及时缩小π型梁架距,架距为30-50cm,一梁不少于五柱支设)。
三角区内必须对顶板钢丝绳进行防护,钢丝绳下方支设单体柱配合耙板进行防护,用于托起顶板钢丝绳,防止钢丝绳受压绷断或坠落伤人,并确保单体柱初撑力符合要求,单体柱安设防倒柱钢丝绳。在拉移支架前,必须在靠近支架尾梁处采取尾梁防挂钢丝绳的措施(如用单体柱配合耙板等)。
3、工作面拖运支架:
当工作面支架撤出原支护空间调正后,用装架绞车将支架沿底板牵引至装平台上,若支架受阻,及时停止牵引,可用单体柱顶正后再牵引;严禁受阻时强拉硬拽。拖运时时人员应站在支架后方安全区域内的两侧进行观察支架的运行轨迹,发现问题立即发出信号停机处理,人员严禁在支架正前方或支架两侧观察。
4、装架:
开始回撤时,装架平台安装在切眼内合适位置;在装架前,轨道要与平台对齐;装架时,用卡轨器、三角架将平板车和装架平台固定好,平板车与平台距离不超过300mm,平板车面高度要略低于平台最大高度,利用装架绞车与单体柱配合将支架拖到平台上,最后拖到平板车上,用专用螺栓将支架固定在平板车上,形成一体。
支架拉至平台处时,观察人员站在支架后方的安全地点观察支架上平台情况,若支架偏移时,及时停电闭锁绞车进行处理,处理时严禁两侧人员同时操作处理,待处理妥善后,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再点动绞车拉支架上平台,并控制好拉架速度;待支架完全拉到平台后,辅助人员方可在支架两侧进行监护观察,若需用单体柱调整支架位置时,必须在支架与单体柱之间垫木耙板防滑,上平台后在处理时要做到缓、稳,严禁盲目蛮干。
在拖运支架上平台时,若使用滑轮调整时,必须使用与支架相适应的滑轮,且滑轮不少于两道防护。
拖运前必须先撤出绳道内的所有人员,并指定专人在进出口设置警戒后,方准进行拖运。
第二节 液压支架的运输
1、液压支架的整体运输:
⑴撤除后的液压支架采用整体运输的方式直接运至准备工作面切眼进行安装。
⑵撤除后的液压支架由装车平台进行装车后,将支架整体装车后,用与支架型号相符的专用螺栓固定于专用平板车上,并保证支架重心与平板车重心吻合。
⑶支架固定好后,必须由运输负责人现场对支架与平板车的固定情况进行二次检查加固,确保支架与平板车固定安全可靠和支架符合运送要求后,经当班队长许可,方准由回撤工作面将支架运输至准备工作面切眼。
2、液压支架撤除及装车注意事项:
⑴每班开工前,由队长负责,组织安全员、班组长等人对工作面及运输顺槽内的所有单体柱(包括平台周边压柱)进行全面检查、补充加液,使工作面、运输顺槽及端头单体柱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失修、失效的支柱、支架要立即修复,否则不得作业。质检科安排专人测压,并做好记录台帐。
⑵支架撤出前,当班队长必须观察切眼断面、顶板、巷道(工作面)高度及支护等情况是否符合出架要求,如高度偏低或出现其他情况时,必要时采取采取有效的措施,若高度不符合要求时,采用爆破作业进行扫底,扫地爆破时必须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措施执行,待符合出架高度后,方可进行出装架作业。
⑶回撤支架时,慢降慢拉,严防挂拉 绳。出现破 ,立即补修;出架专人拴钩,确认人员必须躲在支护完整的无崩绳、无崩柱、无甩钩、无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经专职安全员检查许可后,再发信号启动绞车。
⑷安装导向轮拉架时,严禁将导向轮固定于工作面单体柱上,必须在煤帮打设3根专用锚杆进行固定(2根用于固定导向轮,1根用于固定防护装置),锚杆选用直径∮20mm、长2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锚杆安装好后,由当班质检员对锚杆锚固力进行检测,确保锚杆的锚固力不低于120KN。
⑸出架时,回收空间的“三角区”内严禁站人,绳道及导向轮受力方向严禁站人。人员应撤到支架尾梁后方或拉架绞车后方的安全地点,并设专人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误入。
⑹工作面回收期间,发现顶板、瓦斯或通风异常时,带班队长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汇 带班矿长、调度室及相关科室,采取措施,待异常处理完善和隐患排除后,经安全科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安全检查确认后, 经调度室批准后方可再次继续施工。
⑺顺槽、切眼内运输支架时必须撤离顺槽、切眼内所有人员,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整,无崩绳、无崩柱、无崩导向轮、无甩钩、无断绳抽人、无跑车等危险的安全地点,支架内、绳道内、顺槽内严禁站人,当班队长、安全员严格把关,否则不得运输。
⑻支架拉至装车平台时,绞车配合导向滑轮使支架与平台方向一致,匀速拉至平台上。经检查合格后拉至平板车上。液压支架由装车平台进行装车后,将支架整体装车后,用与支架型号相符的专用螺栓固定于专用平板车上,并保证支架重心与平板车重心吻合。
⑼支架放在平板车上,左右两侧与平板车的宽度必须一致(左右误差不得超过±30mm,前后装车以支架底座为中心,均匀放在平板车上即支架底座的中轴线必须与平板车的中轴线对齐,前后误差不得超过±50mm.)。
⑽支架运输前必须清理干净杂物,物见本色。
第三节 液压支架的安装
1、液压支架的安装
⑴液压支架在回撤工作面整体装车后,运至准备工作面切眼。
⑵支架安装前,当班队长、安全员、班组长必须观察切眼断面及支护情况,切眼高度是否符合装架要求,如高度偏低时,必须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符合装架高度后,方可进行装架作业;安装支架时,需对安装附近的支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出现支护变形、锚杆、锚索失效等现象时,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加强支护,在隐患处理完成后方可进行按装支架作业。
⑶支架运至工作面指定地点后,先停稳,经专职安全员检查无误后,再用回风顺槽端头回柱绞车拉住支架一端,用运输顺槽端头回柱绞车拉住平板车后部,停电闭锁两端头绞车开关,绞车司机压紧两端头回柱绞车刹车手柄,当班队长指派专人监管闭锁键,并经当班队长检查无误后,在专职安全员监护下,当班队长指派专人松开支架与平板车连接的专用螺丝,撤离所有人员至安全地点后,经带班队长检查许可,信号工发出信号,缓缓开车,卸掉支架,同时禁止用单体柱戗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先停车,绳停稳、车停稳后,由带班矿长现场采取临时措施指挥处理。
⑷先将支架拉至规定地点后,将支架卸车后需进行1-2次调整方向,直至将支架安装至指定位置,调架过程中导向滑轮要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安设(导向滑轮要与支架型号相符),确保能够有效的调整支架方向,安全员要现场监督调架作业,人员严禁站在钢丝绳辐射范围内。绞车钢丝绳与支架使用两道SGZ630/264型圆环链配合连接环(配套使用)进行连接,起到二次防护作用;导向滑轮与煤壁支设的两根拉架用钢锚杆连接牢靠,必须确保导向滑轮受力方向合理,且不少于两道锚链固定牢靠,其中一道锚链与导向滑轮进行连接,另一道锚链环绕钢丝绳进行固定,略长于第一道锚链,能够起到二次防护作用;连接锚链均采用SGZ630/264型圆环链,预防钢丝绳绷断反弹伤人。
⑸支架就位后,试运转前要详细检查各种连接装置是否正确和可靠、有无损坏和丢失件,拆掉运输固定件,并整理液压管路,对于运动或有可能磨损的胶管用废胶带固定,防止无谓损坏。
⑹乳化液泵站至工作面上口为工作面主进回液管,靠工作面回风顺槽侧第一架调好位后,即将主进回液管与第一架的进回液截止阀接好,堵住截止阀空孔位,然后升架支撑顶板;第二架调好位后,移用堵第一架进回液截止阀空孔位的堵头,堵好第二架进回液截止阀空孔位,用进回液管将第一、第二架进、回液截止阀连接起来,升第二架支撑顶板;其余支架,由工作面回风顺槽向运输顺槽方向依次安装。操作支架时,先缓慢操作,注意升起过程中有无胶管挤压或蹩卡情况,并注意人员安全。
⑺安装下一架支架时,要对前一组支架立柱镀层等采取保护措施。接通各个液压管路前,放出少许乳化液冲刷系统和液压部件,以免赃物带入系统。
⑻支架安装、调试完成后应保证工作面支架成一条直线。
⑼支架在工作面安装到位后,机道端面距煤壁宽度不得大于300mm,否则必须在此处采用单体住配合耙板进行临时支护。
⑽装备好的支架需立即升起,升起的支架必须接顶严密,初撑力不得小于25.2Mpa,相邻支架前后错距不大于10cm,相邻支架错差高度不得超过侧护板的2/3。
⑾安装支架在升降支架过程中,必须有专职支架工进行操作,同时所有人员的肢体必须远离支架侧护板、伸缩顶梁、护帮板、尾梁等,防止支架误动作伤人。
⑿安装支架时,在支架升起后,必须将支架的推溜油缸和前部刮板机连接,并按规定上穿销。
⒀拉架前必须将浮煤清理干净,防止支架置于浮煤之上。推拉油缸、联接头等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不得用其它方式代替连接。
⒁拉架时,相邻支架必须升紧接顶接实有力,利用相邻支架侧护板挤住该支架,确保支架定向拉移。
⒂利用绞车调架时,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整,无崩绳、无崩柱、无崩导向轮、无甩钩、无断绳抽人的安全地点。
第四章 刮板输送机
第一节 刮板输送机的拆除、运输
1、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拆除顺序:拆除机头槽→中间槽→机尾槽→由进风顺槽运输。
2、拆除吊装方法:
拆除工作面刮板机时,必须停电闭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具体刮板机的撤除顺序如下:
⑴首先准备好拆除工具,清理好设备上的浮煤等杂物及拆除后的运输道路,以上工作准备好后方可开始进行拆除刮板机工作。①机电队负责停电,拆除电缆。②拆除全部刮板链。③拆除刮板链时要使用专用工具解开刮板连接螺栓和链条的链接装置,18米为一段,逐段拆除,在溜槽装车处,支设一根π型梁,梁两端必须用单体柱戗住,支设牢靠,确保支柱初撑力达到要求,并有防掉梁和防倒柱设施,每班安全员或班组长、队长要进行检查,对绳头与溜槽的连接装置及导向滑轮必须有双防护装置,符合要求后,经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确认后,方可使用。然后才能利用回柱绞车配合导向滑轮将溜槽进行起吊装车,起吊时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及钢丝绳辐射范围以外的安全地方观察,吊起后,待稳定后,人员将平板车推入煤溜下方,用卡轨器及三脚架将平板车固定好后,再将溜槽缓慢吊装至专用物料车或平板车上,进行加固捆绑(钢丝绳配合花兰螺丝进行紧固,紧固使用的刹车钢丝绳、花兰螺丝必须完好可靠,无锈蚀、裂纹、弯曲等变形严重现象,所使用的钢丝绳无断丝、毛刺、锈蚀等不完好现象,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更换),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运送至地面工业广场检修。④所有使用起吊和刹车用的钢丝绳必须使用与钢丝绳直径相配套的绳卡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必须再次检查钢丝绳及绳头的固定情况,经安全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和下一步的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作业。⑤拆除机头槽、中部槽。⑥拆除机头电机等。⑦以上设备按顺序拆除并运送至不妨碍支架安装的地方,支架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安装。
⑵拆除工作必须有专人监护、在支护齐全有效的情况下进行。
⑶回收工作面煤溜时,应先撤出机头槽,在撤出中间槽的顺序进行,也可先撤出机尾槽再撤出中间槽的方法顺序撤出煤溜,拆溜运溜采用边拆溜,边装车的方法,按回撤路线运出切眼。
⑷在起吊机头(机尾)、减速器、电机等时,必须使用与其相适应的起吊用具进行吊装。
⑸拆掉的边环、齿轨销、挂销、螺丝等小件清理干净后分类放入专用容器内并标明数量,不得丢失。
⑹拆掉的刮板、夹板、哑铃、卡块和其他配件等整齐的分类放到规定地点。
⑺拆卸、运输或安装时不得死拉硬拽,损坏设备,特别是各处接头及设备其他薄弱环节。
⑻拆卸的冷却管路系统及时防护措施封堵,防止污物进入。
⑽拆卸后的传动部件及裸露部分,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损害和污物进人。
3、刮板机的运输措施:
⑴、在运输刮板机前,必须了解巷道断面是否可以顺利通过运输使用的车辆,防止出现阻碍运输刮板机的现象。
⑵、要事先检查运输路线轨道,要求轨距、轨道接头、道岔及巷道拐弯处轨道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轨道夹板、螺栓要齐全,并固定牢固。
⑶、刮板机的机头机尾、减速器、电机必须采用专用车辆进行装运。装运大件每次只准运一车。
⑷、装运减速器和电机时,应绑扎牢固,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前后左右不发生滑动。
⑸、装运机头机尾时,应保证主体中心与平板车中心一致,不会出现侧倾现象,并利用钢丝绳和花兰螺丝紧固,紧固使用的刹车钢丝绳、花兰螺丝必须完好可靠,无锈蚀、裂纹、弯曲等变形严重现象,所使用的钢丝绳无断丝、毛刺、锈蚀等不完好现象,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更换。保证机头机尾不前后左右移动。
⑹、所有使用刹车用的钢丝绳必须使用与钢丝绳直径相配套的绳卡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必须再次检查钢丝绳及绳头的固定情况,经安全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和下一步的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作业。
⑺、装载的机头机尾、减速器、电机、溜槽在的车辆经过过弯道(道岔)时要减速慢行,对拉绞车配合紧密,防止车辆侧翻掉道,弯道(道岔)内侧和设备(物料)甩头的一侧严禁有人。
⑻、未尽事宜严格按绞车使用和管理和运输通用措施执行。
第二节 刮板机的安装、调试
1、刮板机的安装:
⑴先将刮板机中间槽运至准备工作面的切眼开始安装,但必须预留出安装采煤机、刮板机机头机尾、减速器、电机的地方,安装时要保证链条无扭结,接头可靠牢固,溜槽与溜槽的链接装置齐全可靠,各部件安装到位。
⑵工作面输送机头机尾在液压支架和采煤机安装好后的情况下进行。刮板机安装选择在工作面预留的上、下出口地点安装,工作面上、下出口要开有保证安装刮板机所需的足够长度和宽度的缺口,同时应在该处加强支护。
⑶需起吊吊装设备时,要严格按《吊装设备安全技术措施》规定执行。
⑷各部位供水管必须连接正确,管路接头部位必须有良好与其管路接口尺寸相符的密封垫圈,并使用U型卡,禁止使用铁丝等材料替代。
⑸应先将机头机尾与已安装的煤溜对接好后,再依次安装减速器、电机等,安装好后应先加注与其相符的润滑油(脂),然后接通电源和水管。
⑹待所有溜槽与机头机尾、链条安装连接好后,方可安装刮板机的刮板。
2、安装后调试操作:
(1)安装后要对供电系统进行细致检查,以免安装的设备出现失爆或不完好现象。此项工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作业和检查,整体完成后由防爆检查员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调试,调试工作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
(2)按润滑图表检查需润滑部位的油量符合要求后(所使用的润滑油必须使用专用的与之相配套的润滑油),方可对机器设备进行调试运转,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试车操作:
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启动刮板机,进行空转试运,并着专人在控制台专门进行停送电。
试运转时要注意:
⑴试运转时,应先点动试运,并在工作面支架每隔一段距离安设专人观察机头机尾减速器、电机、刮板机、链条等的情况,严禁直接启动刮板机。
⑵待点动试运正常后,再进行空运转,空运转时应随时注意观察检查各部件有无异常声响,检查油箱的油量、刮板、链条的运行等情况。检查各对接面是否漏油,链条的张弛度是否合适、有无扭结等异常现象。
在上述各种情况均符合运行要求后,则可进行正常工作。
- 转载机和破碎机
第一节 转载机和破碎机的拆除、运输
一、工作面转载机结构和拆除顺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